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读书报告 | 糖皮质激素抵抗性免疫性肝炎和肠炎的系统综述

2025-04-08 iCombo iCombo 发表于陕西省

本文综述其现有证据,针对激素抵抗性免疫相关肝炎和结肠炎分别给出诊断、治疗总结及建议。

导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可能过度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潜在的严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包括肝炎、结肠炎、肺炎和心肌炎。最初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激素。但是如何治疗激素耐药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sr-irAEs)证据较少,因此本文系统综述总结了关于sr-irAEs的现有证据。

研究者在PubMed进行了系统性文献检索,并纳入了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关于irAEs的指南。

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激素抵抗性免疫相关肝炎,研究者给出下述总结和建议:1.在初始检查中,应排除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血色素沉着症、肝脏疾病进展以及ICI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肝毒性。2.大量证据支持使用霉酚酸酯(MMF)。3. 其他治疗方案包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硫唑嘌呤、环孢素和他克莫司。4. 应避免使用英夫利昔单抗。5. 建议在开始额外免疫抑制治疗取得成效后,关于治疗决策以及激素减量的问题,与免疫肿瘤学家和有处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经验的器官专科专家进行讨论。

针对激素抵抗性免疫相关结肠炎,研究者给出下述总结和建议:1. 在免疫相关结肠炎的治疗中,迅速进行诊断程序(必须进行内镜检查)并启动治疗至关重要。2. 约一半的中重度结肠炎患者对激素治疗无反应。3. 英夫利昔单抗是治疗激素抵抗性结肠炎最常用的药物,多数患者疗效满意,尤其是早期使用时。4. 英夫利昔单抗起效迅速,且在同时存在其他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下也能发挥疗效。5. 约11%的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无效,需要使用额外的免疫抑制剂,此时维多珠单抗应被视为一种针对肠道的免疫抑制治疗选择。6. 维多珠单抗起效较慢,因此不建议用于严重结肠炎的治疗。7. 由于样本量较小,限制了上述建议的可靠性,在免疫肿瘤学专家委员会中与专家(免疫肿瘤学家以及在处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方面经验丰富的胃肠病专家)进行讨论仍然至关重要(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Jan 17;12(1):e007409. doi: 10.1136/jitc-2023-00740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633, encodeId=886a2259633c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de529058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 <a href='/topic/show?id=3b9f29106a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相关不良事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058, encryptionId=0de5290588c, topicNam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TopicDto(id=29106, encryptionId=3b9f29106ab, topicName=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08 18:28:16 CST 2025, time=2025-04-0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前,这些检查你必须知道!

本期“抗癌微视”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梅教授和大家聊聊肝癌免疫治疗那些事儿~

《柳叶刀》子刊:75%患者肿瘤近乎完全消失,“最毒乳腺癌”仅需12周降阶治疗!

Neo - N 研究显示,12 周非蒽环类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有优势,不同亚组 pCR 率有差异,安全性尚可。

要抗癌,先长肉?新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治疗后,5年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用于实体瘤治疗,存在 “肥胖悖论”。研究显示肥胖实体瘤患者用该药 5 年死亡风险降 30%,生存结局更好,调节脂肪细胞或可抗癌,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读书报告 | 肿瘤内放疗剂量异质性增强了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并促进了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的反应

这一发现为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表明放疗剂量异质性可能在优化肿瘤免疫微环境、提升免疫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潜力。

越用免疫治疗肿瘤长得越快?原来是基因在搞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出现“超进展”现象,MDM2扩增等5个关键基因突变是主因。可通过NGS分层筛查,针对不同突变有MDM2抑制剂联合PD-1单抗等替代治疗方案,精准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Blood Adv】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原发纵膈B细胞淋巴瘤的真实世界长期疗效

学者开展了一项回顾性观察性单中心研究,以评估在真实世界接受ICI治疗的R/R PMBCL患者的有效性(反应和生存)和安全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的免疫机制

文章探讨 ICIs 炎症毒性相关问题,包括影响 irAE 发展的因素、易受影响的器官、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等,强调优化 irAE 管理的紧迫性。

读书报告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粘膜黑色素瘤的系统分析

本研究首次基于大规模个体数据证实抗PD1单药应作为晚期MM的一线系统治疗方案,联合治疗虽可能带来生存改善,但需权衡不良反应风险。

读书报告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类固醇难治性心肌炎的治疗药物的叙述性综述

IRM 死亡率高,甲基强的松龙脉冲疗法是首选初始治疗,但类固醇难治性 IRM 的最佳治疗策略仍不明确,需更多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来确定。

读书报告 | SU2C-SARC032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与手术对III期肢体软组织肉瘤的疗效探索

该研究标志着软组织肉瘤治疗的重要进展,为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