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MEF2C通过抑制激酶CDK2来限制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
本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 MEF2C 通过调控特定通路限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维持神经免疫稳态。对 MEF2C 作为免疫检查点在小胶质细胞中作用机制的理解。
MedSci原创 - 小胶质细胞,MEF2C,神经免疫稳态 - 2025-03-29
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胞免疫中,多种T细胞、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存在自身抗体和抗原,干预免疫机制或成治疗方向。
海龙话皮 - 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 - 2025-03-28
Nature Methods:Paired-Damage-seq:同步解析DNA损伤与基因表达
3 月 24 日《Nature Methods》研究开发 Paired-Damage-seq 技术,能在单细胞水平同时分析 DNA 损伤与基因表达。
生物探索 - DNA损伤,基因组脆弱性 - 2025-03-28
朱晨旭最新Nature Methods:单细胞DNA损伤检测新方法
该论文开发了Paired-Damage-seq技术,实现了单细胞层面上同时解析氧化性DNA损伤、单链DNA断裂(SSBs)及转录组。
BioMed科技 - DNA损伤,单细胞分析 - 2025-03-26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多组学视角揭示精神障碍相关基因通路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四个关键基因及其下游通路中,QDPR和HP与IBD风险增加相关,而DBI和MAX则对UC具有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未来肠-脑轴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MedSci原创 - 炎症性肠病,精神障碍,孟德尔随机,肠-脑轴 - 2025-03-25
老年认知韧性研究新突破:无需病理数据也能揭示大脑保护机制
这项研究通过验证“银模型”的有效性,展示了其在提高统计效力和参与者多样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MedSci原创 -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韧性 - 2025-03-24
Nature Medicine:颠覆认知!多囊女性子宫内膜藏着什么秘密?——全球首份单细胞图谱揭示治疗新方向
《Nature Medicine》研究通过 snRNA-seq 技术揭示 PCOS 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剧变,上皮细胞异常、免疫失衡、致癌细胞增殖,二甲双胍可改善,还发现基因风险,为治疗开辟新赛道。
生物探索 -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 - 2025-03-22
抽动障碍:从基础到临床的整合研究
抽动障碍是儿童期起病的神经发育障碍,其发病与遗传、神经递质等多因素有关。近年在病因机制研究基础上,治疗策略向精准干预发展,未来研究聚焦机制深化与治疗创新等。
神经科学论坛 - 抽动障碍,神经科学 - 2025-03-20
Nature Medicine:当基因成为妇科医生的新听诊器:30万女性数据揭示生殖健康新地图
《Nature Medicine》研究对 29.3 万女性基因分析,绘制 42 种生殖疾病遗传图谱,揭示超 80% 妇科疾病有遗传风险,发现关键基因及疾病关联,有望革新诊断、治疗与预防。
生物探索 - 遗传图谱,女性健康 - 2025-03-16
Molecular Psychiatry: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与海洛因成瘾相关的痛觉和药物消耗行为的多个基因位点
研究识别了多个与海洛因摄入、消退和痛觉行为相关的基因位点,揭示了OUD相关行为的遗传基础。OUD易感表型与特定遗传变异显著相关,表明遗传因素在OUD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
MedSci原创 -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海洛因成瘾 - 2025-03-15
IL-17与Th17细胞:从免疫卫士到疾病靶点
1989年Th1和Th2细胞二分法奠定T细胞研究基础,2005年Th17细胞发现改写免疫学。介绍IL-17生物学作用,其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作用,IL-17靶向药物开发现状,以及未来治疗方向。
小药说药 - IL-17,TH17细胞 - 2025-03-14
Eur J Prev Cardiol:一般人群心血管疾病与痴呆风险
卒中与全因痴呆及其主要亚型之间的关联可能是因果关系。此外,缺血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关。
MedSci原创 - 心血管疾病,痴呆风险 - 2025-03-09
Cell:你的心脏是左派还是右派?心脏血管的"左右抉择"
斯坦福大学团队通过对 6.1 万名退伍军人基因分析,发现 CXCL12 基因决定冠状动脉优势型,其在胚胎期引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该基因与冠心病风险相关,小鼠实验验证其作用,研究为心血管医学带来新启示。
生物探索 - 冠状动脉,CXCL12 - 2025-03-08
Nat Commun:基于Olink与SomaScan平台比较分析4000名中国成人的2168种血浆蛋白
该团队对Olink Explore和SomaScan平台检测的3976名中国成人的2168种血浆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平台检测的蛋白水平相关性适度,且在BMI和IHD风险预测中均有效。
测序中国 - 血浆蛋白,SomaScan平台 - 2025-03-08
最佳睡眠时长竟不是8小时!复旦大学:短睡眠是疾病的“因”,长睡眠是疾病的“果”,睡眠<7小时心脏风险激增!>8小时死亡风险飙升!
你昨晚睡了几个小时?
MedSci原创 - 睡眠,睡眠时间,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 2025-03-0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