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噻唑烷二酮与心血管结局的关系
2025-04-1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重庆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噻唑烷二酮治疗与良好的心血管预后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这一高危人群中的心脏保护作用。
颈动脉位于颈部两侧,是向大脑供应含氧血液的主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在有多种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中相对常见。这种情况,通过血流动力学损害和动脉间栓塞,增加颈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0%至20%。先前的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进行颈动脉血运重建术是治疗严重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可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可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然而,由于并发合并症、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残留危险因素控制不足以及颈动脉再狭窄的可能性,接受颈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的患者未来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大大增加。因此,全面的长期心血管预防策略对于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他们随后的心血管风险。噻唑烷二酮是一种口服降糖药,以其广泛的多效作用而闻名,可能提供心血管保护。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使用韩国全国健康声明数据库,研究人员评估了噻唑烷二酮治疗是否与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的长期心血管预后相关。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2009年至2020年在韩国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处方记录确定药物的使用,包括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确定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的药物暴露。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卒中、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的复合发生。研究人员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评估主要结局。
该队列纳入了14220例接受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2669例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1 551例通过颈动脉支架置入)。其中,1034例患者接受噻唑烷二酮治疗。在平均4.13±3.14年的随访期间,4087例患者出现了主要结局。噻唑烷二酮治疗与主要结局风险降低显著相关(校正风险比[HR]为0.81 [95%CI为0.71-0.93];P=0.002)。在比较噻唑烷二酮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中,噻唑烷二酮的保护作用得到了支持(HR为0.81 [95%CI为0.68-0.95];P=0.013)。
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噻唑烷二酮治疗与良好的心血管预后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这一高危人群中的心脏保护作用。
原始出处:
Jun Hwee Kim,et al.Thiazolidinedione Us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Underwent Carotid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JAHA.2025.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4.03795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2型糖尿病# #噻唑烷二酮# #心血管结局# #颈动脉血管重建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