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MM的预后因素进行危险度分层,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轻治疗相关毒性。遗传学异常是MM危险度分层的基础。近年来,虽然遗传学检测对于MM的重要意义在国内已经取得共识,但存在检测方法不规范、阳性阈值混乱、临床价值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规范。为此有必要制订MM的遗传学检测专家共
2019-01-16
虽然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淋巴瘤的整体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提高临床医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并规范其临床应用,以提高恶性淋巴瘤的整体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淋巴瘤联盟的相关专家,制订了《
2018-12-26
血液肿瘤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诊疗需要结合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综合分析。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通量高、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是探索血液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为推动NGS在血液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病
2017-04-05
淋巴瘤是临床上诊断难度较大的一类疾病,需要综合血液病理学(包括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特征才能做出精确诊断。流式细胞学(FCM)免疫分型作为与免疫组织化学相补的诊断方法,以其快速、客观、定量及多参数分析等独特优势,在淋巴瘤诊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高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水平,规范我国对此类疾病的诊治程序,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的流式、
2016-12-30
传统蒽环类药物目前依然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其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严重限制了临床应用。PLD 的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等不良反应较传统蒽环类药物显著降低,是传统蒽环类药物的良好替代。

2023-05-12
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护理操作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护理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3-03-29
目前多数输血依赖型地贫(TDT)患者需长期采用“高量输血+有效去铁”治疗方式,但不同种族、民族的红细胞血型抗原频率、抗体类型等存在差异,多种因素影响或干扰TDT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2023-03-01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5版血液淋巴肿瘤分类》是基于近年来大量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更新版本,也是目前最为权威的分类标准。其规范了疾病的诊断,同时在亚型分类的过程中强调了治疗及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标志。文章
2023-02-20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围术期VTE的预防,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须考虑患者的风险和获益之间的平衡。
2022-12-2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对单倍体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于2020年6月&mda
2022-04-10
制订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落实血液透析安全注射的规范化临床实践,确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护理专家工作经验,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寻找最佳
2022-03-01
在过去的20年里,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ALL)的治疗结局得到显著改善。伊马替尼的问世,使Ph+ALL患
本文主要为临床实验室的活化部分凝血活素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混合试验的表现和解释提供指导和建议。
2024-01-01
抑制物是血友病患者接受外源性凝血因子Ⅷ/Ⅸ(FⅧ/FⅨ)输注后产生的抗FⅧ/FⅨ同种中和抗体。抑制物是血友病治疗过程中最严重、最棘手的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于20
2023-06-28
共识主要包括缺铁的病因、缺铁的临床表现、ID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IDA的治疗建议、IDA的预防调护5个方面,旨在为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师提供IDA的中西医诊断、治疗和预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