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CAR-T治疗DLBCL失败后格菲妥单抗治疗,中位OS达14.7个月:一项2期研究结果
2025-04-08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针对 CAR - T 治疗失败的 DLBCL 患者,LYSA 开展前瞻性 2 期研究。结果显示,格菲妥单抗抗肿瘤活性显著,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新的治疗选择。
CAR-T后格菲妥单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二线治疗失败后的复发难治性(R/R)患者预后极差,中位总生存期(OS)通常不到7个月。CAR-T细胞疗法在DLBCL的二线及后续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对CAR-T细胞疗法耐药或在治疗后复发,复发后OS不足6个月。
双特异性抗体格菲妥单抗的研究中纳入部分既往CAR-T治疗失败的R/R DLBCL患者,证实格菲妥单抗治疗有效。为了进一步探索CAR-T治疗后失败的DLBCL患者给予格菲妥单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法国淋巴瘤研究协会(LYSA)开展了一项前瞻性2期BiCAR研究,也是针对 CAR-T 细胞治疗失败的 DLBCL 患者的首项前瞻性研究,近日发表于《Nature Cancer》。
研究结果
研究设计:该研究是一项单臂、多中心、非盲2期研究(NCT04703686),分为两个队列:队列1为CD20阳性 R/R DLBCL,队列2为R/R原发性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转化型惰性NHL或惰性NHL。队列1纳入≥18岁R/R DLBCL,患者在入组前至少一个月接受CAR-T但无代谢反应或在CAR-T后一个月复发/进展,旨在评估格菲妥单抗在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的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次报道也是队列1的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奥妥珠单抗预处理。
治疗方案:格菲妥单抗采用短程递增剂量方案,在1周内达到全剂量。具体方案为:第1天2.5 mg,第3天起10 mg,第8天起30 mg,第15天开始每21天给予30 mg。
疗效终点: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独立评估的最佳总代谢缓解率(OMRR)、完全代谢缓解率(CMRR)、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耐受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oL)。
研究结果
患者:共筛选62例患者,其中46例患者接受至少一剂格菲妥单抗并纳入全分析集(FAS)。患者从CAR-T回输到入组的中位时间为4.4个月。82.6%的患者为Ann Arbor III-IV期,57.8%为IPI≥3分,77.8%的患者LDH异常,80.4%的患者既往治疗线数≥3线,89.1%为H评分300。
生存期:中位随访时间为15.3个月,中位OS达到14.7个月,8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68.9%、55.9%和31.2%;达到主要终点。中位PFS为3.8个月;中位DoR为19.7个月,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DoCR)未达到。
代谢缓解率:独立评估的最佳OMRR为76.1%,最佳CMRR为45.7%。
安全性:46例患者中,82.6%发生至少一次不良事件,71.7%发生≥3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4.8%)、淋巴细胞减少症(19.6%)、贫血(13.0%)和COVID-19肺炎(13.0%)。CRS发生率为8.7%,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2%,且均为2级,未观察到≥3级CRS或神经毒性事件。
生活质量:通过EORTC QLQ-C30和FACT-LymS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有所改善。
总结
格菲妥单抗在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的R/R DLBCL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中位OS达到14.7个月,且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3级CRS或神经毒性事件。
格菲妥单抗的短程递增剂量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未增加治疗相关毒性,且可能减少医疗资源的负担,提高患者的便利性。
该研究结果与2期NP30179研究(该研究评估格菲妥单抗治疗,约1/3的患者接受过CAR-T治疗)一致,研究结果支持格菲妥单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用于在CAR-T细胞治疗后的R/R DLBCL患者。
参考文献
Cartron, G., Houot, R., Al Tabaa, Y. et al. Glofitamab in refractory or relapse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after failing CAR-T cell therapy: a phase 2 LYSA study. Nat Cancer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5-00941-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ar-T细胞疗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