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音乐疗法预防产后抑郁症,我国学者通过小鼠实验揭示神经生物学机制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音乐疗法预防产后抑郁症,我国学者通过小鼠实验揭示神经生物学机制

音乐干预显著减轻PPD模型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并调控氧化应激标志物(如降低NO、MDA,提高SOD、CAT活性)和炎症因子水平(如减少IL-6、TNF-α)。

MedSci原创 - 氧化应激,产后抑郁症,音乐疗法,神经炎症 - 2025-04-15

Arthritis Res Ther:银屑病关节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

Arthritis Res Ther:银屑病关节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

PsA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与DMN-岛叶功能连接异常相关,伤害性疼痛则与后部岛叶-脑干/丘脑连接增强相关。

MedSci原创 - 银屑病关节炎,神经病理性疼痛 - 2025-04-15

Nat Commun:打破传统局限!SIMVI深度学习框架精准分离空间组学数据中内在及空间诱导细胞状态

Nat Commun:打破传统局限!SIMVI深度学习框架精准分离空间组学数据中内在及空间诱导细胞状态

美国耶鲁大学 Yuval Kluger 团队发布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SIMVI,它能解耦空间组学数据中细胞内在和空间诱导变异,在多组数据集测试中性能优于现有方法,为空间组学分析提供有力工具。

测序中国 - 空间组学,SIMVI - 2025-04-13

Neurosci Biobehav Rev: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与语言偏侧化的相关性大吗?

Neurosci Biobehav Rev: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与语言偏侧化的相关性大吗?

局灶性癫痫患者早期发作(尤其6岁前)与右/双侧语言偏侧化存在微弱但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支持语言网络重塑的敏感期假说。

MedSci原创 - 癫痫首次发作年龄,语言偏侧化指数(LI) - 2025-04-12

Circulation:从心脏到大脑:探索冠心病与痴呆症之间的潜在联系及预防措施

Circulation:从心脏到大脑:探索冠心病与痴呆症之间的潜在联系及预防措施

在遗传上易患CAD的人在老年时患痴呆的风险也会增加。那些在生命早期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尤其是那些因潜在血管病变而患痴呆风险增加的人,这种风险会降低。

MedSci原创 - 冠状动脉疾病,生活方式,痴呆亚型 - 2025-04-12

【协和医学杂志】音乐疗法治疗精神障碍:如何从“通用性”走向“个性化”

【协和医学杂志】音乐疗法治疗精神障碍:如何从“通用性”走向“个性化”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笔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分析音乐疗法在精神障碍领域的现状、不足及面临的挑战,并从脑科学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跨学科融合,从而推动个性化音乐疗法(IMT)的发展。

协和医学杂志 - 精神障碍,音乐疗法 - 2025-04-11

浙江大学沈颖/周琳/陈炜团队《自然·通讯》:发现小脑调控焦虑的关键神经通路

浙江大学沈颖/周琳/陈炜团队《自然·通讯》:发现小脑调控焦虑的关键神经通路

项研究支持小脑与情绪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表明针对小脑的靶向治疗可能是治疗焦虑的有效方法。

BioMed科技 - 焦虑,小脑 - 2025-04-11

综述:CAR-T的神经毒性

综述:CAR-T的神经毒性

CAR-T 细胞疗法治疗癌症有疗效但伴神经毒性,综述探讨 ICANS、MNT、TIAN 三类神经毒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机制、诊断等,强调多学科协作重要性。

聊聊血液 - 神经毒性,Car-T细胞疗法 - 2025-04-11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抑郁与自主神经症状网络分析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抑郁与自主神经症状网络分析

本研究拟通过症状网络分析探讨与PD抑郁症相关的核心症状,提高临床医生对PD伴发抑郁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能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帕金森病,抑郁 - 2025-04-10

危重病人谵妄的治疗

危重病人谵妄的治疗

谵妄症状多样,由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引发,诊断靠临床评估及辅助检查。治疗以非药物 ABCDEF 集束化策略为主,药物治疗需谨慎,未来应探索个体化策略。

重症医学 - 发病机制,谵妄 - 2025-04-10

原发性痛经与情绪、炎症和神经敏化

原发性痛经与情绪、炎症和神经敏化

原发性痛经全球发病率高,慢性应激与之关系密切。慢性应激可通过不良心理状态、炎症状态和中枢致敏影响原发性痛经,现有治疗手段有局限,新治疗方向包括改善慢性应激、调节炎症及干预中枢神经等。

疼痛康复研究 - 慢性应激,原发性痛经 - 2025-04-09

结婚好还是一个人好?科学界上演五年反转剧:从「未婚群体痴呆风险最高,尤其是离婚男性」变为「未婚群体痴呆症风险显著更低」

结婚好还是一个人好?科学界上演五年反转剧:从「未婚群体痴呆风险最高,尤其是离婚男性」变为「未婚群体痴呆症风险显著更低」

当“孤独终老”遇上“大脑危机”

MedSci原创 - 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婚姻 - 2025-04-08

Brain最新发现:大脑正在萎缩的7个信号,这种遗忘方式最危险!

Brain最新发现:大脑正在萎缩的7个信号,这种遗忘方式最危险!

加速遗忘,特别是对重要信息轮廓的快速遗忘,可能是大脑病理变化的早期预警信号。

MedSci原创 - 阿尔茨海默病,筛选 - 2025-04-07

情绪与健康的多维度交互:机制与临床研究

情绪与健康的多维度交互:机制与临床研究

情绪与健康的双向关系成研究热点。负面情绪经神经内分泌等影响健康,相关疾病涉及心身、精神等领域。创新干预策略多样,未来需跨学科研究、推进精准干预和优化公共卫生政策。

神经科学论坛 - 健康,情绪 -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