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Nat Cancer:重庆医科大学肖柳玲等揭示了Tc9细胞在体内激活肿瘤特异性CD4+ T细胞的机制!

2025-04-08 iNature iNature

该研究表明过继转移的肿瘤特异性产生IL-9的细胞毒性CD8+ T细胞激活宿主CD4+ T细胞以控制抗原丢失的肿瘤。

宿主效应CD4+ T细胞作为肿瘤消退的关键介质出现,但它们是否能被适应性转移的CD8+ T细胞激活仍然未知。先前报道过继转移产生白细胞介素9 (IL-9)的细胞毒性CD8+ T (Tc9)细胞实现了对肿瘤生长的长期控制。

2025年4月3日,重庆医科大学肖柳玲、美国康奈尔医学院易庆共同通讯在Nature Cancer在线发表题为“Adoptively transferred tumor-specific IL-9-producing cytotoxic CD8+ T cells activate host CD4+ T cells to control tumors with antigen lo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过继转移的肿瘤特异性产生IL-9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激活宿主CD4+ T细胞以控制抗原丢失的肿瘤。

该研究证明了鼠肿瘤特异性Tc9细胞通过募集和激活宿主效应CD4+ T细胞来控制抗原缺失复发肿瘤的生长。Tc9细胞分泌IL-24,并将表达CCR7的常规2型树突细胞(cDC2细胞)募集到肿瘤引流淋巴结中,以引发宿主CD4+ T细胞对抗复发肿瘤。宿主CD4+ T细胞或cDC2缺陷削弱了Tc9细胞控制复发肿瘤生长的能力。此外,在人类癌症中,肿瘤内IL24表达与cDC2和CD4+ T细胞基因标记相关,并且它们的表达与更好的患者存活率相关。这项研究报告了体内激活肿瘤特异性CD4+ T细胞的机制。

图片

近年来,依靠强效抗肿瘤T细胞靶向破坏癌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作为癌症免疫疗法的主要形式,过继性T细胞疗法(ACT)在某些癌症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反应。然而,这种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且由于抗原丢失变异体(ALV)肿瘤的生长和较差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会复发。为了防止肿瘤复发,已经开发了几种策略,例如在ACT后激活宿主免疫。随着肿瘤的发展,宿主通过识别肿瘤而自发启动免疫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包括黑色素瘤、乳腺癌和结肠癌在内的各种癌症中,宿主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改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大多数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差,并且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阻碍了宿主免疫。因此,激活宿主免疫被认为是癌症免疫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关于宿主免疫的激活,大多数研究集中在CD8+ T细胞上,但最近的研究表明,CD4+ T细胞也识别比以前更高百分比的新抗原,并引发有效的抗肿瘤能力。据报道,在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CTLA4)治疗或疫苗治疗的反应中,宿主效应CD4+ T细胞可被诱导产生强烈的抗肿瘤效应。然而,过继转移的CD8+ T细胞是否可以通过诱导宿主CD4+ T细胞反应来根除肿瘤尚未被描述。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Nature Cancer )

除了传统的细胞毒性CD8+ T细胞(CTL/Tc1)之外,新兴的研究表明,初始CD8+ T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亚群。分泌白细胞介素9 (IL-9)的细胞毒性T (Tc9)细胞是最近鉴定的CD8+ T细胞亚群,在体外由产生IL-9的辅助性T细胞(Th9)极化条件下的初始CD8+ T细胞产生,并已在各种小鼠和人类组织中检测到。

在这里,研究人员报道了肿瘤特异性Tc9细胞通过诱导针对ALV肿瘤的宿主CD4+ T细胞应答来抑制复发肿瘤的生长,这些肿瘤已经失去了主要肿瘤抗原的表达。机理研究表明,肿瘤浸润性Tc9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24,它吸引树突细胞(DCs),特别是常规2型DCs (cDC2),激活宿主效应CD4+ T细胞,并控制小鼠肿瘤模型中ALV肿瘤的生长。在人类黑色素瘤和乳腺癌中发现了IL24–CD C2–效应CD4+ T细胞轴,并观察到其基因标记的表达与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综上所述,该研究报告了Tc9细胞通过IL24-DC回路诱导宿主效应CD4+ T细胞应答,抑制TME含ALV肿瘤生长的机制。这表明激活宿主效应CD4+ T细胞可能是增强ACT对人类癌症的抗肿瘤效果的有前途的方法。

参考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5-00935-0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501, encodeId=7d7c22595010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ca5e1319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免疫疗法#</a> <a href='/topic/show?id=9edd1258351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c9细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835, encryptionId=9edd1258351c, topicName=Tc9细胞), TopicDto(id=71319, encryptionId=dca5e131947, topicName=癌症免疫疗法)],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07 19:05:48 CST 2025, time=2025-04-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J Clin Oncol:阿特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

阿特珠单抗与新辅助剂量密集的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和PH联合治疗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不能增加病理完全缓解率

读书报告 | 皮质类固醇和癌症免疫疗法

为了告知临床决策和改善结果,我们回顾了类固醇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在特殊人群和环境中对ICIs疗效影响的最新知识进展,相关预防措施,以及保留类固醇的治疗方法。

设计基于T细胞和NK细胞协同作用的癌症免疫疗法

肿瘤异质性是包括免疫疗法在内癌症治疗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异质性可通过获得新突变而产生,从而产生抗治疗肿瘤亚克隆。

上海交大宋海云教授/上海师大陈楠教授《AM》:可解锁的连体纳米颗粒实现两阶段癌症免疫疗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宋海云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陈楠教授等人开发了可解离连体纳米颗粒(SIANP),用于肿瘤细胞靶向递送表观药物CM-272和MDSC靶向递送小分子抑制剂伊布替尼(IBR)。

Mol Cancer:浙江树人学院史丽云发表了关于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时代:CAR-M疗法最新进展的综述

该文章全面介绍了CAR-M治疗的最新进展,涵盖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最新Nature:新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r1 CD4 T细胞可抑制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任何MHC-II neoAg在以高水平产生或释放时都可能是类抑制素的,从而拓宽了抑制素的定义。

Nat Commun:激动性CD40疗法会损害胶质瘤对检查点阻断的反应性 

在临床前胶质瘤模型中,αCD40的全身递送会诱导功能低下的T细胞并损害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Nat Commun:董一洲团队开发仿生纳米颗粒递送mRNA,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癌症免疫治疗包括多种刺激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方法,包括癌症疫苗,基于细胞的治疗,免疫检查点阻断,单克隆抗体,基于mRNA的免疫治疗和纳米颗粒介导的免疫治疗。

潜在同类最佳安全性,抗CTLA-4安全抗体ADG126相关数据将在ASCO公布

据悉,ADG126临床项目更多数据将于2022年下半年公布,包括与抗PD-1疗法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数据。

西湖大学邱娜莎/浙江大学申有青ACS Nano:内质网靶向的聚合物-锰纳米复合物,可实现肿瘤免疫治疗

西湖大学邱娜莎和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等设计 ER 靶向的锰基纳米复合物(Mn/OPDMA NCs),能增强 STING 通路激活,有效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为癌症免疫疗法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