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疾病,虽然这类疾病更常见于青春期,但其实新生儿期也可发病。特别的是,影响新生儿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既可能是原发起病,也可能是受到了母亲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相关治疗药物的影响。由于症状不具特异性,且可与其他疾病症状重叠,致使新生儿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极具挑战性。临床中,新生儿科医生何时需怀疑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可能?这篇文章为你梳理关键要点!
新生儿期起病的原发性风湿免疫性疾病
自身炎症综合征是一类涉及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出现炎症发作和全身性炎症。少数自身炎症综合征可在新生儿期即发病,症状类似抗生素耐药的败血症或非细菌性骨髓炎。虽然新生儿全身性自身炎症性疾病较为罕见,但如果不治疗,可导致严重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目前针对该病缺乏适用于新生儿的有效评估工具。可发生于新生儿期的自身炎症性疾病见表1。
表1. 新生儿期发生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源自母亲的新生儿“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母亲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等病症,是新生儿/胎儿受累的最常见原因。一方面,母亲在孕期的免疫失调、子痫前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胎盘功能不全;另一方面,母亲体内的IgG类自身抗体,如抗Ro/La、抗U1RNP等可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另外,控制病情的药物也可给孩子造成某些不良后果。母亲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对新生儿的可能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母亲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管理
表3. 新生儿狼疮的脏器受累及处理
抗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育龄期妇女,应在控制疾病至少6个月不活动,使用孕期安全的药物的情况下,才考虑妊娠。表4总结常用抗风湿药物的妊娠安全分类以及它们对胎儿和新生儿的潜在影响。
表4. 常用抗风湿药物的妊娠安全分类及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潜在影响
注意,接受了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应等待8-11个月再接种减毒活疫苗(如暴发疫情,也可考虑提前接种疫苗,以给婴儿提供一定的免疫力)。有生物制剂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暴露的新生儿无需调整疫苗接种时间,但对于卡介苗和当母亲使用了利妥昔单抗时,可能需要延迟接种。
临床实践建议
新生儿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多样,症状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关节、心脏和肺部。患儿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皮疹和喂养困难,这凸显了早期诊断和适当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出现长时间发热、皮疹和不明原因的关节受累,建议咨询小儿风湿科医生,以评估是否存在自身炎症性疾病(见图1)。同时,加强对新生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长期随访。
图1. 疑似新生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处理
结语
尽管新生儿风湿病较为罕见,但它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新生儿风湿病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母亲和婴儿都能实现最佳结局,由产科医生、风湿科医生以及新生儿科医生共同参与的谨慎的多学科诊疗方法显得尤为关键。
资料来源:
1. Öksel A, Şahin N, Günlemez A. When should a neonatologist consult a rheumatologist?. Eur J Pediatr. 2025;184(4):256.
2. 邵树铭,张懿敏,张晓蕊. 新生儿红斑狼疮各系统表现及预后研究进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4, 26(1): 81-8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新生儿# #风湿免疫性疾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