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丁惠国: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白蛋白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最新证据及指南推荐意见,为临床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肝硬化,人血白蛋白 - 2025-04-15
【CCD】刘澎教授团队首次系统阐明多发性骨髓瘤中胆固醇代谢的临床意义及LRP8的调控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过分析703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低血清胆固醇与预后不良相关,并且这种下降是由于MM细胞对胆固醇的消耗增加。
聊聊血液 - 多发性骨髓瘤,胆固醇代谢 - 2025-04-15
Nat Immunol:肖意传/秦骏/刘陈立报告了微生物群状中性粒细胞衰老调节膀胱癌的两性异形
该研究鉴定了RETNLG+ LCN2+衰老样中性粒细胞(RLSNs)亚群,它们优先在男性肿瘤微环境中积聚,并发挥强免疫抑制作用以限制抗肿瘤免疫,导致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
iNature - 膀胱癌,中性粒细胞衰老 - 2025-04-15
梅斯药说:历史的十字路口——从动物依赖到科学革新
自1938年《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在美国颁布以来,动物实验在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被赋予了法
MedSci原创 - FDA,药物研发,动物实验 - 2025-04-14
Nat Comm:中山大学李凯/李孟鸿发现嗜酸乳杆菌通过调节肝细胞癌的肠道菌群稳态来增强溶瘤病毒疗法
研究表明靶向微生物群同源在改善溶瘤病毒疗法的治疗结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iNature - 嗜酸乳杆菌,溶瘤病毒疗法 - 2025-04-12
综述:CAR-T的神经毒性
CAR-T 细胞疗法治疗癌症有疗效但伴神经毒性,综述探讨 ICANS、MNT、TIAN 三类神经毒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机制、诊断等,强调多学科协作重要性。
聊聊血液 - 神经毒性,Car-T细胞疗法 - 2025-04-11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中国学者发文血清25-(OH)D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预测指标
血清25(OH)D缺乏是CRS,尤其是ECRSwNP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OH)D水平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可能是ECRSwNP的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
MedSci原创 - 羟基维生素D,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 2025-04-11
Autophagy:湖南大学王立明等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抑制PINK1感知ROS信号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焦亡
该研究表明,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抑制或缺失PINK1可敏化ROS信号,并通过BAX-caspase-GSDME信号通路促进焦亡。
iNature - 神经母细胞瘤,PINK1 - 2025-04-11
eGastroenterology:哈佛医学院揭示Gasdermin D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多器官效应
该蛋白在加剧肝脏损伤的同时,却又能保护肾脑免遭“连带伤害”。这一发现提示GSDM-D在ACLF中的效应可能有器官特异性,为ACLF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
eGastroenterology - 慢加急性肝衰竭,Gasdermin D - 2025-04-10
Nature Medicine:肠道菌群“泄密”:你血液里的代谢物,竟预示着糖尿病风险?生活方式如何力挽狂澜?
研究分析超千名瑞典人数据,揭示肠道菌群、血液代谢物与血糖控制能力下降的关联,明确相关代谢物,发现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物影响有特异性,强调长期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生物探索 - 糖尿病,肠道菌群 - 2025-04-10
【专家述评】|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本综述将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中国近5年在基础转化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以期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崭新的研究视角。
中国癌症杂志 - 乳腺癌,基础转化研究 - 2025-04-10
Nat Med:复旦大学吴浩等研究表明,微生物组-代谢组轴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一个可调控的目标!
该研究揭示了与血糖控制受损及对生活方式改变的反应相关的微生物组-代谢组动态变化,证实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在 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iNature - 2型糖尿病,肠道微生物代谢物 - 2025-04-10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甲氨蝶呤预处理治疗宫颈妊娠1例报道
宫颈妊娠罕见且治疗不当易大出血,本文报道 1 例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甲氨蝶呤预处理,待 HCG 降至 2000U/L 以下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效果好,显著缩短治疗与随访周期。
生殖医学论坛 - 高强度聚焦超声,宫颈妊娠 - 2025-04-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