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Drugs: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的心血管影响

2025-02-19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癫痫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SMs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和心脏节律增加这一风险。

癫痫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部分原因与癫痫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久坐、肥胖)以及癫痫发作本身有关。抗癫痫药物(ASMs)作为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节律增加心血管风险。钠通道阻滞剂(SCB)类ASMs可能改变心脏传导和复极,导致药物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在高剂量、与其他潜在致心律失常药物联用或患者本身存在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对于心律失常高风险患者,应优先选择非SCB类ASMs。此外,ASMs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状况,肥胖患者应优先选择对体重中性或减重的药物,而高脂血症或冠心病患者应优先选择非酶诱导型ASMs。

ASMs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是增加心血管风险的重要因素。酶诱导型ASMs(如卡马西平、苯妥英)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代谢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卡马西平可显著增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和C反应蛋白水平,而苯妥英也有类似的脂质代谢不良影响。相比之下,丙戊酸作为酶抑制剂,可能通过降低脂质水平减少心血管风险,但其与体重增加相关的副作用可能抵消这一益处。奥卡西平和艾司利卡西平对脂质的影响较弱,但仍可能引起轻度脂质升高。

图1:心律失常风险评估/建议

ASMs对心电图(EKG)和心律失常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癫痫患者本身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而ASMs可能通过阻断钠通道或钾通道进一步增加这一风险。拉科酰胺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PR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尤其是在高剂量或与其他SCB类药物联用时。拉莫三嗪可能通过阻断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延长QT间期,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尽管拉莫三嗪在大多数研究中未显示显著的心脏风险,但在超治疗剂量下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等药物也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或心律失常,尤其是在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或其他心脏风险因素时。

EKG监测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尚未有明确指南,但对于存在心脏传导异常或QT间期延长的患者,EKG筛查是合理的。特别是对于使用SCB类ASMs的患者,缓慢滴定药物剂量、监测副作用并与心脏病学专家合作,有助于预防药物相关的心律失常。对于QT间期显著延长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或停用ASMs,并评估其他可调节的风险因素。

图2:缺血性心脏病风险评估/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SMs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和心脏节律增加这一风险。未来的研究需要制定更明确的ASMs管理指南,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在存在基础心脏病的患者中。

原始出处:

Maromi Nei, Jeremy Ho, Reginald T. Ho.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Antiseizure Medications for Epilepsy. CNS Drugs (2025). https://doi.org/10.1007/s40263-025-01163-x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612, encodeId=d28522526122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d385098ec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律失常#</a> <a href='/topic/show?id=992151919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风险#</a> <a href='/topic/show?id=94a8555591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癫痫药物#</a> <a href='/topic/show?id=c4d484423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脂质代谢#</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0987, encryptionId=0d385098ecf, topicName=心律失常), TopicDto(id=51919, encryptionId=992151919e2, topicName=心血管风险), TopicDto(id=55559, encryptionId=94a85555919, topicName=抗癫痫药物), TopicDto(id=84423, encryptionId=c4d484423fa, topicName=脂质代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19 10:13:15 CST 2025, time=2025-02-1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风险预测模型及风险计算器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及风险计算器。

导管消融患者住院死亡率0.04% │ 2023年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

本文介绍《2023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心血管病专业分册》中相关内容,包括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和导管消融介入治疗情况、过程及结果质控指标等。

左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心律失常如何管理?欧洲共识

本文介绍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心律失常管理共识,包括抗心衰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等策略,还提及中国专家共识对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建议。

Eur J Prev Cardiol:左心室环形瘢痕患者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LV环样疤痕表型与Q波、QRS延长和LVEDVi升高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相关。心电图正常则为低风险亚组。

病例报告:因误服一种中成药致乌头碱意外中毒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误服复方荆芥熏洗剂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专访杨兵教授:如何减少房颤导管消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SSA&CSA 2024

梅斯医学特邀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就如何减少房颤导管消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精彩分享。

Circulation:昆明理工大学孙博等表明ITPR1功能增强可增加小鼠和人类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该研究表明肌醇1,4,5-Trisphosphate受体1功能增强可增加小鼠和人类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科学突破!宁夏医科大学重大发现:揭秘炙甘草如何神奇治愈心律失常!

论文对炙甘草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了评价。

Cardiovasc Res 深圳大学刘杰团队揭示心脏肥大引发心律失常的新治疗靶点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心脏电稳定性的关键作用,以及靶向抑制HDAC2对心肌肥大引起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为抗心律失常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今日分享】2024 JCS/JHRS指南:心律失常的管理(更新版)

心律失常的治疗传统上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本文主要更新了日本心律失常的管理指南,内容涉及植入式心脏电装置、导管消融以及房颤药物治疗与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