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Urol:双J型输尿管支架管反向置入可改善下尿路症状
2025-04-16 ALexYang MedSci原创
逆向放置DJUS,特别是当支架两端均朝向侧方时,可能减轻支架相关的不适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两端均朝向侧方的新型支架(暂命名为“同侧DJUS”)。
输尿管支架于1967年首次被描述,最初被命名为双J型输尿管支架(Double-J Ureteral Stent,DJUS)。该器械于1978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使用体内输尿管支架临时引流上尿路是处理输尿管梗阻的常用方法。研究已证明,这种方法可提高二次输尿管肾镜取石术(Ureterorenoscopic Stone Removal,URS)的安全性。然而,输尿管支架往往耐受性较差,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记录了与输尿管支架使用相关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失禁、血尿、排尿不尽感、盆腔沉重感以及腰痛等。目前已采用多种药物来减轻支架相关症状,其中一些药物取得了积极效果。这些症状主要归因于支架对膀胱的刺激。有人提出,通过修改支架的尺寸、形状和成分,有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膀胱内支架材料的用量或许也可以缓解症状。因此,一项研究调查了通过减少膀胱内支架材料用量来减轻支架相关症状的可行性,发现症状显著减轻。然而,肾积水发生率较高以及支架成本是该研究的限制因素。对于支架远端延伸并跨越膀胱三角区中线的患者,其症状往往较为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近日,来自土耳其的研究人员在行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患者中探讨了传统与逆向放置双J输尿管支架(DJUS)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报告的不适感。研究人员的假设是,通过将双J型输尿管支架的下端在膀胱内向侧方偏转,可以减少其与膀胱三角区的接触,从而减轻支架相关不适感。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单中心、单盲、对照研究。对照组中,双J支架的上端朝向侧方(朝向肾脏),下端朝向内侧(朝向膀胱三角区);而研究组则以镜像方式反向放置。研究组患者根据支架上下端的方向进一步细分为B1组(上端内侧/下端侧方)、B2组(两端均内侧)和B3组(两端均侧方)。研究人员使用土耳其语版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T-USSQ)评估患者的不适感,研究的次要结局包括术后肾积水、血尿和尿路感染。
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了120例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其中,B1组40例,B2组8例,B3组12例。与对照组相比,逆向放置组(B组)报告的T-USSQ评分显著较低(p < 0.05),且止痛药使用减少。研究组中支架中线交叉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11.7% vs. 30%;p = 0.013)。亚组分析显示,B1组和B3组的止痛药使用量和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2组报告的肾积水和症状评分较高。
各组在该问卷各领域对应的平均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评分
该研究结果表明,逆向放置DJUS,特别是当支架两端均朝向侧方时,可能减轻支架相关的不适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两端均朝向侧方的新型支架(暂命名为“同侧DJUS”)。
原始出处:
Bayar G, Yavuz A, Ofluoglu Y, Yildirim C. Reverse placement of a double J ureteral stent improves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BMC Urol. 2025 Feb 24;25(1):38. doi: 10.1186/s12894-025-01705-x. PMID: 39994613; PMCID: PMC1184923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下尿路症状# #双J型输尿管支架# #输尿管肾镜取石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