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ERJ | 解码复杂性: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症的机制见解

2025-04-10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肺部疾病,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尽管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广泛认为IPF的发生与多种环境、遗传以及免疫因素密切相关。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肺部疾病,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尽管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广泛认为IPF的发生与多种环境、遗传以及免疫因素密切相关。与此同时,IPF的患者常常伴随有多种合并症,这些合并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IPF与其合并症之间复杂的致病关系仍然未得到充分理解。虽然有证据表明,某些合并症可能直接影响IPF的进展,或IPF本身也可能引发这些合并症,但是否这些关联具有因果关系,还是仅仅因为存在共同的风险因素(如衰老、吸烟、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而独立发生,这一点尚未明了。

一些合并症,如代谢综合症、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通常会在IPF的发生之前就已存在。代谢综合症,特别是与肥胖相关的代谢问题,已被证明与多种肺部疾病,包括IPF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胃食管反流病是另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它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及气道的慢性刺激,可能加重IPF的症状或推动其进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则与肺部疾病的氧合障碍和肺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增加肺部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加剧IPF。

然而,另一些合并症则往往在IPF的发病之后或其进展过程中变得显现,典型的例子包括肺动脉高压(PAH)和肺癌。肺动脉高压是IP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肺部的血管重塑、炎症反应以及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肺癌则是IPF患者的另一大健康威胁。尽管IPF与肺癌之间的具体因果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IPF的患者由于慢性炎症和细胞损伤的积累,可能更容易发展为肺癌。

这些合并症的时序模式表明,它们与IPF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某种方向性。例如,代谢综合症和GERD等合并症往往在IPF发生之前就已存在,提示这些疾病可能在IPF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促发作用。相反,肺动脉高压和肺癌等疾病则通常在IPF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表明这些疾病可能是IPF进展的结果。这种时序关系的差异提示,IPF与其合并症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包括因果关系和共因关系的交织。

进一步的复杂性来自于IPF患者常常伴随多种合并症,并且这些合并症之间可能会相互作用,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例如,胃食管反流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常常同时存在于IPF患者中,并且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加重、睡眠质量降低以及IPF的恶化。代谢综合症、肥胖和高血糖也可能与IPF的进展密切相关,它们通过代谢途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机制加剧肺部纤维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IPF与其合并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因果推断方法,例如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孟德尔随机化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的相关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探索IPF与合并症之间可能的因果路径。尽管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在一些疾病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IPF与其合并症的关系中,因果推断的结果仍然不够明确。尽管如此,一些初步的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变异可能与代谢综合症、肺动脉高压以及IPF的发生密切相关,为理解这些复杂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除了孟德尔随机化,其他一些探索潜在机制的研究也为理解IPF及其合并症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例如,研究发现IPF的纤维化过程可能涉及到多种细胞类型和分子通路,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此外,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缺氧和细胞损伤也被认为在IPF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机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IPF本身的病理,也为其合并症的管理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总之,尽管IPF与其合并症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些合并症的出现与IPF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并且它们可能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加重。随着因果推断方法(如孟德尔随机化)以及机制研究的深入,未来我们有望更清晰地揭示IPF与其合并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同时,针对这些合并症的干预可能成为改善IPF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方向。

原始出处:

Selman M, Buendía Roldán I, Pardo A. Decoding the complexity: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comorbidities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Eur Respir J. 2025 Apr 3:2402418. doi: 10.1183/13993003.02418-202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80336.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881, encodeId=aaa122598815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8476e897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特发性肺纤维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7897, encryptionId=18476e89768, topicName=特发性肺纤维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pr 10 10:22:49 CST 2025, time=2025-04-1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Adv Mater:中国药科大学姜虎林团队发现调控肺部纤维化机械微环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该研究构建了环(RGDfC)肽修饰的沸石咪唑酸盐框架-8纳米颗粒(ZDFPR NPs),靶向和修复病理肺中异常的机械力水平。

陕中医大多组学破解麦冬皂苷D抗肺纤维化神效,中科院1区热点头条!

论文旨在探索OP-D与肺纤维化相关的药理学机制,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开发做出贡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奕团队《ACS Nano》: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拓扑结构调控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型和侵袭型命运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奕等人使用微图案阵列模拟体内ECM和细胞各向异性/各向同性拓扑结构,并发现了拓扑结构对肺成纤维细胞命运的影响。

上海交大《自然·通讯》:优化吸入LNP配方,强化mRNA介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抗体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研究提出“LOOP”平台用于开发肺部 mRNA 递送的吸入性脂质纳米粒,如 scFv@iLNP-HP08LOOP 能抑制纤维化,该平台为治疗呼吸道疾病提供希望。

J Inflamm Res:网络药理学和机器学习揭示红景天苷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机制

本研究评价红景天苷( SAL)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

上海交大章雪晴教授/新泽西理工学院许晓阳教授《自然·通讯》:吸入式肺靶向RNA疗法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在该研究中,作者基于开发的吸入式核酸纳米递送载体,成功递送mRNA到达纤维化小鼠的肺部,实现抗纤维化治疗。

四川大学林云锋/叶庭洪《ACS Nano》:四面体框架核酸负载吡非尼酮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该研究运用了一种Pt气管内给药系统,以减少口服PFD时所需的剂量和次数,实现了更为有效的IPF雾化治疗。

Heliyon:从循证医学、生物信息学、实验验证等方面综合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及药理机制

采用循证医学、生物信息学、实验验证等方法,综合分析血府逐瘀汤(XFZYD)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及药理机制。

河南大学黄永伟/高能物理所王黎明Nano Letters:肺选择性富集的苝酰亚胺高效治疗肺纤维化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黄永伟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黎明研究员团队合作,设计和制备一类新型苝酰亚胺衍生物PDIC-DPC, 系统研究了该化合物在肺富集机制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