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他泽司他联合R-CHOP治疗老年初治DLBCL的II期研究结果

2025-04-06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法国学者开展了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他泽司他联合R-CHOP治疗老年初治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

他泽司他+R-CHOP

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淋巴瘤的约3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约一半患者年龄超过60岁,近三分之一超过75岁。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愈率约为50-60%;30-40%的患者对R-CHOP治疗无效或早期复发,预后较差。

EZH2是PRC2复合体的催化亚单位,能够甲基化组蛋白3赖氨酸27(H3K27),导致转录抑制性标志物H3K27me3。EZH2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和SWI/SNF复合体的功能丧失性突变在DLBCL中较为常见,导致对EZH2活性的异常增殖依赖。他泽司他(Tazemetostat)是一种选择性口服EZH2抑制剂,已获批用于EZH2突变阳性的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并在DLBCL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法国学者开展了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他泽司他联合R-CHOP治疗老年初治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

1.jpg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二期研究,评估他泽司他联合标准剂量的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和CHOP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方案:患者接受最多六个周期的标准R-CHOP方案,每21天一个周期,同时从第一个周期的第二天开始连续使用他泽司他(800 mg,每日两次),随后进行两个周期的他泽司他和利妥昔单抗治疗。

入组标准:年龄在60至80岁之间的新诊断DLBCL患者,年龄调整后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为1+或国际预后指数(IPI)为2+。

主要终点:治疗结束或提前停药时的PET扫描完全代谢缓解(CMR)率。

次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反应持续时间(DOR)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患者群体:共纳入122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0岁,57%为女性,90.2%为III-IV期,70.5%为IV期,73.8%的IPI为3-5。

治疗接受情况:100例患者(82%)完成了计划的八个周期治疗,22例患者提前停药。停药原因包括:撤回同意(10例)、不良事件(6例)、死亡(2例)、协议偏差(2例)、疾病进展(1例)和医生决定(1例)。

疗效结果:92/122例患者(75.4%)在治疗结束或提前停药时达到CMR,8例患者(6.6%)达到部分代谢缓解(PMR),5例患者(4.1%)疾病进展,2例患者(1.6%)死亡(败血性休克),15例患者(12.3%)未评估。在排除因撤回同意而未评估的10例患者后,CMR率达到82.1%。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18个月的PFS和OS估计值分别为77.7%和88.8%。

2.jpg3.jpg

生物标志物分析:对109例患者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析,未发现EZH2突变状态、基因表达分类或LymphGen分类与CMR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3%)、贫血(51%)、恶心(47%)等。3级或以上AE发生在73%的患者中,主要是血液学AE。31例患者(25%)至少发生一次严重AE(SAE)。AE导致的治疗中断、停药和剂量减少的比例分别为4.1%、2.8%和2.4%。

4.jpg

总结

他泽司他联合R-CHOP在老年DLBCL患者中是可行的,并显示出有希望的CMR率。

尽管主要终点未达到预期的80%,但在排除因撤回同意而未评估的患者后,CMR率达到82.1%,显示出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可接受,尽管存在一些血液学和非血液学AE,但大多数AE可通过调整剂量或治疗方案来管理。

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和补充生物标志物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这种联合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和预测治疗反应。

参考文献

Sarkozy C, et al.Efficacy of tazemetostat in combination with R-CHOP in elderly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results of the EpiRCHOP phase II study of the LYSA.EClinicalMedicine . 2025 Mar 18:82:103157. doi: 10.1016/j.eclinm.2025.103157.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262, encodeId=ce1822592624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58d60299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DLBCL#</a> <a href='/topic/show?id=f3d6125e77d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他泽司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029, encryptionId=e58d60299c, topicName=DLBCL), TopicDto(id=125777, encryptionId=f3d6125e77d5, topicName=他泽司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05 22:15:15 CST 2025, time=2025-04-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徐卫/梁金花教授团队探索基因分型时代DLBCL中MYC/BCL2双表达真正的预后意义

作者充分利用外部队列的临床和测序数据,并将其与JSPH 队列相结合,分析了DEL在遗传分类时代的预后意义和危险分层,探索了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Glofitamab联合GemOx与利妥昔单抗联合GemOx治疗R/R DLBC 的比较:一项全球性3期、随机、开放标签试验

本研究旨在调查Glofitamab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Glofit-GemOx)与利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R-GemOx)在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Nat Commun】基因分型结合PET监测可预测DLBCL结局

DLBCL 研究对患者样本基因分型与 PET 监测关联,发现特定基因亚型预后差,i/eot - PET 阳性不良,基因分型具附加价值,为疾病监测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依据。

【Blood Adv】格菲妥单抗治疗R/R DLBCL的多国真实世界研究

学者开展一项回顾性、多中心、多国研究,评估了格菲妥单抗治疗70例R/R DLBCL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

不同年龄和性别DLBCL的分子特征差异及其预后意义

学者开展一项研究,基于德国DSHNHL/ GLA的临床试验数据,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的DLBCL患者的分子特征差异,探讨与治疗反应相关的生物风险因素。

徐卫/梁金花等建立不明确亚型DLBCL患者的预后模型

为了确定可靠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以指导不明确亚型DLBC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梁金花教授团队开展研究。

张会来/周世勇团队通过单细胞和大量转录组学综合分析发现调节性T细胞特征是DLBCL预后的预测因子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周世勇教授团队通过整合单细胞和大量转录组数据,建立了Treg相关基因标志物,可预测接受标准免疫化疗的DLBCL患者的预后。

维泊妥珠单抗+苯达莫司汀+利妥珠单抗治疗R/R DLBCL的中国桥接研究

国内学者开展了一项III期POLAROSE桥接研究(NCT04236141),评估了Pola+BR对比BR在中国不适合移植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AJH】DLBCL一线治疗完全缓解后,常规随访对于早期检测复发意义有限?

为了调查在预先安排的常规随访对比非常规随访中发现CR后DLBCL复发的比例,丹麦学者开展一项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评估了DLBCL一线治疗CR后常规随访对于早期检测复发的意义。

Blood | CAR-T治疗后DLBCL治疗新突破:奥尼妥单抗单药疗效显著

该研究旨在评估奥尼妥单抗单药治疗在CAR-T治疗后进展的R/R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奥尼妥单抗单药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