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发展中至关重要,其涉及多种模式、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有前景的抗肿瘤策略,但存在安全性、耐药性和缺乏生物标志物等问题,未来需开发新药物和探索更多靶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药说药 - 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血管生成 - 2025-04-14
Adv Sci 杭州医学院梁广/杭州师范大学王怡团队揭示蛋白激酶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
该研究报道了巨噬细胞中的蛋白激酶WEE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发现巨噬细胞特异性缺失或抑制WEE1激酶活性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论道心血管 - 动脉粥样硬化,蛋白激酶 - 2025-04-14
Circulation 复旦大学葛均波/戴宇翔/林金钟/龚惠教授团队证实经修饰的mRNA在临床前模型中有效治疗遗传性心肌病
本研究首次在基因与蛋白质层面上实现了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恢复,通过对DSC2功能缺失的恢复,为以右心室扩张的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具备转化前景的新路径,填补了这一关键疾病治疗的空白。
论道心血管 - 右心室心肌病,DSC2 - 2025-04-14
JAMA Netw Open:儿童出生后3年内脂肪分布轨迹与母亲孕期及早期生活因素的关联大吗?
南亚儿童早期脂肪分布轨迹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母亲孕期肥胖、健康饮食、母乳喂养及子代体力活动等。
MedSci原创 - 脂肪分布轨迹 - 2025-04-14
神经体表定位总结
本文介绍了舌咽神经、枕大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股神经干、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体表定位,涉及各神经与周边结构的距离及不同部位投影位置等信息。
疼痛康复研究 - 解剖结构,神经体表定位 - 2025-04-14
STT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团队揭示血管平滑肌中高表达C/EBPβ在高脂诱导动脉僵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该研究报道了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促进高脂诱导的动脉僵化,同时发现C/EBPβ的下游分泌因子PDGF-CC与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现出相关性。
论道心血管 - C/EBPβ,动脉僵化 - 2025-04-13
50岁子宫内膜去分化癌患者检出新型MSH2胚系突变,助力家系成员确诊林奇综合征
本研究证实MSH2无义突变c.354T>A是极可能致病突变,可导致典型的LS相关子宫内膜癌。研究强调对先证者家族成员进行遗传咨询有助于早期诊断LS相关癌症的重要性。
苏州绘真医学 - 林奇综合征,MSH2 - 2025-04-13
全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三尖瓣部分遮挡的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术后1月随访病例分享
此次因查体有杂音,超声示膜周部VSD伴膜部瘤形成,行介入手术。术中选用全降解封堵器,术后1个月封堵器稳定无残余分流,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与手术考量。
DrKing道金医学 - 室间隔缺损,全降解封堵器 - 2025-04-13
除了ICANS,CAR-T哪些神经毒性值得关注?柳叶刀子刊发表EBMT建议
EBMT 就 CAR-T 治疗后非 ICANS 神经并发症发布建议,阐述运动和神经认知毒性等多种情况的机制、诊疗方法,指出当前建议局限,呼吁深入研究。
聊聊血液 - 神经毒性,CAR-T - 2025-04-13
Stroke 徐安定/逯丹/麦鸿成团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血脑屏障修复取得新进展
本研究详细阐述了AIS生物标志物CircOGDH在缺血半暗带神经元中通过小细胞外囊泡传递至内皮细胞保护BBB并进入循环的分子机制。
论道心血管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脑屏障 - 2025-04-13
头晕背后的秘密:原因、预防与应对
头晕症状多样且常伴其他不适,病因涵盖耳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多方面。介绍预防方法,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触发因素、治疗基础疾病等。阐述不同病因下的治疗措施,强调重视头晕及时就医。
全科学苑 - 头晕,病因 - 2025-04-13
J Clin Invest 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季勇教授团队揭示HINT1调控主动脉瘤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阐明了三联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在调控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主动脉瘤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分子机制,并创新性地证实FAK特异性抑制剂地法替尼可有效干预主动脉瘤发展进程。
论道心血管 - 主动脉瘤,HINT1 - 2025-04-12
宁波市中医院创新研究登顶中科院1区:温肾健脾汤防治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机制大揭秘!
研究论文为揭示WSJPD治疗DN的内在原理提供了多维度的研究数据 。
梅斯循证中医药 - 糖尿病肾病,温肾健脾汤 - 2025-04-12
重庆大学尹铁英/王亚洲团队Biomaterials:衰老细胞竟是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元凶"!科学家开发双策略清除方案
研究发现衰老血管平滑肌细胞(s-VSMCs)是老年患者 BRS 术后再狭窄关键因素,开发的两种涂层支架可促进血管修复,为老年心血管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
BioMed科技 - 生物可吸收支架,衰老血管平滑肌细胞 - 2025-04-12
【协和医学杂志】血管化脑类器官的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本文系统阐述类器官技术在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进展,深入探讨血管化脑类器官模型的构建方法,分析基于这些模型的药物研究与疾病机制研究成果,并评估其在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协和医学杂志 - 脑血管病,血管化脑类器官 - 2025-04-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