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泽布替尼联合R-CHOP治疗新诊断双表达DLBCL的回顾性研究

2025-03-31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武汉协和医院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ZR-CHOP治疗新诊断双表达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

双表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异质性。双表达DLBCL(DE-DLBCL)是指同时表达MYC和BCL-2蛋白的DLBCL,这种类型占新诊断DLBCL的20%-35%,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即使利妥昔单抗时代仍是如此,R-CHOP方案是D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对DE-DLBCL的疗效有限。

泽布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BTK抑制剂,已显示出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良好疗效。泽布替尼联合R-CHOP的ZR-CHOP方案治疗伴结外受累新诊断non-GCB DLBCL具有较好疗效,但对于新诊断DE-DLBCL的疗效尚待证实。武汉协和医院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ZR-CHOP治疗新诊断双表达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jpg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24年1月间新诊断DE-DLBCL患者,比较ZR-CHOP和R-CHOP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方案:ZR-CHOP组患者接受泽布替尼(160 mg,每日两次)联合R-CHOP治疗;R-CHOP组患者接受标准R-CHOP方案治疗。

疗效评估:根据Lugano 2014标准评估疗效,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CR和PR之和。PFS定义为从诊断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OS定义为从诊断到死亡的时间。

统计方法:使用SPSS和R Studio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PFS和OS,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共纳入7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3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

疗效结果:ZR-CHOP组的CRR显著高于R-CHOP组(4周期治疗后82.6% vs. 50.9%,P=0.019;6周期治疗后95% vs. 65.2%,P=0.025)。ORR在ZR-CHOP组有更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4周期治疗后95.7% vs. 89.1%,P=0.624;6周期治疗后100% vs. 87%,P=0.219)。

2.jpg

ZR-CHOP组的1年、2年和3年PFS率分别为86.1%、77.5%和77.5%,而R-CHOP组分别为71.6%、47.6%和47.6%。ZR-CHOP组的中位PFS未达到,而R-CHOP组为22.8个月。两组的中位OS无显著差异(P=0.29)。

3.jpg

在Ki67指数>75%和p53表达>50%的亚组中,ZR-CHOP组的PFS同样显著优于R-CHOP组(P=0.034和P=0.0033)。

4.jpg

安全性:两组患者不良事件(AE)发生率相当,最常见的AE为血液学毒性,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总结

ZR-CHO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显著提高DE-DLBCL患者的CRR,并在Ki67指数>75%和p53表达>50%的亚组中延长了PFS。

ZR-CHOP方案的安全性与R-CHOP相当,未增加额外的不良事件风险。

虽然无法直接对比,但该研究的总体结果与来那度胺联合R-CHOP相似。

该研究为DE-DLBC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在DE-DLBCL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证据,尤其是在高Ki67和高p53表达的亚组中;对于改善DE-DLBCL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需要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Zhang M, Wu Y, Cheng Z, Zhang L, Liu L, Liu F, Cui G, Xia L, Hu Y, Mei H, Guo T and Fang J (2025) Zanubrutinib plus R-CHOP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newly diagnose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with double expression of MYC and BCL-2.Front. Immunol. 16:1526318.doi: 10.3389/fimmu.2025.1526318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419, encodeId=56b922584198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67650039e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 <a href='/topic/show?id=2c90650e5b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泽布替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0039, encryptionId=567650039e9, topicName=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opicDto(id=65075, encryptionId=2c90650e5b1, topicName=泽布替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r 30 21:26:03 CST 2025, time=2025-03-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维泊妥珠单抗,维奈克拉和抗CD20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本研究表明polatuzumab vedotin和venetoclax分别联合obinutuzumab或rituximabin R/R FL和DLBCL的安全性可接受,在R/R FL中具有良好的反应率

NEJM:CAR-T细胞治疗继发肿瘤风险可控

研究强调了接受CAR-T治疗发生继发肿瘤的罕见性(发生率在0.12%-0.17%),并为定义继发肿瘤和原发肿瘤克隆之间的关系和病毒载体监测提供了一个框架。

指南更新 | B细胞淋巴瘤NCCN(2025.V1):新增Glofit-GemOx、Mosun-Pola方案二线治疗DLBCL!

2024年12月20日B细胞淋巴瘤NCCN指南更新至2025.V1,重点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治疗更新,新增二线、三线及后续治疗推荐方案,阐述各方案新增依据,强调个体化治疗趋势及期待临床获益。

100%CR! 惊为天人! ROR1靶点的ADC——zilovertamab vedotin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近日,默沙东发布了其针对ROR1靶点的ADC——zilovertamab vedotin的II期研究结果:在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方面,1.75mg/kg

【EHO】R/R DLBCL患者CAR-T治疗失败后异基因移植的结局

近日发表一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CAR-T治疗后复发并接受allo-HSCT的10例R/R DLBCL患者的结局。

【柳叶刀血液学】MATRix–RICE诱导化疗和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CNS受累DLBCL的国际性、单臂、2期试验

一项国际性、单臂2期试验,在4个国家的24家医院进行,旨在评估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以中枢神经系统为导向的强化化疗免疫疗法,并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加以巩固。

【TCT】自体移植治疗晚期复发DLBCL,哪些因素影响生存

研究纳入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复发的DLBCL患者,分析其ASCT后的生存情况,发现需多线ST的晚期复发患者生存期不佳,仅需1线ST的患者生存率高,高龄患者结局良好。

伊布替尼联合R-GemOx治疗non-GCB型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西班牙GELTAMO II期临床试验

我们进行了一项II期临床试验,以评估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R-GemOx)在不符合ASCT条件的R/R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活性。

甲状腺细针穿刺检出BRAF V600E突变等于甲状腺癌?NO!有可能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本文报告一例甲状腺DLBCL因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检出BRAF V600E突变而被误诊为低分化癌的病例。

【Haematologica】郝牧/邱录贵团队揭示IL-16在ABC亚型DLBCL表达且调控促肿瘤微环境

该研究首次提出细胞因子IL-16在ABC-DLBCL表达,且血清IL-16水平是指示ABC-DLBCL治疗反应和临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