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病例分享 | 支气管平滑肌肉瘤一例

2025-03-26 上海阿克曼病理 上海阿克曼病理 发表于陕西省

61 岁男性因咳嗽等症状入院,影像发现右肺病变,经细胞学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平滑肌肉瘤。介绍该病背景、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强调早诊早治重要性。

01 病史

男性,61岁,因“咳嗽、咳痰伴气促半年,加重2月,间断痰中带血1月”入院。

02 辅查

下腹部CT(图1):右肺上叶肿块,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累及食管胸上段,肿块与气管、头臂动脉及右侧头臂静脉分界不清,双肺多发结节,疑右肺上叶尖段肺动脉受累。右肺中叶肿瘤性病变并肺不张。

图片

图1 下腹部CT平扫+增强(A:冠状位,B:矢状位):肺上叶见肿块,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累及食管胸上段,肿块与气管、头臂动脉及右侧头臂静脉分界不清。

03 细胞学及组织病理活检

3.1 细胞DNA倍体检测(图2):

发现DNA倍体异常细胞(≥2.5)有18个。

图片

图2 细胞DNA倍体分析发现DNA倍体异常细胞。

3.2 液基细胞学(图3):

低镜下见细胞呈长梭形,这些梭形细胞常呈分界不清的簇状。高倍镜下见大多数肿瘤细胞呈梭形,少许呈卵圆形,核轮廓有一定不规则,核膜不规则,染色质粗糙,胞浆丰富,胞质颗粒状、少量至中等,少许细胞可见核仁。结合细胞DNA倍体分析及液基细胞学形态特征,细胞学诊断(右中叶开口刷检)查见少量梭形细胞,请结合活检结果。

图片

图3 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倍镜下大多数肿瘤细胞呈梭形,少许呈卵圆形,核膜不规则,染色质粗糙,胞浆丰富,胞质颗粒状,少许细胞可见核仁。

3.3 大体肉眼观:

破碎灰白组织一堆,4×3×2mm。

3.4 镜下观(图4-图9):

镜下所见,低倍镜下见肿瘤细胞边界不清,呈片状分布,可见少许支气管黏膜组织;中倍镜下肿瘤细胞纵横交错呈束状排列,局灶区域见坏死;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呈长梭形,两边顿,胞浆丰富、嗜酸性,肿瘤细胞具有显著异型性,间质内有炎细胞浸润,可见核分裂象。

图片

图4 组织学检查:低倍镜下肿瘤细胞边界不清,呈片状分布,可见少许支气管黏膜组织。

图片

图5 组织学检查:中倍镜下肿瘤细胞纵横交错呈束状排列,局灶区域见坏死。

图片

图6 组织学检查: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呈长梭形,两边顿,胞浆丰富、嗜酸性。

图片

图7 组织学检查: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具有显著异型性,间质内可有炎细胞浸润,可见核分裂象。

图片

图8 组织学检查: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具有显著异型性,间质内可有炎细胞浸润,可见核分裂象。

图片

图9 组织学检查:高倍镜下见坏死。

3.5 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Vimentin(+)(图10),SMA(+)(图11),Calponin(+)(图12),H-caldesmon(+)(图13),Desmin(-),CK(部分点状+),EMA(-),CD34(-),STAT6(-),p63(-),S-100(-),HMB45(-),Melan-A(-),Ki67(热点区约20%+)(图14)。

图片

图10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

图片

图11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MA(+)

图片

图12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alponin(+)

图片

图13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H-caldesmon(+)

图片

图14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Ki67(热点区约20%+)

04 病理诊断:

平滑肌肉瘤。

讨 论

01 背景: 

肺支气管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肺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肺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与腺癌最为多见,其次是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类癌等。其它组织学类型少于1%,肺部原发肉瘤中的主要组织学亚型是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腹膜后区,发生在支气管极为罕见。Davishn 于1907年首次报道肺部原发平滑肌肉瘤,由于该病非常罕见,国内外绝大多数以个案陆续报道。

由于支气管平滑肌肉瘤极其罕见,且无特殊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故易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该病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差,但很少发生转移,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血道转移。手术切除疗效较好,若不能切除或切除不彻底者,可考虑进行局部放疗,化疗效果欠佳。文献报道该病细胞学检查多为阴性,加强对该病细胞学认识,提高该病细胞学诊断阳性率,则可使患者及时行组织活检及手术治疗。故对该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生存期。

02 临床病理特征 

2.1 临床特点

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文献报道最小者为新生儿,最大者86岁。临床表现:肺支气管平滑肌肉瘤无特殊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短等。由于症状不特异,因此常被误诊。

2.2 影像学特点

支气管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检查最常见的表现是可见肿块影,使气管或支气管狭窄、管壁增厚以及肺不张,也可表现为阻塞性肺炎,这些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肺良性肿瘤、肺炎、肺癌和肺转移瘤等混淆,但可以明确病变位于支气管的受累部位,为气管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提供依据,同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帮助。

2.3 病理学特征

大体观:肿瘤为灰白色,肉质样,有漩涡,通常呈分叶状。病变位于大支气管时,肿瘤可呈息肉状,也可突入腔内使管腔堵塞;位于肺实质时,呈结节状生长,直径1.5~15cm不等,肿瘤较大时常伴有出血及坏死,具有假包膜。

