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应用于PFO相关脑卒中病例分享

2025-02-22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发表于陕西省

次首例可降解PFO封堵术的成功开展,是海医一附院在心脏结构介入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与跨越。相信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海南区域内将有更多PFO患者受惠于这一新型器械,从“植入无残留”的绿色治疗理念中获益。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一附院)心内一科张园园主任结构团队成功开展院内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植入手术,帮助一名长期偏头痛合并PFO的年轻女性患者完成可降解封堵治疗,解决其常年困扰。

作为海南省内首批开展此项新技术的医疗中心,本次首例可降解PFO封堵术的成功开展,是海医一附院在心脏结构介入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与跨越。相信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海南区域内将有更多PFO患者受惠于这一新型器械,从“植入无残留”的绿色治疗理念中获益。

1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反复偏头痛1年多。

现病史:反复偏头痛病史1年多,伴预兆性视物模糊,一侧肢体乏力,辗转就诊于海南省各大医院,未发现其真正病因。一年多来,患者靠药物止痛对症处理,合并出现疲乏、左侧面部及肢体麻木、无力感等症状,甚至还发过轻度脑梗,严重困扰及影响患者工作生活,为求进一步诊断治疗来院就诊。

术前检查

行颅脑、颈椎等MRI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完善右心声学造影提示阳性(支持心内右向左分流),心脏超声证实存在PFO,结合患者病症,确诊为PFO相关偏头痛、脑卒中

2 临床策略

心脏结构介入团队充分评估讨论,排除头颅、脑血管等其他致病因素后,高度怀疑患者长年反复偏头痛、胸闷、乏力、肢体麻木,视物模糊、伴发的脑梗系由PFO导致

由于患者尚年轻,对于体内长期异物存在顾忌,经过反复讨论,结合患者意愿,最终决定应用新一代国产MemoSorb®可降解PFO封堵器为其开展介入治疗,封堵PFO,预防年轻人脑梗再发。结合术前评估结果,选择BDPFO-Ⅰ 2424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

3 手术过程

左盘面展开

DSA下可见3个Mark点被推出鞘管。

图片

牵拉成型线使左盘成型,可见3个Mark点靠拢,后撤整体系统使左盘面贴靠房间隔。

图片

超声下可见左盘面展开。

图片

右盘面展开

后撤鞘管,使右盘面展开,前推钢缆与鞘管辅助右盘面成型。

图片

超声下可见右盘面展开并确认封堵器盘面骑跨于房间隔两侧。

图片

牵拉试验

锁定后超声确认封堵器形态良好,呈Y字型抱住主动脉根部。

图片

牵拉试验封堵器整体稳定,判定锁定成功。

图片

释放封堵器

前抵鞘管,增加摩擦力,逆时针旋转钢缆释放封堵器,DSA下可见4个Mark点聚拢。

图片

释放后超声多切面确认封堵器位置正确,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中风采

图片

图片

4 病例小结

1. 偏头痛(Migraine)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约14%的偏头痛患者发作前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即先兆症状,其中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此外也包括感觉先兆,运动先兆等。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病人常伴有先兆性偏头痛病史,研究发现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与有先兆偏头痛关系密切。对于先兆性偏头痛,高凝状态、卵圆孔未闭、心房颤动等则在青年脑卒中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卵圆孔未闭[1]。《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推荐偏头痛患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难治性偏头痛/易栓倾向,应进行 PFO 筛查;推荐偏头痛患者,合并 PFO相关脑卒中,应选择PFO封堵治疗[2]

2. 本例患者为36岁,反复偏头痛病史1年多,伴预兆性视物模糊及一侧肢体麻木、乏力,为先兆性偏头痛,并且出现过轻度脑梗,已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经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并确诊存在PFO,排除头颅、脑血管等其他致病因素后,考虑到患者较为年轻,为预防脑梗的再次发生并避免传统金属封堵器植入后引发的远期并发症(如金属残留、组织磨损等),决定采用可降解PFO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封堵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无头痛、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自述头重感消失,视物清晰。近期随访显示,患者头痛与肢体麻木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过了个安心健康年

3. 本例是海南省内首批可降解封堵术,不仅标志着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心脏结构介入领域的又一次飞跃,也展现了医院医疗技术的先进水平。医院致力于将每一次技术创新转化为患者实实在在的福祉,用精准、安全、高效的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感谢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李天发、黄珊与张园园主任团队、超声科符川主任的病例分享

参考文献:

[1] 李若菲,吴明华.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23,27(01):1-5

[2] 张玉顺,于生元,董钊,等.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心脏杂志,2024,36(02):125-13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302, encodeId=d08a22533024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19684e52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卒中#</a> <a href='/topic/show?id=f9dc14124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FO#</a> <a href='/topic/show?id=eec6120344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可降解封堵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124, encryptionId=f9dc1412453, topicName=PFO), TopicDto(id=120344, encryptionId=eec612034461, topicName=可降解封堵器), TopicDto(id=84752, encryptionId=e19684e5277, topicName=脑卒中)],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24 12:08:20 CST 2025, time=2025-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BMC MED:中国学者揭示生理指标长期变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生理指标的长期变异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这种关联部分是通过肌肉力量、高血糖和肾功能等生物标志物的恶化来介导的。

CGP述评 | 脑卒中全周期康复的思考与策略

本文以脑卒中全周期康复理念为基础,结合脑卒中社区康复发展现状,思考脑卒中全周期康复-社区康复环节的发展,强调"社区拐点康复"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层社区康复标准建立的必要性,重视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全周期阶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介入治疗

65 岁男性醒后卒中,发病及救治过程介绍,包括检查、诊治、桥接介入等,出院前复查情况,还探讨此类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溶栓相关问题。

Neurology: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城乡及年龄差异

与城市地区相比,15-49 岁农村地区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更高,这是由于 15-39 岁患者的风险增加所致。

CGP脑卒中研究 | 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的构建研究

探索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认知及行为方式,构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

Stroke:高血压持续时间与中风风险的关联:REGARDS 研究

即使在调整年龄和收缩压后,高血压持续时间越长,抗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多,平均收缩压越高,中风风险也越高。

Stroke:静脉溶栓患者远程缺血调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ERIC-IVT 试验

RIC 对于接受 IVT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安全的。然而,它并没有显着改善出色的功能结果。

最新中国研究:换低钠盐,不仅降压,还能减少脑卒中复发、死亡!

该研究表明对于患脑卒中病史的个体,相比于继续使用普通盐,使用低钠盐可使脑卒中复发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4%和12%,且不会增加高钾血症风险。

【神麻人智】脑卒中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的临床结果:与再灌注前血压的相关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期间的血压下降与卒中患者预后较差有关。我们旨在评估我们的患者群体中这一观察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小时静脉溶栓治疗

51 岁男性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1 小时入院。头 CT 提示缺血性病变,磁共振确诊新鲜脑梗死。症状反复后进行溶栓治疗,介绍了治疗过程、患者体征和多项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