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Cell Res:清华大学葛亮/张敏/与广州医科大学冯杜合作揭示RAS突变肿瘤过程中特异性自噬的调控机制

2025-03-30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研究确定了一种由致癌KRAS表达诱导的非经典自噬形式,称为RAS诱导的通过ATG8ylation(RINCAA)诱导的非经典自噬。

具有RAS突变的癌细胞表现出增强的自噬,这对它们的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使其成为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然而,RAS诱导的自噬和生理自噬之间的调节差异仍然知之甚少,这使得癌症特异性抗自噬治疗的开发复杂化。

2025年3月7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葛亮课题组、药学院张敏课题组与广州医科大学冯杜课题组携手合作在Cel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Oncogenic RAS induces a distinctive form of non-canonical autophagy mediated by the P38-ULK1-PI4KB axis”的研究论文。研究确定了一种由致癌KRAS表达诱导的非经典自噬形式,称为RAS诱导的通过ATG8ylation(RINCAA)诱导的非经典自噬

与饥饿诱导的自噬相比,RINCAA涉及不同的自噬因子,并包含非自噬成分,导致形成具有由ATG8家族蛋白(例如LC3和GABARAP)标记的多泡/多层结构的非经典自噬体。研究将这些结构命名为RAS诱导的ATG8ylation多泡/多层小体(RIMMBA)。RINCAA的一个显着特征是经典自噬中的III类PI3K被RINCAA中的PI4KB取代。我们确定了一个调节性P38-ULK1-PI4KB-WIPI2信号级联反应控制该过程,其中ULK1触发PI4KB在S256和T263位点的磷酸化,启动PI4P产生、ATG8化和非经典自噬。重要的是,在RAS突变的癌细胞和结直肠癌标本中观察到PI4KB在S256和T263位点的磷酸化升高。在胰腺癌的异种移植和KPC模型中,抑制PI4KB S256和T263磷酸化导致RINCAA活性和肿瘤生长降低,表明靶向ULK1介导的PI4KB磷酸化可能代表RAS突变癌症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图片

巨噬(以下简称自噬)是细胞内物质的大规模降解,对于在应激条件下维持细胞稳态和存活至关重要。在自噬过程中,受损的细胞器、侵袭性细菌和易聚集蛋白被输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自噬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导致自噬失调的特定分子事件,特别是癌症相关自噬和生理自噬之间的差异尚未阐明。

ras基因家族,编码极其相似的188-189个氨基酸蛋白,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癌基因。ras基因编码单体GTP酶,该酶在调节哺乳动物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信号转导途径中起分子开关的作用。组成性激活RAS蛋白的突变发生在20%-25%的人类癌症中,其中kras突变发生频率最高,并且发生在多种癌症类型中。kras突变的激活是许多肿瘤发生和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然而,由于RAS蛋白表面缺乏药物结合口袋,因此难以靶向高活性的RAS突变体。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唯一有效的抑制剂是AMG510和MRTX849,它们专门针对KRAS(G12C)。

除了直接靶向RAS蛋白外,鉴定抑制下游RAS效应蛋白的药物是治疗RAS突变癌症的一种解决方案。已经表明,激活RAS突变与自噬的过度激活有关。因此,RAS突变的肿瘤细胞对自噬抑制剂非常敏感,表明自噬可以作为RAS突变肿瘤的治疗靶点。由于自噬在生理条件下也维持细胞稳态,因此应开发一种专门防止RAS诱导的自噬而不影响生理自噬的自噬抑制剂。尽管如此,RAS突变诱导的自噬和生理自噬之间的调节差异尚不清楚,特别是关于核心自噬因子的不同参与,即自噬相关基因(ATG)和蛋白质。

自噬的核心步骤由ATG和其他自噬相关蛋白的调节。在饥饿诱导的自噬下,(UNC)-51样激酶(ULK)复合物的组成部分,ULK激酶可以磷酸化多种自噬调节因子,其中一个主要靶点是由Beclin-1、ATG1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催化亚基3 (PIK3C3/VPS34)、PIK3调节亚基4(PIK3R4/P150)和Beclin-1调节的自噬蛋白1 (Ambra1)中的激活分子组成的III类磷酸肌醇3激酶(PI3K)复合物。PI3K复合物磷酸化吞噬泡的磷脂酰肌醇(PI)脂质,以募集磷脂酰肌醇-3-磷酸(PI3P)相互作用蛋白。WIPI2是PI3P的效应子,通过募集脂质化机制来激活下游事件。脂质化机制催化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LC3/ATG8)与磷脂酰乙醇胺(PE)的偶联,从而构建自噬体。ATG9A为自噬体播下种子,并与ATG2一起作为一种超燃酶,将脂质转移到自噬膜。运输所需的内体分选复合体(ESCRT)复合体封闭吞噬体以完成自噬体的生物发生;多个SNARE复合体与膜系链组分一起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虽然ATGs在生理性自噬中的级联和功能已经被很好地理解,但在病理条件下控制这些自噬因子的调节机制仍然不太清楚,特别是与生理性自噬相比,它们的分子差异。

