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远程控制机器人辅助结直肠癌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并结合专家经验撰写本共识,旨在为5G远程控制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我国结直肠外科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依据。
5G远程控制机器人辅助结直肠癌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2025-02-01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在历经开放、腹腔镜手术模式后,正逐步进入机器人辅助手术时代[1]。国家有关部门对远程手术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和政策引导。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并将机器人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5G)远程手术列入医疗健康领域的行动计划[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大力发展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3]。5G远程控制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对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手术安全性、优化外科手术教学、降低病人就医成本有明显优势。随着远程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5G网络建设的日新月异,以及国产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的不断成熟,许多医疗团队对远程手术的应用展开了深入探索。机器人辅助手术作为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升级,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依托5G等通信技术的革新发展,外科医师开始对结直肠癌的远程手术进行有益探索。远程手术指医师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机器人手术平台对异地的病人实施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偏远或基层地区病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但因远程外科手术起步较晚,对设备和网络支撑条件要求较高,临床实践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外均未开展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因而在适用条件、操作规范与要点、技术细节、伦理法规要求等方面需要进行规范改进。为更好地规范并推广远程控制机器人辅助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结直肠外科领域专家,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并结合专家经验撰写本共识,旨在为5G远程控制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我国结直肠外科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