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0
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探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指南基于2013 年发表《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的专家共识》,根据近一年来相关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完善,增加基于循证医学的相关推荐,使其成为较具权威性和更具指导的技术指南。
2014年10月,神经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SNACC)发布了关于卒中高危患者在非心脏、非神经科手术的围术期管理共识。
2014-08-15
中华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中华创伤学会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通讯作者:江基尧 梁玉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一、概述颅脑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是颅脑创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和)吸收障碍、或(和)循环障碍,引起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的异常改变,使得脑脊液在脑室内或(和)颅内蛛网膜下腔异
目前,我国对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合并AF存在诊断率偏低现象,尤其是对阵发性AF另一方面,近年有关AF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预防AF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也已发布为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制定本共识,着重讨论缺血性卒
2014-08-01
卒中是人类的第二位死因,在中国为首位死因。我国现存卒中患者超过700万,居血管性疾病之首。每年新发病例100万-200万,校正年龄后卒中年发病率为(116一219)/10万,年病死率为(58~142)/10万,幸存者中遗留不同程度残疾者占70%一8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亿元人民币[“1991年Kapen等[7]首次报告,卒中患者睡眠呼吸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有充分证据表明,50%一70%卒中
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制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全文将刊登于7月15日的《中华医学杂志》。共识由北京天坛医院高峰教授执笔,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陈康宁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王拥军教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帅杰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共识制订。共识摘要如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
2014-07-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赵性泉教授、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徐安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黄家星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伊利诺伊神经研究所卒中中心David Wan教授等国内外著名脑血管病专家组成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制定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将CHANCE研究作为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三条共识建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