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Brain: 帕金森病抑郁症的新发现:多巴胺治疗为何失效?

2025-03-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这项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机制: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抑郁症也是其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帕金森病抑郁症(PD depression)不仅发病率高,且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动机性症状(如冷漠和快感缺失)尤为突出,这些症状与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丧失密切相关。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多巴胺替代疗法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有效,但对抑郁症的疗效却十分有限。

最近,一项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的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这一发现为理解帕金森病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非多巴胺能疗法指明了方向。

研究团队招募了62名帕金森病患者(包括有和无抑郁症的患者)、34名抑郁症患者和29名健康对照者。帕金森病患者在两次实验中被分别测试:一次在服用多巴胺药物(ON状态),另一次在停药状态(OFF状态)。其他参与者仅测试一次。

实验采用了一种基于努力的决策任务(effort-based decision-making task)。在任务中,参与者需要决定是否接受不同金额的金钱奖励,以换取不同程度的握力努力(通过个体校准的测力计测量)。研究团队使用逻辑混合效应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了奖励和努力对决策的个体贡献,重点关注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的表现。

研究发现,PD抑郁症患者存在以下特点:

1. 奖励敏感性降低:与所有其他组相比,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在任务中表现出显著较低的奖励敏感性,即他们对奖励的激励作用反应较弱,导致更少接受任务。

2. 多巴胺治疗的局限性:在非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多巴胺治疗显著提高了奖励敏感性,改善了决策表现。然而,这种治疗效果在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中并未出现,表明他们的奖励敏感性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

3. 努力成本的影响:尽管奖励敏感性是主要驱动因素,但研究还发现,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对努力成本的感知也有所增加,这可能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动机。

这项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机制: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什么多巴胺替代疗法对帕金森病抑郁症疗效有限,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针对这一机制,开发非多巴胺能的干预措施,例如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系统(如5-羟色胺或谷氨酸)来恢复奖励敏感性。

原始出处:

Harry Costello, Yumeya Yamamori, et al, Impaired reward sensitivity in Parkinson's depression is unresponsive to dopamine treatment, Brain, 2025;, awaf098, 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f098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awaf098.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40e58683467f,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Brain: 帕金森病抑郁症的新发现:多巴胺治疗为何失效?,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191,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这项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机制: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50224/1740385685920_8538692.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 style="color: #404040;"><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a1f9485204d">帕金森病</a>(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91cf549e3f1">抑郁症</a>也是其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span style="color: #3573b9;"><strong>帕金森病抑郁症(PD depression)不仅发病率高,且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a href="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4c862426ef">生活质量</a>。其中,动机性症状(如冷漠和快感缺失)尤为突出,这些症状与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丧失密切相关。</strong></span>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多巴胺替代疗法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有效,但对抑郁症的疗效却十分有限。</p> <p style="color: #404040;">最近,一项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的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这一发现为理解帕金森病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非多巴胺能疗法指明了方向。</p> <p style="color: #404040;"><img class="wscnph"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322/1742643726541_2299762.png" /></p> <p>研究团队招募了62名帕金森病患者(包括有和无抑郁症的患者)、34名抑郁症患者和29名健康对照者。帕金森病患者在两次实验中被分别测试:一次在服用多巴胺药物(ON状态),另一次在停药状态(OFF状态)。其他参与者仅测试一次。</p> <p>实验采用了一种基于努力的决策任务(effort-based decision-making task)。在任务中,参与者需要决定是否接受不同金额的金钱奖励,以换取不同程度的握力努力(通过个体校准的测力计测量)。研究团队使用逻辑混合效应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了奖励和努力对决策的个体贡献,重点关注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的表现。</p> <h4 style="color: #404040;">研究发现,PD抑郁症患者存在以下特点:</h4> <h4 style="color: #404040;"><span style="color: #3573b9;">1. <strong>奖励敏感性降低:</strong>与所有其他组相比,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在任务中表现出显著较低的奖励敏感性,即他们对奖励的激励作用反应较弱,导致更少接受任务。</span></h4> <h4 style="color: #404040;"><span style="color: #3573b9;"><strong>2. 多巴胺治疗的局限性:</strong>在非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多巴胺治疗显著提高了奖励敏感性,改善了决策表现。然而,这种治疗效果在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中并未出现,表明他们的奖励敏感性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span></h4> <h4 style="color: #404040;"><span style="color: #3573b9;"><strong>3. 努力成本的影响:</strong>尽管奖励敏感性是主要驱动因素,但研究还发现,帕金森病抑郁症患者对努力成本的感知也有所增加,这可能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动机。</span></h4> <p><span style="color: #3573b9;"><img class="wscnph"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322/1742643789420_2299762.png" /></span></p> <p>这项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机制: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什么多巴胺替代疗法对帕金森病抑郁症疗效有限,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针对这一机制,开发非多巴胺能的干预措施,例如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系统(如5-羟色胺或谷氨酸)来恢复奖励敏感性。</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Harry Costello, Yumeya Yamamori, et al, <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academic.oup.com/brain/advance-article/doi/10.1093/brain/awaf098/8086485?searchresult=1">Impaired reward sensitivity in Parkinson's depression is unresponsive to dopamine treatment, </a><em>Brain</em>, 2025;, awaf098,&nbsp;<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f098" data-google-interstitial="false">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f098</a></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28, tagName=抑郁症), TagDto(tagId=337, tagName=帕金森病)],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7, categoryName=神经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5, categoryName=预防公卫,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337, articleKeyword=帕金森病,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80, appHits=4, showAppHits=0, pcHits=24, showPcHits=376,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Fri Mar 28 11:44: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3-28,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30007, editor=神经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a8fb2299762, createdName=Dr. Apathy, createdTime=Sat Mar 22 19:45:12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Fri Mar 28 10:57:03 CST 2025, ipAttribution=陕西省,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awaf098.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awaf098.pdf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117, encodeId=c092225811ea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cf549e3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a1f9485204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帕金森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520, encryptionId=a1f9485204d, topicName=帕金森病), TopicDto(id=54973, encryptionId=91cf549e3f1, topicName=抑郁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r 28 10:57:03 CST 2025, time=2025-03-2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28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发文-肠道菌群与抑郁症:藏在肚子里的"情绪开关"被破解了?

