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原发性痛经与情绪、炎症和神经敏化

2025-04-09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陕西省

原发性痛经全球发病率高,慢性应激与之关系密切。慢性应激可通过不良心理状态、炎症状态和中枢致敏影响原发性痛经,现有治疗手段有局限,新治疗方向包括改善慢性应激、调节炎症及干预中枢神经等。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非器质性疼痛类疾病;其全球发病率高达 50%~90%,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

慢性应激是个体面对长期不可预知的压力所产生的身心反应。它不仅与多种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加重相关,也对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中枢系统具有显著的干扰作用。

有研究指出,原发性痛经与慢性应激有重要关系。

一、慢性应激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1.原发性痛经患者常存在不良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的疼痛发生和进展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原发性痛经患者对于外界的刺激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和更高的抑郁评分。

2.慢性应激可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 

慢性应激是诱发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和心理上的慢性应激均可促使人或动物出现抑郁或焦虑状态,并且也会加重已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的症状。

另有研究表明,慢性应激可以通过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中的负反馈功能障碍,导致机体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

同时,由于脑海马是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高表达区,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无法完成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负反馈调节,进一步导致脑海马功能下调,并最终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

图片

3.总结

慢性应激可能通过造成 HPA 轴失调,促使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损伤脑海马功能,从而加重原发性痛经的不良心理状态情绪样表现。

由此推测,雌激素可能通过 ERβ/BDNF/TrkB 通路起到了一定的拮抗应激、保护神经的作用,而在月经期间雌激素水平下降,该保护作用减弱,导致不良情绪发生。

因此推测,慢性应激和雌激素可能在月经期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和发展方面起到拮抗作用。

二、慢性应激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炎症状态

1.原发性痛经与炎症状态存在相关性 

痛经的产生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与体内包括白三烯、IL、内啡肽在内的多种炎症介质有关。

  • 原发性痛经患者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而微炎症状态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加重经期腹痛症状。

另有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前列腺素增高。前列腺素也是一种炎症介质,不同的前列腺素在机体炎症反应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2.慢性应激可导致慢性炎症状态 

慢性应激与不良心理状态的关系与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有关,而慢性糖皮质激素暴露可“激活”脑内神经小胶质细胞以启动炎性反应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神经炎症反应。

推断,慢性应激与原发性痛经的关系中,由慢性应激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直接导致原发性痛经;也可能通过炎症反应造成神经损伤,导致不良情绪状态和中枢致敏,进一步加剧痛经。

三、慢性应激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枢致敏

1.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中枢致敏 

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无明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处理功能失调可能解释了该来源不明的疼痛。

中枢致敏是中枢性疼痛的一种机制,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改变,增加了对疼痛的反应,导致痛感敏锐。

中枢致敏已被证明在许多慢性疼痛疾病中发挥作用,包括慢性盆腔痛。

其机制为由于器官遭受重复的伤害性经历,可导致神经元过敏和痛觉过敏,从而改变大脑处理疼痛相关信息的方式。

图片

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大脑在月经期处理疼痛的过程中,左前绝缘体和左中、下颞叶的右海马旁回,以及右后岛和左前、中扣带回的与神经记忆相关的 θ 振荡活性增强,说明原发性痛经患者可能存在中枢致敏。

图片

2.慢性应激与中枢致敏 

杏仁核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疼痛的感知和情绪的发生均有关联。最新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女性存在杏仁核功能与结构障碍。

杏仁核与激素水平、疼痛程度、负面情绪相关,对人体痛觉感知的调节作用受到不同神经肽的介导,包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和生长抑素等。

图片

HPA 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应激反应的控制,并调节众多身体活动,如消化、免疫系统和情绪等。

因此,当HPA 轴因慢性应激而发生功能失调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介导的脑边缘系统对于原发性痛经疼痛程度的感知调节作用发生变化。

慢性应激导致的 HPA 轴不稳定,通过边缘系统增强了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觉敏感,这可能是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之一。

图片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慢性应激可以通过不良心理状态、炎症因子改变及中枢致敏的方式产生原发性痛经或加剧相关症状,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目前临床对原发性痛经以对症治疗为主。

以布洛芬为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主要的镇痛手段,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停药后容易复发。

因此,寻找能够针对发病机制的新的治疗手段是原发性痛经重要的研究方向。

有学者建议可以从改善慢性应激出发,长期的心理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或可成为原发性痛经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而诸如使用前列腺素受体阻断剂等改善炎症状态,药物及其他营养补充剂或能改善体内 5-HT、谷氨酸等的水平,从而改善痛经症状。

此外,由于原发性痛经与中枢神经关系密切,如经颅电刺激、头皮针灸等影响患者特定区域脑区活动的治疗方法,也或能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来源

汪文迪,董莉.慢性应激与原发性痛经的关系[J].浙江医学,2021,43(12):1356-1359.

Kho KA, Shields JK.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J]. JAMA, 2019, 323(3):268-269. DOI:10.1001/jama.2019.16921.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621, encodeId=556f22596218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a2653514a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应激#</a> <a href='/topic/show?id=5ca93e072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原发性痛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072, encryptionId=5ca93e07266, topicName=原发性痛经), TopicDto(id=53514, encryptionId=da2653514ab, topicName=慢性应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08 18:28:08 CST 2025, time=2025-04-0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Exp Mol Med:动物模型解释慢性应激加重牙周炎的机制

Exp Mol Med:动物模型解释慢性应激加重牙周炎的机制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期研究已经表明,慢性应激可以调节牙周病的发生及发展,但是目前建立的关于慢性应激诱导的牙周炎模型并不多,其潜在的机制也尚未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尼龙线结扎所模拟的慢性应激诱导牙周炎建立小鼠慢性应激-牙周炎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评估小鼠牙周炎的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

Biomed Res Int:按摩膀胱经对慢性应激大鼠焦虑的缓解作用

探讨膀胱经络按摩(BMM)对慢性应激大鼠焦虑的作用机制。

Front Pharmacol:疏肝和胃汤改善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调节盲肠菌群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轻盲肠黏膜损伤

研究疏肝和胃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大鼠模型中盲肠微生物群和盲肠粘膜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