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8%,PFS率提高近6倍!徐兵河团队探索“最毒乳腺癌”治疗方案

2025-04-16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徐兵河院士团队研究表明,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既往治疗过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化疗显著延长 PFS 等,且安全性可控,或成有效新选择。

三阴性乳腺癌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亚型的15%~20%。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分化差、侵袭性强、更早且更易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15%,被称为“最毒乳腺癌”。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如乳腺癌、肺癌等,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非常有潜力的靶点。目前,针对Trop2靶点开发了许多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相关药物普遍显示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是一种新型靶向Trop2的ADC药物,其采用独特的连接子-载荷系统,增强了抗肿瘤活性,并可降低脱靶可能和药物毒性。

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领衔的OptiTROP-Breast01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表明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相比于化疗,使用芦康沙妥珠单抗患者的中位PFS从2.5个月提升至6.7个月,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8%;9个月PFS率提高近6倍(34% vs. 5.9%);ORR从12%提升至45.4%,且安全性可控,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新选择。

图片

截图来源:Nature Medicine

OptiTROP-Breast01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3期试验,纳入既往接受过2种或以上治疗(至少一种是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63例。

研究人员将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5 mg/kg,每2周静脉注射一次,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130例)和化疗(由研究者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任意一种化疗药单药治疗,分别为艾立布林、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和长春瑞滨,133例)。

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研究结果显示,盲法独立审查中心(BICR)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中位PFS分别为6.7个月和2.5个月,相比于化疗组,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8%(HR=0.32,95%CI:0.24~0.44,P<0.00001)。研究者评估中位PFS结果与BICR评估结果相一致。芦康沙妥珠单抗组9个月PFS率显著高于化疗组(34% vs. 5.9%),且在既往接受过三线以上治疗、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等亚组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PFS均优于化疗组。

图片

▲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绿色)和化疗组(黑色)PFS率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文章表示,随着免疫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于PD-L1综合阳性评分≥10分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是当前的标准一线治疗策略。本次研究纳入的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患者占比为25.9%,从结果来看,无论是否接受过PD-1/PD-L1抑制治疗,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PFS获益仍大于化疗组。这一优势与既往其他靶向Trop2的ADC药物结果相一致。

经BICR评估,在其他指标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优势也更明显:

  • 中位总生存期(OS):化疗组为9.4个月,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数据尚未成熟,相比于化疗组,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7%(HR=0.53,95%CI:0.36~0.78,P=0.0005);

  • ORR: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显著高于化疗组(45.4% vs. 12.0%,P<0.00001);

  • 疾病控制率(DCR):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分别为78.5%和52.6%;

  • 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显著长于化疗组(7.1个月 vs. 3.0个月);

  • 中位至缓解时间(TTR):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与化疗组类似(1.4个月 vs. 1.5个月)。

研究者评估结果与BICR评估结果相似。数据截止时,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分别有66例(50.8%)和95例(71.4%)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抗癌治疗,多数患者接受了化疗。

此外,研究人员对Trop2表达水平不同的患者进一步探索性分析后发现,无论Trop2表达情况如何,相比于化疗组,芦康沙妥珠单抗组ORR均更优。

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与化疗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6.2%,主要为贫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等。研究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文章表示,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了靶向Trop2的ADC药物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未来可探索芦康沙妥珠单抗与标准一线治疗联合应用效果,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针对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以探索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扩大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参考资料

[1] Yin, Y., Fan, Y., Ouyang, Q.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630-w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643, encodeId=f9d22260643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377198217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阴性乳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028c1189e9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芦康沙妥珠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821, encryptionId=33771982175, topicName=三阴性乳腺癌), TopicDto(id=118979, encryptionId=028c1189e9f3, topicName=芦康沙妥珠单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00:21:41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柳叶刀》子刊:75%患者肿瘤近乎完全消失,“最毒乳腺癌”仅需12周降阶治疗!

Neo - N 研究显示,12 周非蒽环类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有优势,不同亚组 pCR 率有差异,安全性尚可。

Lancet Oncol | 新辅助卡铂和紫杉醇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不同给药时机研究

该研究旨在探讨纳武利尤单抗与卡铂和紫杉醇联合应用于早期TNBC患者的两种不同给药时机,以评估其对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影响,短疗程非蒽环类药物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在新辅助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

解锁乳腺癌医学公式密码

本文全面梳理了乳腺癌领域的关键医学公式与模型,涵盖风险预测、预后评估等多个维度。这些公式不仅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精准诊疗与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基石。

一篇详解:三阴性乳腺癌检测PD-L1蛋白表达,抗体号怎么选?要注意什么?

文章介绍《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 版)》中免疫治疗相关内容,解读 PD - L1 蛋白表达指标,说明抗体号选择及检测注意事项。

Autophagy:广州医科大学刘浩等团队研究发现靶向NSD2可能是TNBC患者的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揭示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NSD2/WHSC1(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是TNBC进展中自噬的新型表观遗传调控因子。

唐本忠院士、陈小元院士等团队最新JACS: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冷肿瘤” 治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效果欠佳,研究利用吡啶盐转子策略研制新型 AIE 光诊疗剂 TBTP-Bz,构建 AMFL 实现光热免疫疗法,能激活免疫、抑制肿瘤,有临床转化前景。

Cancer Cell |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突破:化疗与PD-L1阻断剂联合疗法的独特细胞机制

免疫检查点阻断与化疗相结合显示了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前景,但其机制不明确。该研究阐明了PTX(紫杉醇)与Nab-PTX(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联合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差异,强调药物选择在联合治疗中的重要性。

Science:你每天吃的食用油,可能正在悄悄喂养癌细胞

《Science》杂志研究发现,现代饮食中过量的 omega - 6 亚油酸通过 FABP5 蛋白激活 mTORC1 信号通路,加速三阴性乳腺癌进展,提示饮食与癌症关联及食用油选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