镜下观:液基细胞学中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分界不清的簇状,大多呈长梭形,少许可呈卵圆形,核膜不规则,染色质粗糙,胞浆丰富,少许细胞可见核仁。支气管平滑肌肉瘤的组织学形态与其他部位者相同,肿瘤呈束状排列、纵横交错,肿瘤细胞呈长梭形,胞浆嗜尹红,两边顿,异型性明显,可有核分裂像,可见坏死,间质内可有较多炎细胞浸润。如肿瘤直径大于5cm且富于细胞,核分裂像为2~5个/10HPF,并伴有出血、坏死,对诊断为恶性有重要意义。本例液基细胞学形态主要由呈簇状排列的、胞浆丰富的长梭形细胞构成;组织学形态学主要以呈束状排列、纵横交错排列的具有异型性梭形细胞构成,可见坏死及核分裂像。

免疫表型:本例肿瘤细胞:Vimentin(+)证实为间叶来源;SMA(+)、Calponin(+)、H-caldesmon(+)证实为平滑肌来源。其他免疫组化标志物,CK(部分点状+)、EMA(-)说明不是上皮来源及上皮性肿瘤,除外癌、滑膜肉瘤及上皮样肉瘤等;p63(-)证实不是鳞状细胞癌;CD34(-)、STAT6(-)除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100(-)、HMB45(-)、Melan-A(-)除外恶性黑色素瘤。在平滑肌肿瘤中Desmin表达不敏感,且低分化时可能丢失Desmin反应,并非在所有平滑肌肿瘤中均阳性表达,本例Desmin(-)。Ki67(热点区约20%+)说明增肿瘤值活性强,本例免疫组化支持平滑肌肉瘤。

分子遗传学:肺支气管平滑肌肉瘤无特殊分子遗传学改变,可能有P53和RB1功能缺失突变。

03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支气管平滑肌肉瘤在临床、影像学及病理中均容易误诊为其他病变,如支气管平滑肌瘤、肺肉瘤样癌、转移性平滑肌肉瘤、肺结核、神经鞘瘤及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等,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帮助鉴别其他病变。

(1)肺支气管平滑肌瘤:虽然与其具有相同的免疫组化标记,但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通常也无坏死和核分裂像,组织学形态可与其鉴别。

(2)肺肉瘤样癌:两者肿瘤细胞呈梭形,异型性明显,伴核分裂象及坏死,在诊断时只从形态学特征不易鉴别,但肉瘤样癌常表达上皮标记CK、CK7、CK5/6等,而平滑肌肉瘤表达SMA、H-caldesmon。

(3)转移性平滑肌肉瘤:多有其他部位原发肿瘤病史,病变常多发,且一般病灶界限清楚,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部位转移后才能考虑原发。

(4)肺结核:特征是肉芽肿形成,有时形成结核结节,有典型的干酪样坏死,大体呈淡黄色,抗酸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临床病史、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可鉴别。

(5)可发生于肺的其他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神经鞘瘤、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及横纹肌肉瘤,分别可通过免疫组化HMB45、MelanA、S100、SOX-10、Desmin、SMA、calponin、H-caldesmon、MyoD1、Myogenin等标记物进行鉴别。

04 治疗及预后

肺支气管平滑肌肉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但很少发生转移,肺门淋巴结一般无转移,其主要通过血道转移至其他部位。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案,未经手术治疗者生存期较短,若患者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差。当患者肿瘤较大或其他原因不能立即行手术切除治疗时,可先行放疗,化疗无明显改善。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行病理活检或手术切除对患者至关重要,可使患者尽早得到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期。

*本文(包括图片)均为作者投稿, 仅供行业交流学习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彭文新. 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10): 1149-1150. 

[2]Lai D S, Lue K H, Su J M, et al. Primary bronchopulmon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left main bronchus in a child presenting with wheezing and atelectasis of the left lung[J]. Pediatric pulmonology, 2002, 33(4):318-321.

[3]Shen W, Chen J, Wei S, et al. Primary pulmonary leiomyosarcoma[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 77(1): 49-51.

[4]Rozada R, Vila A, Sosa L. Pri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lung. Arch Bronconeumol. 2010 ;46(6):338-9. 

[5]李平升. 肺平滑肌肉瘤1例[J]. 中华肿瘤杂志, 1985, 7: 306.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7845, encodeId=6598225e845a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d9e10597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病理诊断#</a> <a href='/topic/show?id=71c01254808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支气管平滑肌肉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059, encryptionId=49d9e10597b, topicName=病理诊断), TopicDto(id=125480, encryptionId=71c012548085, topicName=肺支气管平滑肌肉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r 26 18:52:59 CST 2025, time=2025-03-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 | 子宫腺肉瘤一例

35 岁女性因月经量多、内膜增厚及宫腔占位就诊,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肉瘤。介绍腺肉瘤定义、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免疫组化、分子遗传学,与多种疾病鉴别,阐述其预后。

病例分享 | 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一例

6 月患儿因右腹包块入院,诊断为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CPDN),介绍其病理表现、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预后,强调分子病理作用。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

今天由普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王磊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睾丸网腺癌一例

本文介绍 67 岁男性睾丸网腺癌病例,包括病史、超声、专科等检查,阐述其定义、临床特征、大体及组织学表现、免疫表型、预后等,还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强调罕见且预后差。

病例分享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51 岁女性因左肺上叶结节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介绍该瘤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发病率低,好发于 30-50 岁女性。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右下肺浸润性黏液腺癌

今天由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徐婷医生为大家带来一例右下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1例

73 岁女性左小腿肿块多年复发,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 CD30 阳性 T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介绍 PC-ALCL 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其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原发眼睑产粘液的内分泌汗腺癌1例

今天由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刘霞医生为大家带来一例原发眼睑产粘液的内分泌汗腺癌的病例分享。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高度血管化,以及含有胞浆透明、空泡状的肿瘤性间质细胞,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如inhibin(抑制素)阳性和分子学特征如VHL突变。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今天由普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王磊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典型病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