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Drugs: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的心血管影响
2025-02-19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癫痫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SMs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和心脏节律增加这一风险。
癫痫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部分原因与癫痫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久坐、肥胖)以及癫痫发作本身有关。抗癫痫药物(ASMs)作为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节律增加心血管风险。钠通道阻滞剂(SCB)类ASMs可能改变心脏传导和复极,导致药物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在高剂量、与其他潜在致心律失常药物联用或患者本身存在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对于心律失常高风险患者,应优先选择非SCB类ASMs。此外,ASMs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状况,肥胖患者应优先选择对体重中性或减重的药物,而高脂血症或冠心病患者应优先选择非酶诱导型ASMs。
ASMs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是增加心血管风险的重要因素。酶诱导型ASMs(如卡马西平、苯妥英)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代谢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卡马西平可显著增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和C反应蛋白水平,而苯妥英也有类似的脂质代谢不良影响。相比之下,丙戊酸作为酶抑制剂,可能通过降低脂质水平减少心血管风险,但其与体重增加相关的副作用可能抵消这一益处。奥卡西平和艾司利卡西平对脂质的影响较弱,但仍可能引起轻度脂质升高。
图1:心律失常风险评估/建议
ASMs对心电图(EKG)和心律失常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癫痫患者本身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而ASMs可能通过阻断钠通道或钾通道进一步增加这一风险。拉科酰胺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PR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尤其是在高剂量或与其他SCB类药物联用时。拉莫三嗪可能通过阻断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延长QT间期,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尽管拉莫三嗪在大多数研究中未显示显著的心脏风险,但在超治疗剂量下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等药物也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或心律失常,尤其是在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或其他心脏风险因素时。
EKG监测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尚未有明确指南,但对于存在心脏传导异常或QT间期延长的患者,EKG筛查是合理的。特别是对于使用SCB类ASMs的患者,缓慢滴定药物剂量、监测副作用并与心脏病学专家合作,有助于预防药物相关的心律失常。对于QT间期显著延长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或停用ASMs,并评估其他可调节的风险因素。
图2:缺血性心脏病风险评估/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SMs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和心脏节律增加这一风险。未来的研究需要制定更明确的ASMs管理指南,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在存在基础心脏病的患者中。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心律失常# #心血管风险# #抗癫痫药物# #脂质代谢#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