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CAR-T治疗DLBCL失败后格菲妥单抗治疗,中位OS达14.7个月:一项2期研究结果

2025-04-08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针对 CAR - T 治疗失败的 DLBCL 患者,LYSA 开展前瞻性 2 期研究。结果显示,格菲妥单抗抗肿瘤活性显著,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新的治疗选择。

CAR-T后格菲妥单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二线治疗失败后的复发难治性(R/R)患者预后极差,中位总生存期(OS)通常不到7个月。CAR-T细胞疗法在DLBCL的二线及后续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对CAR-T细胞疗法耐药或在治疗后复发,复发后OS不足6个月。

双特异性抗体格菲妥单抗的研究中纳入部分既往CAR-T治疗失败的R/R DLBCL患者,证实格菲妥单抗治疗有效。为了进一步探索CAR-T治疗后失败的DLBCL患者给予格菲妥单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法国淋巴瘤研究协会(LYSA)开展了一项前瞻性2期BiCAR研究,也是针对 CAR-T 细胞治疗失败的 DLBCL 患者的首项前瞻性研究,近日发表于《Nature Cancer》。

1.jpg

研究结果

研究设计:该研究是一项单臂、多中心、非盲2期研究(NCT04703686),分为两个队列:队列1为CD20阳性 R/R DLBCL,队列2为R/R原发性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转化型惰性NHL或惰性NHL。队列1纳入≥18岁R/R DLBCL,患者在入组前至少一个月接受CAR-T但无代谢反应或在CAR-T后一个月复发/进展,旨在评估格菲妥单抗在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的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次报道也是队列1的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奥妥珠单抗预处理。

治疗方案:格菲妥单抗采用短程递增剂量方案,在1周内达到全剂量。具体方案为:第1天2.5 mg,第3天起10 mg,第8天起30 mg,第15天开始每21天给予30 mg。

2.jpg

疗效终点: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独立评估的最佳总代谢缓解率(OMRR)、完全代谢缓解率(CMRR)、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耐受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oL)。

研究结果

患者:共筛选62例患者,其中46例患者接受至少一剂格菲妥单抗并纳入全分析集(FAS)。患者从CAR-T回输到入组的中位时间为4.4个月。82.6%的患者为Ann Arbor III-IV期,57.8%为IPI≥3分,77.8%的患者LDH异常,80.4%的患者既往治疗线数≥3线,89.1%为H评分300。

生存期:中位随访时间为15.3个月,中位OS达到14.7个月,8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68.9%、55.9%和31.2%;达到主要终点。中位PFS为3.8个月;中位DoR为19.7个月,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DoCR)未达到。

3.jpg

代谢缓解率:独立评估的最佳OMRR为76.1%,最佳CMRR为45.7%。

5.jpg

安全性:46例患者中,82.6%发生至少一次不良事件,71.7%发生≥3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4.8%)、淋巴细胞减少症(19.6%)、贫血(13.0%)和COVID-19肺炎(13.0%)。CRS发生率为8.7%,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2%,且均为2级,未观察到≥3级CRS或神经毒性事件。

生活质量:通过EORTC QLQ-C30和FACT-LymS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有所改善。

总结

格菲妥单抗在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的R/R DLBCL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中位OS达到14.7个月,且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3级CRS或神经毒性事件。

格菲妥单抗的短程递增剂量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未增加治疗相关毒性,且可能减少医疗资源的负担,提高患者的便利性。

该研究结果与2期NP30179研究(该研究评估格菲妥单抗治疗,约1/3的患者接受过CAR-T治疗)一致,研究结果支持格菲妥单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用于在CAR-T细胞治疗后的R/R DLBCL患者。

参考文献

Cartron, G., Houot, R., Al Tabaa, Y. et al. Glofitamab in refractory or relapse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after failing CAR-T cell therapy: a phase 2 LYSA study. Nat Cancer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5-00941-2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484, encodeId=b92422594845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5795004ec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 <a href='/topic/show?id=2acd40e7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ar-T细胞疗法#</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77, encryptionId=2acd40e7ba, topicName=Car-T细胞疗法), TopicDto(id=50047, encryptionId=c5795004ece, topicName=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07 19:04:42 CST 2025, time=2025-04-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来那度胺+R-CHOP治疗新诊断双表达DLBCL,3年OS 88.9%

国内学者开展了一项2期研究,评估了来那度胺联合R-CHOP(R2-CHOP)方案治疗初治DE-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Blood Cancer Journal》。

Blood Cancer J | 来那度胺联合R-CHOP(R2-CHOP)在新诊断的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该研究旨在评估来那度胺联合R-CHOP(R2-CHOP)在新诊断的DE-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方案显示出较高的疗效和可管理的不良事件。2年PFS率达到80%,符合预定的试验目标。

徐卫/梁金花教授团队证实SH3GL1可作为 DLBCL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SH3GL1在DLBCL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调节铁死亡和化疗耐药性方面。通过靶向SH3GL1,有望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并改善DLBCL患者的预后。

【JHO】初诊de novo DLBCL诊断时循环淋巴瘤细胞对结局的影响

既往研究受限于样本量小,无法进行稳健分析。因此学者评估了新诊断DLBCL患者中CL细胞的预后相关性。

【Blood】Odronextamab治疗CAR-T后进展的R/R DLBCL的ELM-1研究

odronexamab单药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一般可控的安全性,支持其作为CAR-T后的现货型治疗选择的潜力。

综述: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淋巴瘤中高危患者的早期发现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PLFGT 罕见且发病率上升,发病机制待探,DLBCL 常见。治疗多为 CHOP 化疗联合放疗,对放化疗敏感,早期预后好,CNS 复发因原发部位而异,需多中心研究,多学科合作重要。

【Blood】Epcoritamab联合GemOx治疗不适合移植R/R DLBCL的EPCORE NHL-2研究结果

Epcoritamab是一种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2线后的R/R DLBCL,在各种联合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JH】R-GemOx治疗R/R DLBCL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部分 DLBCL 患者一线治疗后复发或难治,预后差。美国八中心研究显示,R-GemOx 治疗此类患者有一定疗效但缓解期短,使用模式有差异,地位或因新疗法改变。

【AJH】DLBCL一线治疗完全缓解后,常规随访对于早期检测复发意义有限?

为了调查在预先安排的常规随访对比非常规随访中发现CR后DLBCL复发的比例,丹麦学者开展一项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评估了DLBCL一线治疗CR后常规随访对于早期检测复发的意义。

老年DLBCL患者中Pola-R-CHP优于R-CHOP:POLARIX研究亚组分析

学者对III期POLARIX研究进行事后亚组分析,发现Pola-R-CHP比R-CHOP显著改善PFS,两组安全性相似,Pola-R-CHP风险-收益特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