每9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发布,患者人数高达5.89亿
IDF 发布第 11 版全球糖尿病数据,成人患者众多且将增,近半未诊。更新 2 型糖尿病管理建议,涉及筛查、血糖控制、治疗方案、体重、心肾保护及 MASLD 管理等,强调综合干预。
医学新视点 - 糖尿病,临床管理 - 2025-04-09
55岁退休有点早!研究发现:到这个年龄,人的大脑还很强!
研究借助多模态大脑年龄模型等,分析众多健康个体,发现 13 种与大脑衰老相关蛋白。确定 57 岁、70 岁和 78 岁为关键年龄节点,揭示大脑衰老动态变化,为抗衰老治疗提供新思路。
国际科学 - 血浆蛋白,大脑衰老 - 2025-04-08
[药世界]心境稳定剂-锂盐
锂盐作为情绪稳定剂,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指南推荐用于双相障碍多阶段治疗,治疗窗窄,需严格监测血锂浓度。其不良反应多样,特殊人群用药有注意事项,且不断有新研究及新剂型进展。
精神医学新观点 - 双相障碍,锂盐 - 2025-04-08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联手探索抑郁症机制
47种血浆蛋白质与抑郁症状或p因子显著相关,其中接触蛋白-1和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与缬氨酸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p因子水平。这些蛋白质主要富集于免疫和神经发育相关通路。
MedSci原创 - 抑郁症状,多组学分析,血浆蛋白质 - 2025-04-08
童年虐待如何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我国学者揭示神经血管耦合的关键作用
童年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的神经血管耦合异常显著相关,交互作用主要分布于奖赏系统和视觉皮层。SVM分类器结合NVC比值、CBF和神经元活动特征表现出优异的分类性能,为早期识别提供了潜在生物标志物。
MedSci原创 - 脑血流量,功能磁共振成像,童年虐待,青少年抑郁症 - 2025-04-07
论著|儿童青少年霸凌与精神病理症状的交叉滞后网络分析
本研究揭示了霸凌的实施和受害与精神病理学症状两者的发展顺序以及其中的关键症状,为未来干预校园霸凌及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线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霸凌,精神病理症状 - 2025-04-07
慢性心衰的特殊检查(24年心衰指南)
心衰病因多样,2024 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特殊检查用于明确病因、评估疾病。涵盖心脏磁共振等多种检查,应依临床个体化选择,助于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心血管时间 - 心力衰竭,特殊检查 - 2025-04-06
研究发现: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是当今社会“过得最惨”的!
研究表明幸福感随年龄变化的 U 型曲线改变,年轻人心理健康恶化,绝望感上升,女性更明显,与社会压力相关,需重视并改善。
国际科学 - 心理健康,幸福感 - 2025-04-06
J Hazard Mater: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暴露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呼吸及皮肤健康?
产前PFAS暴露降低哮喘、喘息及湿疹风险,而产后暴露增加哮喘风险,提示暴露时机对疾病发生具有关键作用。
MedSci原创 - 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呼吸及皮肤疾病 - 2025-04-05
Rheumatology (Oxford):痛风患者接受强化降尿酸治疗后五年的药物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依从性与更低的痛风发作率及更高的sUA达标率显著相关。
MedSci原创 - 痛风患者,强化降尿酸治疗 - 2025-04-05
情绪与健康的多维度交互:机制与临床研究
情绪与健康的双向关系成研究热点。负面情绪经神经内分泌等影响健康,相关疾病涉及心身、精神等领域。创新干预策略多样,未来需跨学科研究、推进精准干预和优化公共卫生政策。
神经科学论坛 - 健康,情绪 - 2025-04-05
慢性脊柱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有效吗?研究结果超出预料!
慢性脊柱疼痛影响广泛,微创介入治疗指南推荐存在矛盾。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网状 Meta 分析评估 13 种治疗方法,发现其疗效有限,未来需高质量研究探索特定亚组效果,优化介入技术。
疼痛之声 - 微创介入治疗,慢性脊柱疼痛 - 2025-04-05
【协和医学杂志】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改善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协和医学杂志 - 人文素养,医学人文关怀 - 2025-04-05
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治疗8月龄发育迟滞患儿:腋下经胸微创路径封堵房间隔缺损
8 个月男婴患房间隔缺损,曾有感染等病史且发育迟滞。术中复测缺损情况后,基于多种考量采用纯超声引导腋下经胸微创路径,以可降解封堵器成功封堵,为 1 岁内婴儿首次应用。
DrKing道金医学 - 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 - 2025-04-05
研究发现:这种水果好吃不贵,经常吃点能让人心情变好!
研究表明柑橘类水果或可改善抑郁。对 32427 名参与者的研究发现,其摄入与特定微生物丰度有关,尤其能提升有益菌 F. prausnitzii,或通过 SAM 循环影响神经递质,降低抑郁风险。
国际科学 - 抑郁症,柑橘类水果 - 2025-04-0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