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电烧伤的致残率相当高。尽管多年来逐渐积累了一些电烧伤诊治经验,但对电烧伤的创面修复尚缺乏相关的规范和共识。为提高电烧伤的救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
2019-01-03
为保证每一例烧伤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救治,同时保证医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防止有限的医疗资源闲置或滥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发达国家[1,2,3,4,5,6,7]在多年前就分别制订了适合所在国家的烧伤患者住院收治标准(burn referral criteria),并均经过多次反复修订[1,2,3,4]。但直到目前,我国仍无明确的可供参考的烧伤患者收治标准。正是由于我国没有统
2017-01-20
本袖珍指南是基于《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7版)》编写的,这份指南旨在对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诊断和治疗COPD患者现有证据加以无偏倚的审阅。有关COPD及COPD管理的讨论、证据等级和科学文献的详细资料来源均包含在原始文件中。
2019年4月,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皇家精神科医师学会(RANZCP)发布了电休克治疗管理指南,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优化电休克治疗管理尤其是维持电休克治疗的高疗效并将认知副作用最小化。
2012-04-01
烧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破坏、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广谱高效抗生素和肠外静脉营养的长期应用、有创监测措施的强化、医院感染等原因,烧伤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视以及微生物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明确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念、诊断标准、预防与治疗措施,由《中
2019-06-20
为提高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和舒适性,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相关专家曾共同制定并发表了《电休克治疗方法专家共识( 2017 版) 》。经过反复讨论,专家们认为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部分内容需要更新,特别是无麻醉的传统电休克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医疗需求,应明确废止。现将更新后的专家共识予以公布。
2017-12-30
创伤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所致病死率已跃居疾病死亡谱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失血、休克所致死亡占创伤早期死亡的30% ~40%。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国际上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技术,包括高效出血控制、允许性低压复苏、延长黄金救治时间窗等。2007 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了《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规范。本规范专家共
2017-10-05
电休克治疗亦称电惊厥治疗、电痉挛治疗,指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大脑皮层癫痫样放电,同时伴随全身抽搐,使患者产生暂时性意识丧失,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为提高电休克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制定本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
2024-11-25
本文件从临床、人力资源和运营角度为烧伤护理能力建设提供了实用指南。因此,建议本文件中的指导适用于当地卫生系统可能难以应对并需要激增支持的任何情况。
2024-03-10
该研究总结的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情境、伤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意愿,合理应用证据,制订干预方案,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提升护理质量。
2023-11-15
本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急救处理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提供循证依据。应用证据时需充分考虑具体的临床情境及患者意愿,科学处理创面,减轻烧伤患者创面深度,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