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Pharmacol:芪术柔肝颗粒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P2Y14受体的表达来抑制肝纤维化

2025-01-25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探讨了芪术柔肝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背景:肝纤维化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慢性肝病,通常代表着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尽管肝纤维化广泛发生,但目前尚无生物或化学制剂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肝纤维化。因此,研究更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方法并关注早期治疗是预防和控制与肝纤维化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中医药(TCM)在抑制纤维化进展中的功效。芪术柔肝颗粒(QZRG,原名:益气逐瘀解毒颗粒)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复方(川药制剂号Z20240014000),由经典方膈下逐瘀汤与小柴胡汤联合组成,经多次实验验证,对肝纤维化和肝损伤有治疗作用。QZRG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610134757.9),在临床治疗肝纤维化中作为固定处方使用多年。同时,先前的动物实验表明,QZRG能有效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组织学改变,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降解过量的细胞外基质。研究QZRG对肝纤维化疾病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QZRG的细胞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探讨了QZR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注射10% CCl4致肝纤维化15周。自第7周起,各治疗组分别口服低、中、高剂量QZRG颗粒。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评估肝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马松三色染色法评价肝脏形态学和纤维化程度,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中药QZRG颗粒能显著降低CCl4处理小鼠血清中AST、ALT、ALP水平,减轻肝损伤,减少胶原堆积。此外,QZRG颗粒可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9、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同时降低P2Y14的表达。此外,QZRG颗粒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结论:QZRG颗粒可能通过下调P2Y14的表达,有效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原始出处:

Tao Y, Niu Q, Yao Y, et al. Qizhu Rougan Granules suppress liver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P2Y14 receptor o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Front Pharmacol. 2025;15:1528100. Published 2025 Jan 7. doi:10.3389/fphar.2024.152810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599, encodeId=50e9224959955, content=#细胞凋亡#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 P2Y14# #芪术柔肝颗粒#,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an 25 16:14:25 CST 2025, time=2025-01-2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1-2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细胞凋亡#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 P2Y14# #芪术柔肝颗粒#

    0

相关资讯

天津医科大学贺慧宁教授ACS Nano: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系统,通过铁死亡-凋亡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下调协同增强抗肿瘤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贺慧宁教授等人将GSH生物合成抑制剂erastin与基于ROS的药物2′-脱氧-5-氟尿苷5′-一磷酸钠盐联合使用,以有效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并逆转化疗耐药性。

J Ethnopharmacol:四妙丸减轻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的多组学分析

该研究探讨四妙丸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评价其对高尿酸血症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J Ethnopharmacol:消癌解毒方通过AKT/mTOR通路刺激肝癌细胞自噬,降低肝癌细胞存活,诱导凋亡

本研究探讨消癌解毒方(XJR)对肝细胞癌(HCC)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J Ethnopharmacol:中医药诱导宫颈癌细胞死亡-凋亡信号通路的文献综述

这项综述中医药如何通过信号转导导致宫颈癌(CC)细胞凋亡,包括其有效成分和药物补品,为中医治疗CC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方案选择。

Front Pharmacol:DDIT4/mTOR信号通路介导斑蝥素诱导的肝毒性和细胞损伤

从病理、生化、分子和细胞水平探讨DDIT4/mTOR通路在斑蛰素(CTD)诱导小鼠肝损伤和L-O2细胞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CTD诱导的肝毒性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Phytomedicine:加减交气散增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上皮细胞自噬,抑制TNF触发的细胞凋亡

探讨加减交气散(Modified Jiaoqi Powder,MJQP)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有利作用和潜在的分子机制。

论文解读|Chen R/Chen Z/Wang K教授团队揭示SETDB1介导的CD147-K71二甲基化促进NSCLC细胞凋亡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CD147-K71二甲基化(CD147-K71me2)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NSCLC进展的新机制。

Phytomedicine:中医药治疗和预防胃癌的机制

本文综述过去14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重点研究中药和天然产物的治疗靶点、机制和疗效,包括单体化合物、提取物或类似物以及活性成分。

J Ethnopharmacol:左归丸通过Notch1/Nrf2通路改善卵巢干细胞的干性、调节细胞周期和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化疗诱导的卵巢衰老

探讨左归丸(ZGP)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卵巢衰老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以及ZGP对治疗靶点卵母细胞(OSCs)的影响。

上海大学陈雨/陈付学/冯炜团队AM: 六氰高铁酸钙(III)纳米催化剂实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治疗的氧化还原稳态

研究设计工程化纳米酶CaH NCs用于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能清除ROS、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减轻炎症和细胞凋亡,改善动物模型症状,为治疗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