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消融患者住院死亡率0.04% │ 2023年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

2024-11-05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文介绍《2023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心血管病专业分册》中相关内容,包括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和导管消融介入治疗情况、过程及结果质控指标等。

近期,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布了《2023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分册》,并在我刊发表了报告概述。

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数据显示,2022年开展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介入治疗的医院有2 488家,占HQMS中收治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数量的44.1%,其中三级医院1 555家、二级医院933家。开展CIED介入治疗11.7万人次,其中三级医院10.9万人次、二级医院7 125人次。接受CIED介入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70.6±12.5)岁,女性占47.4%,合并疾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高血压(57.8%)、冠心病(40.8%)和脑卒中(24.5%)。

2022年开展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医院有1 834家,占HQMS中收治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数量的32.5%,其中三级医院1 307家、二级医院527家。开展导管消融介入治疗20.3万人次,其中三级医院占98.0%。接受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5.5±16.4)岁,女性占46.9%,合并疾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高血压(38.0%)、冠心病(25.0%)和脑卒中(17.5%)。

1、过程质控指标

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信息平台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直报数据及省级质控中心上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报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9.9万人次,与2021年(9.8万人次)基本持平,其中双腔起搏器占72.2%,每百万人口心脏起搏器植入量为69.9人次。

2022年上报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患者6 762人次,较2021年(6 547人次)增加3.3%,其中双腔ICD占48.5%,每百万人口ICD植入量为4.8人次。

2022年上报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5 398人次,较2021年(5 333人次)增加1.2%,其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占63.6%,每百万人口CRT-D植入量为3.8人次。在2022年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主要适应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万人次,占53.7%)和传导阻滞(4.2万人次,占42.5%)。在植入ICD的患者中,用于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患者有2 732人次(40.4%),用于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的患者有4 030人次(59.6%),一级预防患者的比例与2021年(40.0%)持平。

2022年接受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患者有20.4万人次,较2021年(21.1万人次)减少3.3%,每百万人口导管消融介入治疗量为144.5人次;其中心房颤动导管消融8.3万人次(40.6%),较2021年(8.7万人次)减少4.6%。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主要适应证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4万人次)、室性心律失常(3.2万人次)、心房颤动(8.3万人次)。

2、并发症及转归质控指标

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信息平台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直报数据及省级质控中心上报数据显示,2022年在447家三级医院的4.7万人次接受CIED介入治疗(起搏器41 320人次、ICD 2 951人次、CRT 2 519人次)的患者中,严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0.47%;其中,住院期间心脏压塞(接受心包穿刺或外科手术治疗)29例(起搏器20例、ICD 3例、CRT 6例),导线脱位行导线调整手术177例(起搏器147例、ICD 13例、CRT 17例),住院期间死亡15例(起搏器7例、ICD 1例、CRT 7例)。

同期,在151家二级医院的4 135人次接受CIED介入治疗(起搏器3 882人次、ICD 146人次、CRT 107人次)的患者中,严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0.41%;其中,住院期间心脏压塞4例(起搏器2例、ICD 1例、CRT 1例),导线脱位行导线调整手术9例(起搏器8例、CRT 1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起搏器2例、CRT 2例)。

2022年447家三级医院和151家二级医院共上报3.2万人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介入治疗数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总体即刻成功率为98.3%;即刻成功率为100%、90.0%~99.9%、低于90%的医院分别有490家(83.3%)、80家(13.6%)、18家(3.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2%,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发生率均较低,其中包括二度Ⅱ型、高度和三度房室阻滞27例(0.083%),心脏压塞33例(0.102%),死亡2例(0.006%)。

2022年接受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31%(其中脑卒中26例、心脏压塞101例、住院期间死亡10例)。二级医院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50%(心脏压塞6例),三级医院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31%(脑卒中26例、心脏压塞95例、住院期间死亡10例)。

3、结果质控指标

HQMS数据显示,2022年接受CIED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位住院时长为 10(7,14)d,其中三级医院为 10(7,14)d,二级医院为 12(9,15)d。接受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位住院时长为 5(3,7)d,其中三级医院为 5(3,7)d,二级医院为 6(4,9)d。

2022年接受CIED介入治疗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0.5%,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为0.4%和1.0%。调整患者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合并症临床特征后,医院水平风险标化的住院死亡率为0.4%,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均为0.4%。

接受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0.04%,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为0.04% 和0.10%。调整患者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合并症等临床特征后,医院水平风险标化的住院死亡率为0.04%,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均为0.04%。

2022年接受CIED介入治疗的患者30 d再入院率为4.7%,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为4.4%和8.2%。接受导管消融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30 d再入院率为2.6%,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为2.4%和10.5%。

来源: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9): 828-832.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8.01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5419, encodeId=605a2235419d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d385098ec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律失常#</a> <a href='/topic/show?id=9a0546e31b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导管消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6731, encryptionId=9a0546e31b5, topicName=导管消融), TopicDto(id=50987, encryptionId=0d385098ecf, topicName=心律失常)],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Nov 05 23:43:35 CST 2024, time=2024-11-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可穿戴设备在心律失常管理中的潜力:RATE-AF试验揭示地高辛与β受体阻滞剂的心率控制效果

该研究不仅证明了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在心率控制方面的等效性,还展示了动态监测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可穿戴技术的潜力。

干货分享 | 高温下心血管疾病知识汇总大分享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汇总了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个方面诊疗、用药等知识供您查看,点击立即学习。

主席专访 | 李悦教授专访:心律失常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与未来

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笔者特邀长城心脏病学大会候任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进行采访,分享心血管疾病个体化治疗和创新技术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以及对新生代心血管医生的殷殷期望。

新发现│心脏内源性胆碱能系统,抗心律失常潜在靶点!陈义汉院士团队研究

10月22日,上海市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等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全新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靶点。

妊娠遇见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和消融,该如何抉择?

阐述妊娠期间常见心律失常及处理方法,包括电复律、药物治疗等,还介绍了缓慢性心律失常及特殊治疗手段。

左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心律失常如何管理?欧洲共识

本文介绍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心律失常管理共识,包括抗心衰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等策略,还提及中国专家共识对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建议。

Eur J Prev Cardiol:左心室环形瘢痕患者心律失常危险分层

LV环样疤痕表型与Q波、QRS延长和LVEDVi升高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相关。心电图正常则为低风险亚组。

新冠病毒感染后,应长期监测心律失常!AHA科学声明

10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恢复期患者心律失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现有证据进行了综述,并提供了循证指导。

Eur Heart J:年轻人急性饮酒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饮酒带来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有益的影响很少。该研究证明了酗酒对“饮酒期”心率改变和房性心动过速增加的影响,以及“恢复期”临床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强调了假日心脏综合症是一种健康问题。

Eur Heart J 陈义汉院士团队发现心脏内源性胆碱能系统控制心脏电传导

陈义汉院士团队发现心脏存在内源性胆碱能系统,可介导心室心肌细胞电传导,其失衡致室性心律失常,为心律失常防治提供潜在靶点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