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问诊分析:描述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的实性结节,为什么我觉得不大可能是肺癌?且看《叶建明说结节》的全面剖析

2025-04-05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患者体检发现右中叶 12 毫米实性结节,影像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看似像肺癌,但经详细分析,结节缺乏膨胀性、毛刺不锐利、血管未受侵犯等,结合病史,考虑良性可能大,可复查或 PET-CT 检查。

前言:现在的科普很多,所以不要说医生,即使是普通群众也有很多人知道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以及血管征等提示是肺癌。但看病绝非只揪住某个影像特征就能直接定性质,而是要综合通盘考虑才可能更接近真相。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的肺部实性结节,虽有明显恶性的影像特征描述,但我仍认为基本不太可能是恶性病变,何以见得?看看我们的剖析是否有道理,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1959生。

病情详细描述:

体检发现肺结节,请问是不是不好?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影像报告:

图片

右中叶实性结节,有12毫米大,而且描述中可见分叶毛刺以及胸膜凹陷征象。是不是听着太不舒服了?很可能肺癌呀!

再看连续层面的影像特征:

图片
病灶出现的层面,上图红色箭头所指是结节处,实性的,而且与边上桔色箭头指的中叶肺血管紧贴着,没有间隙的样子。
图片
上图示肺血管已经不太明显了,结节仍显示的样子,红色箭头这处都是结节吗?似乎箭头这侧密度比心缘侧稍高一点。
图片
实性结节有点类三角形的样子,心缘侧密度略低点,靠外侧的密度高一点,怎么感觉密度高的这部分与密度稍低的有界限似的?蓝色箭头示叶间裂;紫色箭头示有很细的毛刺或细纤维条索。
图片
病灶整体类三角形,靠外侧的部分密度较心缘侧高且有界限,毛刺局部有,不太锐利。
图片
为何一直偏外侧部分密度高一点?
图片
外侧密度偏高的可能是肺血管吧?红色箭头侧才是结节,整体密度稍低且灶内密度较为均匀。紫色箭头示毛刺纤细,缺乏收缩力。
图片
桔色箭头外确实应该是肺血管;红色箭头侧是结节灶;天蓝色箭头示肺血管与结节之间虽紧贴着,但密度明显不同,有分界线。
图片
桔色箭头示肺血管,天蓝色箭头示分界线;黄色箭头示细支气管;红色箭头示病灶,叶间胸膜略有牵拉,但牵拉力不强。
图片
肺血管以及血管旁高密度软组织影,两者之间有明显密度的不同,存在分界线(天蓝色箭头),毛刺过于纤细不锐利。
图片
上图层面的毛刺稍显明显些,但病灶整体的膨胀性不明显。
图片
边缘区域肺血管更明显,结节灶已经显得模糊了。
图片

边缘部分轮廓与界限稍显不清,肺血管是明显的。

图片
病灶边缘已经贴着叶间裂,叶裂略有受牵拉,力不强,肺血管明显,结节显模糊。
图片
冠状位见肺血管与结节贴着,结节灶边缘较为平直,缺乏膨胀性,也无收缩力,边缘有极纤细毛刺。天蓝色箭头示肺血管与结节之间密度的明显不同。
图片
矢状位上也是肺血管整体轮廓与形态正常,其旁结节灶密度稍低于血管,缺乏收缩力,毛刺纤细,两者之间密度的分界清楚,位置是紧挨着的。
图片
增强扫描显示出结节与肺血管的关系,天蓝色箭头示两者之间明显的分界线。
图片
冠状位增强见结节旁的血管管壁光滑,未受侵犯或影响,管腔内部的样子也是基本正常的,结节灶密度较低但较均匀,两者之间分界清楚。
图片

矢状位增强的影像也显示肺血管与结节的关系,而且结节边缘均较为平直,缺乏膨胀性。

我们再来看上叶他处也有异常:

图片
右上肺尖有一偏长条的边缘略显模糊的实性结节影。
图片
在冠状位上显示出其明显的血管进入,以及整体轮廓较为清楚的样子。
图片
矢状位上显示也是略模糊的边缘,与边上的血管挨得较近。
图片
上叶靠纵隔侧还有支气管扩张与慢性炎的表现。
再看2024年4时的CT此处并无异常:
图片

因为1年前没有异常,1年时间长到这么大的实性结节,那若恶性的话,恶性程度并不低,侵袭性应该比较强。如果更为典型恶性,应该是膨胀性与收缩力均明显,也应该对邻近的且血管有侵犯。当然如果是鳞癌或小细胞肺癌,也可以膨胀性与收缩力不强,但鳞癌容易来源于支气管粘膜,中央型多见,小细胞肺癌的话,虽可膨胀感与收缩力不强,但一是侵袭性应该明显点,二是形态多应该是圆形呀类圆形,像本例这样多边均较平直的,其实也不大符合的。

