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刷几次牙?多项研究:每天刷牙两次降低痴呆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放任牙周炎会让细菌随血入心,加剧心房纤维化和房颤
2025-03-27 木白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不好好刷牙,大脑心脏齐遭殃!
你也许听过“牙好胃口就好”、“牙好吃嘛嘛香”,大部分人或许觉得牙疼、牙龈出血不过是“小毛病”,顶多影响吃饭。但实际上,这些口腔问题不仅止于口腔,更可能牵连到全身健康,甚至波及到大脑和心脏。
牙齿和痴呆的奇妙联动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示,被忽视的口腔问题,可能正悄悄给大脑下着“绊子”。吞咽功能不良与痴呆症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患有痴呆症的参与者出现口腔功能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痴呆症患者;与此同时,不良口腔状况又会大大增加罹患痴呆症的风险。此外,研究还强调了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牙科检查和每天刷牙≥2次)对于降低痴呆症发病风险的重要性。
从牙齿到心脏:
细菌的“逃逸之旅”


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鼠牙髓组织保持存活,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牙周韧带整齐划一,左心房的心肌细胞也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细菌的踪影。
然而,另一组可就惨了——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小鼠牙髓组织完全坏死,牙根尖围了一圈密密麻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微脓肿。并且,牙根尖的肉芽组织疯狂增生,连带着周围的牙槽骨也被破坏。
更糟糕的是,这组小鼠感染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不甘心只待在口腔里,它通过炎症肉芽肿中的微血管,混进了小鼠的血液系统,最终在在左心房的心肌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都发现了它的存在。

结构暗变,心房颤动风险飙升
这些细菌通过血液进入心脏后,开始在左心房中“安营扎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房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左心房纤维化加剧,心脏变得更加“僵硬”。



人类心脏里的“细菌指纹”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揭示,牙龈卟啉单胞菌从牙周病灶转移到左心房,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和房颤诱导性增加相关。
看来,还是不能小瞧了牙齿健康,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大脑和心脏健康紧密相连。每天花点时间刷两次牙,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及时治疗牙周病从此刻行动起来吧~
仍需指出的是,研究[1]尚不能直接推断因果关系;研究[3]临床研究部分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存在选择偏倚,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适性。
参考资料:
[1]Iwai K, Azuma T, Yonenaga T, Sasai Y, Nomura T, Sugiura I, Inagawa Y, Matsumoto Y, Nakashima S, Abe Y, Tomofuji T.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of oral functions and dementia in Japanese older adults. Sci Rep. 2024 Mar 11;14(1):5858. doi: 10.1038/s41598-024-56628-8. PMID: 38467855; PMCID: PMC1092818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痴呆# #心血管疾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