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虐待如何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我国学者揭示神经血管耦合的关键作用

2025-04-07 xiongjy MedSci原创

童年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的神经血管耦合异常显著相关,交互作用主要分布于奖赏系统和视觉皮层。SVM分类器结合NVC比值、CBF和神经元活动特征表现出优异的分类性能,为早期识别提供了潜在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急剧上升,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童年虐待(CM)作为抑郁症的关键风险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发育机制增加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神经血管耦合(NVC)是大脑神经元活动与血流供应之间的协调机制,其异常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首次探讨了童年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血管耦合的影响,旨在揭示其潜在的神经病理机制,并为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招募了189名青少年,分为四组:54名伴有童年虐待的抑郁症患者(MDDCM)、45名不伴童年虐待的抑郁症患者(MDDNCM)、33名伴有童年虐待的健康对照组(HCCM)以及57名不伴童年虐待的健康对照组(HCNCM)。所有参与者接受了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T1)、动脉自旋标记(ASL)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在内的多模态扫描。通过计算全脑灰质水平的脑血流量(CBF)与神经元活动(功能连接强度FCS和低频波动振幅ALFF)的相关系数,以及区域水平的CBF/神经元活动比值,评估神经血管耦合的状态。此外,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结合异常的NVC比值、CBF和神经元活动特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类识别。统计分析通过双因素协方差分析(ANCOVA)探讨抑郁症与童年虐待的交互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异常NVC比值与童年虐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图1:研究设计和分析流程

研究结果显示,在全脑灰质水平上,抑郁症与童年虐待对CBF-FCS相关系数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表现为MDDCM组的CBF-FCS耦合强度显著低于MDDNCM组和HCCM组。在区域水平上,交互作用主要分布于双侧前扣带回/眶额叶皮层(ACC/OFC)、双侧丘脑/内侧颞叶(THA/MTL)以及左侧枕颞叶(OTL)等与奖赏系统和视觉信息处理相关的脑区。例如,MDDCM组在双侧ACC/OFC的CBF/FCS比值显著低于HCCM组,而在双侧THA/MTL的CBF/ALFF比值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此外,童年虐待的严重程度与这些异常NVC比值显著相关,尤其是在健康对照组中,物理忽视(CTQPN)与ACC/OFC的CBF/FCS比值呈正相关,而在抑郁症患者中则表现为负相关。SVM分类器的结果显示,结合NVC比值、CBF和神经元活动特征的模型在区分不同组别时表现出色,曲线下面积(AUC)最高达到0.90,表明这些特征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图2:MDD×CM对CBF、FCS和ALFF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的发现强调了童年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血管耦合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奖赏系统和视觉皮层中。异常的NVC模式不仅揭示了童年虐待与抑郁症之间的神经机制关联,还为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未来研究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和纵向设计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原始出处:

Liu S, Fan D, He C, et al. Neural effect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on neurovascular coupling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5-02708-7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504, encodeId=e92d2259504a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55385089d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血流量#</a> <a href='/topic/show?id=955232931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功能磁共振成像#</a> <a href='/topic/show?id=e23e11e455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童年虐待#</a> <a href='/topic/show?id=0c4d119e29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青少年抑郁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931, encryptionId=955232931f1, topicName=功能磁共振成像), TopicDto(id=117455, encryptionId=e23e11e45513, topicName=童年虐待), TopicDto(id=85089, encryptionId=b55385089de, topicName=脑血流量), TopicDto(id=119729, encryptionId=0c4d119e29fa, topicName=青少年抑郁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07 19:18:50 CST 2025, time=2025-04-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J Am Soc Nephrol:肾移植后患者的脑血流、神经化学物质和白质完整性恢复正常。

CKD患者的某些脑异常是可逆的,肾移植后可恢复正常。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这些脑部异常的机制,并探索干预措施来减轻这些异常,即使是不能移植的患者。

JNNP-视觉异常患者,无创局部脑血流监测解释其机制

视觉异常患者,无创局部脑血流监测解释其机制

Radiology:从影像学的角度看早产儿在妊娠晚期的局部脑血流变化

过早的宫外所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十分普遍,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运动、认知、行为和社会情感障碍。

STROKE:绝经状态对脑部灌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脑灌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始于围绝经期,这可能是由于白质高密度的负担加重所致。

JCBFM:脑血流量减少相关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了一组与 CBF 相关的血浆蛋白,它们反映了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过程,也与心血管疾病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相关,是保护 CBF 和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潜在靶点。

European Radiology:进行性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血流量对全身动脉循环的依赖性

脑血管反应性(CVR)是一种调节机制,负责根据血管活性刺激和代谢需求的波动来重新分配脑血流。

Alzheimers Dementia:地中海饮食,如何影响大脑功能?

中年时期的饮食,可能反应了AD风险增加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Am J Clin Nutr:长期食用大豆坚果可改善老年人的脑血流量和精神运动速度

长期食用大豆坚果可能会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老年人的脑血管功能

Hypertension:抗高血压治疗对老年人脑血流的影响

目前的证据并未表明AHT对CBF存在有害的影响,对CBF的担忧不应排除对高血压的治疗。

论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灌注和听觉认知能力相关性

本研究利用RRT范式针对aMCI患者开展听觉认知功能评估,以及利用ASL技术评估其CBF,分析听觉认知能力和CBF的相关性,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