抑郁症危害大,传统多关注神经递质等因素,近年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关系成热点。抑郁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有差异,其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抑郁,益生菌或可干预,未来需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JAMA子刊:经颅直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显著改善抑郁症状?

相关研究表明,联合治疗改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但仍有局限,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JAMA子刊最新研究:抑郁症患者住院,竟是因为这些身体疾病...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紧密相关,JAMA Psychiatry 研究发现抑郁人群住院主因是内分泌等疾病。伴躯体症状抑郁症选药有原则,安非他酮具多优势,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选择。

专家共识-抑郁伴焦虑人群的诊疗及药物选择

抑郁症常共病焦虑障碍,这类患者症状重、病程长、自杀风险高。临床可借助多种量表评估诊断,治疗采用综合方式,安非他酮被推荐为一线药物,疗效好且有独特优势。

重大创新!江西中医大研究揭示:柴胡皂苷通过载脂蛋白作用,优化皮层鞘脂代谢,促进神经血管耦合,显著抗抑郁!

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SS的抗抑郁活性与脂质代谢调节之间的关联,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了分析。

[药世界]抗抑郁药-氟西汀

氟西汀通过抑制 5 - 羟色胺再摄取治疗抑郁症,是一线药物获多指南推荐。介绍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用药禁忌,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还提及在其他疾病如强迫症等的应用及用量。

女性抑郁症的发作特点及用药建议

《2022 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女性抑郁症高发,发作有诸多特点。介绍抗抑郁药选择、副作用,强调个体化治疗,给出妊娠期治疗药物使用建议。

研究证实:多吃这类水果,能让你更快乐!

最近,发表在《Microbiom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柑橘类水果的摄入与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微妙关系。

J Ethnopharmacol:网络药理学与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揭示菖蒲散通过色氨酸代谢的抗抑郁机制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菖蒲散(CPS)的抗抑郁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潜在机制

AD伴抑郁症患者的CSF中食欲素A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抑郁症评分呈正相关。AD-D患者的右侧背内侧丘脑核灰质和左侧杏仁核白质体积显著减少,食欲素A通过介导这些脑区的萎缩,进一步影响抑郁症表现。

拓展阅读

好文推荐 | 西藏地区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评估在西藏高原环境中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高原地区正确认识、评估、治疗帕金森病焦虑抑郁提供参考。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和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震颤特点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PD、ET以及NIID震颤的表面肌电特点,为临床上三组疾病的鉴别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指标。

Science:帕金森病的"分子帮凶"终现形:研究人员破解致病蛋白传播密码

FAM171A2是α-突触核蛋白纤维入侵神经元的关键受体,其基因变异与患病风险相关,操控该基因可改变病理进程,抗癌药bemcentinib或成治疗新靶点,为治疗带来希望。

Mol Psychiatry:环状RN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计算识别、功能验证及潜在临床应用

本文综述了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功能机制。circRNA通过调控miRNA和RNA结合蛋白,影响基因表达和突触功能。

Science: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首次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这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预计将从2015年

全球首次!复旦团队重磅Science: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或可实现帕金森病“标本兼治”

该研究发现神经元FAM171A2介导α-突触核蛋白纤维摄取并驱动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