我的回复:

右肺中叶实性结节,有的边缘显得毛糙,但是毛刺不锐利,整体缺乏膨胀感,病灶与邻近肺血管紧贴,但是血管壁光滑未受侵犯,结节内部密度均匀。再加上右肺尖有支气管扩张以及慢性炎的改变,说明炎症的因素是存在的。而且2024年4月份同样地方没有任何异常。我考虑是良性的病变可能性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者慢性炎肉芽肿性炎等均有可能。如果更加稳妥,可以再做pet CT检查;但是因为考虑良性可能性大,个人觉得过4个月左右复查对比再来评估也是可行的。到时候如果病灶没有进展,或者有所好转,那么在间隔6~9个月复查。意见供参考!

感悟:

实性结节我无法100%认定必定没有关系,肯定是良性。但既然如前分析有这么多不符合恶性的特征在,而这个位置若手术很可能得直接切中叶。适当的随访让机体一个免遭肺叶切除的机会有何不可呢?我是认为基本上不考虑恶性,只是不能百分之百而已。所以PET-CT有一定价值与意义,不过钱贵,如果选择间隔几个月再复查,若没有进展再延长间隙应该也是可行的。许多良性小结节,或没有临床意义的人工智能找出来的微小结节,结友们往往揪着到底几毫米、密度到底CT值多少、到底是纯磨还是混合磨等不放,真的不必在意的,因为总体风险仍不高,反正不可能因为这类极微细的区别就有手术与否的不同决策。若是反正没到要手术,除了随访你还能如何?所以就不必纠结于细节。但如今天这例这种实性的,若是恶性是要尽量争取早干预的,那又必得细致再细致,从蛛丝马迹去分析、去解释、去解读,才能无限接近真相并做出更为合理的干预或随访选择。期待结友后续的反馈!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155, encodeId=6e172259155e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84b82204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4bbf8228e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结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204, encryptionId=384b8220449, topicName=肺癌), TopicDto(id=82287, encryptionId=4bbf8228ef5, topicName=肺结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Apr 04 19:06:31 CST 2025, time=2025-04-0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杨农教授:肺癌双抗疗法的精准化治疗与动态监测策略 | 中国肺癌高峰论坛

特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杨农教授来分享肺癌双抗疗法的新进展和新趋势。

问诊分析:肺癌大于3厘米,但多数是磨玻璃成分,分期怎么分?要基因检测与术后辅助治疗吗?

一 43 岁女性左下肺叶切除术后,病灶 3.1 厘米,病理为浸润性腺癌、无高危因素。结合相关研究及分期测量建议,对其分期、辅助治疗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分期困惑。

Cell:癌症治疗迎来新曙光:免疫细胞“高清地图”指引肺癌精准治疗新方向

《Cell》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234名抗PD-1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样本,划分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为5种亚型,找出预测免疫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免疫细胞,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问诊分析:这个右上肺空腔型占位性病变上海两大最大专科医院一说肺癌一说感染,而我说……

53 岁女性因咳嗽近三周、胸部 CT 示右肺上叶空洞病变,于多地医院就诊,不同专家意见不一。作者根据影像特点判断基本为中低分化肺癌,指出顶级医院误诊意外,感慨医疗现状。

陈元教授:生存期翻3倍!这些国产肺癌ADC疗法正改写治疗规则 | 中国肺癌高峰论坛

特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陈元教授来分享肺癌ADC疗法的新进展和新趋势。

JNS:肺癌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的情绪管理,AI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AI情绪识别软件用于肺癌患者健康教育研究,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肺癌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与情绪显著相关,基于FaceReader的健康教育方案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问诊分析:肺癌术后说是早期,结果MRD检测变阳性了!怎么办?怎样的病例需要MRD检测?

本文探讨肺癌术后复发监测,以病例引出,介绍 MRD 检测目的、适应证等,相关研究表明其价值,叶建明提出不同分期对 MRD 检测及辅助治疗的看法,强调综合评估。

“绘”解读 真报告丨肺癌检出EGFR p.G598V罕见突变,检索到多种靶向药可能有效!

为72岁男性肺腺癌患者做肺癌靶向11基因检测,检出EGFRp.G598V和TP53p.G154V为II类变异,前者为激活突变,有对部分药物敏感的研究证据,后者使抑癌蛋白失灵。

“绘”解读 真报告丨肺癌检出NRG1融合变异,基因检测不应放过这类「低频好靶点」!

为年近八旬男性肺腺癌患者做肺癌靶向 18 基因检测,3 天出合格报告并展示质控信息。患者检出 CD74-NRG1 融合(低频但可靶向治疗)和 TP53 变异,报告还介绍了其他肺癌靶向药及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