在这里,研究者采用多种致癌RAS诱导的自噬模型来研究癌症中自噬失调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KRAS(G12V)诱导了一种以ATG8ylation为特征的非典型自噬,这种自噬独立于几种与饥饿诱导的自噬相关的自噬因子。研究将其称为RAS诱导的通过ATG8ylation(RINCAA)的非经典自噬。观察到具有ATG8同源物阳性的多泡和多层结构的替代自噬体,而不是双膜自噬体。特别关注PI3K独立性,研究发现RAS信号诱导的ULK1激活PI4KB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RAS激活的ULK1对肽1在S256和T263位点的磷酸化增强了PI4KB活性,导致PI4P的产生。此外,与饥饿诱导的自噬类似,WIPI2作为下游效应子发挥作用,但充当PI4P效应子,而不是PI3P,启动自噬体生物发生的下游事件。在异种移植和LSL-KrasG12D、p53F/F、Pdx1-Cre小鼠(KPC)胰腺癌模型中,联合抑制S256和T263上MEK1/2和PI4KB磷酸化可有效抑制ras-突变肿瘤细胞系的自噬和增殖,抑制肿瘤生长。这些发现阐明了致癌kras诱导的选择性自噬的机制框架,并揭示了一种新的抗Ras突变癌症的有效靶点。

figure 10

图1 PI4KB-Peptide-1对KPC小鼠胰腺癌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摘自Cell Research)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5-01085-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284, encodeId=c9b322582844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4b5839e6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792b15145a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RAS突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145, encryptionId=792b15145a6, topicName=RAS突变), TopicDto(id=83976, encryptionId=04b5839e6a9, topicName=胰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r 29 16:38:54 CST 2025, time=2025-03-2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今日分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2025.V1)更新解读

新版指南在影像学评估和分子检测、新辅助/转化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系统治疗方案推荐等方面有所更新。本文主要针对以上更新点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

Nature:胰腺癌的神经黑客行动:揭秘癌细胞如何“策反”神经元加速扩散

该研究首次揭开了胰腺癌操纵神经网络的惊人策略:癌细胞通过分子级别的“神经黑客行动”,将疼痛传感器变为生长加速器,甚至将神经元改造成肿瘤扩散的“特洛伊木马”。

Nature:当癌症疫苗遇上"癌王":一场改写生命剧本的细胞革命

胰腺癌凶险,免疫治疗效果差。《Nature》研究显示个性化 mRNA 疫苗激活患者免疫细胞,患者生存优势显著,揭示疫苗设计法则,III 期试验启动,有望变革癌症治疗。

NEJM:泽妥珠单抗能精准治疗NRG1融合阳性NSCLC和胰腺癌

该研究旨在评估泽妥珠单抗在 NRG1 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泽妥珠单抗在晚期NRG1融合阳性癌症患者中显示出疗效,尤其是在NSCLC和胰腺癌患者中,且主要为低级别不良事件。

湖北大学李金华团队联合武大人民医院《AHM》:协同防污策略助力外泌体miRNA-196a的高灵敏度检测诊断胰腺癌

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溶液门控石墨烯晶体管(SGCT)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聚腺嘌呤(polyA₈)结合,利用协同防污策略对传感器表面进行防污改性。

European Radiology:双能CT细胞外体积分数预测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肿瘤胶原比例和生存预后

双能量 CT 在图像质量和信息提供方面优于传统 CT,在评估组织纤维化、预测 PC 化疗反应和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专家述评】| 2024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

本文就2024年度胰腺癌基础研究和诊疗领域的最新重大进展进行综述。

最全综述:胰腺癌新型靶向治疗的进展

本文探讨了靶向KRAS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KRAS通路一直以来被视为 “不可成药” 的靶点,却对PDAC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胰腺癌个性化医疗:破局困境,探寻希望之路

胰腺癌因早期症状隐匿、分子特性复杂及免疫微环境抑制等因素,发病率与死亡率接近,治疗棘手。文章介绍其分子特征、治疗现状,阐述靶向、免疫等疗法进展,指出未来将向多组学驱动的个性化医疗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