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论文解读| Zhenghe Wang教授团队总结PIK3CA突变癌症的靶向治疗新进展

论文解读| Zhenghe Wang教授团队总结PIK3CA突变癌症的靶向治疗新进展

该文深入探讨了PIK3CA基因突变在癌症中的致癌机制及针对这些突变的新兴靶向疗法,为精准肿瘤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Genes and Diseases - 靶向治疗,PIK3CA - 2025-04-15

Circulation 复旦大学葛均波/戴宇翔/林金钟/龚惠教授团队证实经修饰的mRNA在临床前模型中有效治疗遗传性心肌病

Circulation 复旦大学葛均波/戴宇翔/林金钟/龚惠教授团队证实经修饰的mRNA在临床前模型中有效治疗遗传性心肌病

本研究首次在基因与蛋白质层面上实现了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恢复,通过对DSC2功能缺失的恢复,为以右心室扩张的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具备转化前景的新路径,填补了这一关键疾病治疗的空白。

论道心血管 - 右心室心肌病,DSC2 - 2025-04-14

读书报告 | 靶向FOXM1凝聚体从而抑制乳腺癌生长和转移

读书报告 | 靶向FOXM1凝聚体从而抑制乳腺癌生长和转移

该研究鉴定了一种发生相分离的转录因子FOXM1,FOXM1的凝聚是驱动致癌转录、促进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iCombo - 乳腺癌,FOXM1 - 2025-04-13

喻翠云/魏华教授团队《ACS Nano》:基于二甲双胍的多功能纳米平台作为DNA损伤放大器,用于最大化放射<font color="red">免疫</font>治疗以克服放疗耐受

喻翠云/魏华教授团队《ACS Nano》:基于二甲双胍的多功能纳米平台作为DNA损伤放大器,用于最大化放射免疫治疗以克服放疗耐受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和南华大学团队构建基于二甲双胍的纳米复合物 CSMT,可放大 DNA 损伤信号,增强放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生长,为克服放疗抵抗提供新方案。

BioMed科技 - 二甲双胍,放射治疗 - 2025-04-13

2024 CDC指南: Bexsero MenB-4C 疫苗的新给药间隔和时间表

2024 CDC指南: Bexsero MenB-4C 疫苗的新给药间隔和时间表

2024年10月24日,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表决通过更新MenB-4C疫苗的接种间隔建议,以与FDA新标签保持一致。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 疫苗 - 2025-04-13

PD-1等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MSI-H胃癌,卡度尼利单抗+阿帕替尼四线治疗PFS超20个月

PD-1等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MSI-H胃癌,卡度尼利单抗+阿帕替尼四线治疗PFS超20个月

研究结果为未来临床试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MSI-H胃癌的后线治疗策略提供了新视角,突显了双特异性抗体与抗血管治疗联合应用的潜力。

苏州绘真医学 - 胃癌,卡度尼利单抗 - 2025-04-12

个性化新抗原<font color="red">肿瘤</font>疫苗面临的挑战

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面临的挑战

新抗原疫苗有诸多优势,虽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但仍面临免疫原性低、新抗原选择困难、疫苗设计待优化、佐剂选择受限、接种后存在免疫系统及肿瘤可及性等挑战,需创新解决。

小药说药 - 免疫原性,新抗原疫苗 - 2025-04-12

痤疮病理性瘢痕临床治疗现状

痤疮病理性瘢痕临床治疗现状

痤疮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病理性瘢痕,其病理机制复杂。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外用及注射药物、物理、光电、外科治疗及新型疗法,但发病机制未明,早期个体化综合治疗为有效方式,新靶点研究有前景。

海龙话皮 - 瘢痕,痤疮 - 2025-04-11

【专家述评】|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专家述评】|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本综述将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中国近5年在基础转化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以期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崭新的研究视角。

中国癌症杂志 - 乳腺癌,基础转化研究 - 2025-04-10

Nature Medicine:绝境中的曙光?“武装NK细胞”为难治淋巴瘤带来新希望

Nature Medicine:绝境中的曙光?“武装NK细胞”为难治淋巴瘤带来新希望

《Nature Medicine》研究推出 AFM13 - NK 细胞免疫疗法,将脐带血 NK 细胞与 AFM13 结合,治疗 42 名难治性 CD30 + 淋巴瘤患者。

生物探索 - 免疫治疗,NK细胞疗法 - 2025-04-08

Nat Cancer:重庆医科大学肖柳玲等揭示了Tc9细胞在体内激活<font color="red">肿瘤</font>特异性CD4+ T细胞的机制!

Nat Cancer:重庆医科大学肖柳玲等揭示了Tc9细胞在体内激活肿瘤特异性CD4+ T细胞的机制!

该研究表明过继转移的肿瘤特异性产生IL-9的细胞毒性CD8+ T细胞激活宿主CD4+ T细胞以控制抗原丢失的肿瘤

iNature - 癌症免疫疗法,Tc9细胞 - 2025-04-08

Nat Commun:李莹/唐本忠/李国新团队合作为靶向结肠癌治疗设计多功能诊断剂铺平了一条途径

Nat Commun:李莹/唐本忠/李国新团队合作为靶向结肠癌治疗设计多功能诊断剂铺平了一条途径

研究为通过图像引导的联合免疫疗法为靶向结肠癌治疗设计多功能诊断剂铺平了一条途径。

iNature - 结肠癌,多功能诊断剂 - 2025-04-06

沈阳药科大学王永军教授团队《Biomaterials》:锰基纳米佐剂激活STING通路重塑抗<font color="red">肿瘤</font><font color="red">免疫</font>应答

沈阳药科大学王永军教授团队《Biomaterials》:锰基纳米佐剂激活STING通路重塑抗肿瘤免疫应答

肿瘤疫苗开发面临抗原免疫原性不足等难题,沈阳药科大学王永军教授团队在《Biomaterials》发文,通过设计锰掺杂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平台,为肿瘤疫苗困境提供突破方案,有临床转化前景。

BioMed科技 - 肿瘤疫苗,纳米平台 - 2025-04-05

南开大学齐迹、史洋AFM:分级靶向材料用于NIR-II光声成像引导的胶质瘤协同<font color="red">免疫</font>治疗

南开大学齐迹、史洋AFM:分级靶向材料用于NIR-II光声成像引导的胶质瘤协同免疫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侵袭性强、治疗难,南开大学齐迹和史洋团队设计分级靶向平台,将 NIR-II 光声成像与光化疗协同免疫治疗结合,为其诊疗提供新策略。

BioMed科技 - 免疫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 2025-03-31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团队《Nature NBE》:通过mRNA技术在体内编程耐受性抗原提呈细胞,治疗自身<font color="red">免疫</font>性疾病!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团队《Nature NBE》:通过mRNA技术在体内编程耐受性抗原提呈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团队将mRNA技术拓展至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通过优化LNP递送系统,在体内“重编程”出tol-APC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展现媲美临床药物的疗效,具有极高转化价值。

BioMed科技 - 自身免疫疾病,mRNA技术 -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