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读
视觉处理新发现:中风研究颠覆百年脑科学认知
大脑可能根本不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模块化方式工作,而是通过动态变化的网络来处理复杂信息。
警惕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隐形杀手":中枢神经系统移植物抗宿主病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描绘了CNS-GvHD的临床全貌,证实这是一种与急慢性GvHD都可能相关的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CIDP患者福音?利妥昔单抗临床试验结果揭晓,疗效竟与安慰剂相当!
对于患者来说,这意味着目前免疫球蛋白治疗仍然是维持病情稳定的主要选择,而利妥昔单抗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成为可行的替代方案。
Brain最新发现:大脑正在萎缩的7个信号,这种遗忘方式最危险!
加速遗忘,特别是对重要信息轮廓的快速遗忘,可能是大脑病理变化的早期预警信号。
Brain: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大PK——Lumipulse与ALZpath SIMOA,谁更胜一筹?
这项研究为AD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
Brain:CXCR3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浸润加剧脑出血后的白质损伤
CXCR3通过介导NK细胞向出血脑组织的迁移,加剧了白质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CXCR3缺失或拮抗显著减少了NK细胞的脑内聚集和IFN-γ分泌,改善了运动功能和白质完整性,为ICH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Brain:无症状HIV感染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新发现
这项研究揭示了无症状HIV感染者在急性期可能已存在CNS受累,并证实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如NFL和GFAP)浓度的积极作用。
慢性创伤性脑损伤的新发现:血浆生物标志物揭示长期神经病理变化
这项研究揭示了慢性TBI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病理和认知功能的关系,为理解TBI的长期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突破:血浆p-tau217检测的全面评估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血浆p-tau217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还为临床选择最佳检测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Brain: 帕金森病抑郁症的新发现:多巴胺治疗为何失效?
这项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机制:奖励敏感性受损,且这种损伤对多巴胺治疗无反应。
老年认知韧性研究新突破:无需病理数据也能揭示大脑保护机制
这项研究通过验证“银模型”的有效性,展示了其在提高统计效力和参与者多样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BRAIN:TEDIE算法在癫痫手术规划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TEDIE算法通过重建癫痫发作的起始和传播路径,能够准确识别癫痫发作起始区,并在12/23名Engel 2-4患者中识别出新的手术目标。该算法在颞叶外癫痫患者中表现出色,能够前瞻性地预测手术效果。
Brain:DDX39B突变与新型神经发育障碍,从基因组学到体内模型的综合研究
研究揭示了DDX39B在一种新型神经发育障碍中的作用。患者携带的DDX39B变异导致mRNA剪接和输出异常,果蝇和斑马鱼模型进一步支持这些变异的功能缺失效应。
Brain:利用皮质-皮质配对关联刺激(ccPAS)技术增强中风后视觉恢复
MT-V1 ccPAS显著改善了中风患者盲区内的运动方向辨别能力,且效果与V1-MT通路的残余结构完整性和功能连接增强密切相关。
Brain:血浆磷酸化tau217与阿尔茨海默病谱系中的记忆缺陷密切相关
血浆p-tau217与认知表现的相关性显著高于p-tau181和p-tau231,尤其是在记忆评分方面。血浆p-tau217在识别记忆障碍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p-tau生物。
Brain: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调节与精神疾病中的感知推断动态失衡的关系
NMDAR功能不足会导致感知推断动态平衡的失调,使感知偏向外部模式并增加感知失误。这种动态失衡可能解释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幻觉和妄想的短暂性和反复性特点。
Brain:微RNA与遗传风险评分结合,构建偏头痛预测复合模型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微RNA和遗传信息的复合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并揭示了激素信号通路在偏头痛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Brain:慢性疼痛患者在奖励与损失决策中的神经行为特征
慢性疼痛患者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惩罚敏感性,与右后脑岛、纹状体及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增强相关,同时其决策行为中显示出更高的遗忘率和选择失误率。这些特征为理解疼痛相关动机和学习提供了新见解。
Brain:丘脑在本体震颤中的核心角色:DBS疗效与皮层-丘脑连接强度的关系
皮层与丘脑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预测震颤功率及DBS治疗效果,更强的皮层-丘脑震颤回路连接与震颤不稳定性密切相关,且DBS治疗效果与丘脑连接强度呈正相关。
Brain:DJ-1 缺失小鼠模型中化疗诱导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DJ-1缺失小鼠显示出较强的冷敏感性,应用ND-13和K3OβR有效缓解了DJ-1缺失引起的疼痛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