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裴仁军团队Biomaterials:新型可时间分辨MRI造影剂让肿瘤“无所遁形”

2025-04-09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陕西省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裴仁军团队开发造影剂 LESPH,利用肿瘤弱酸和 GSH,通过 “时间分辨” 策略实现双次 MRI 信号切换,有效规避内源性伪影,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

在医学领域,肿瘤的早期准确诊断一直是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问题。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凭借其高分辨率、对软组织的良好成像能力以及无辐射等优势,在临床肿瘤诊断中应用广泛。不过,传统的MRI造影剂存在特异性差等不少“短板”,基于此,前期课题组利用极小氧化铁纳米粒子(Extremely small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ESIONPs)的信号切换性能,制备了多种响应于肿瘤微环境的T1-T2”或者“T2-T1”切换型造影剂(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 24, 26973–26981;Bioconjugate Chemistry, 2023, 34, 1622-1632;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2023, 6, 119-130)。然而,仅针对单一生物标志物产生响应,往往难以对病理组织实现绝对特异性识别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下,单响应成像探针极易受到非特异性刺激的干扰,导致在非病理区域出现成像信号,进而降低了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此,团队提出“双钥匙锁”驱动MRI信号切换策略(Nano Letters, 2024, 24, 9406-9414.)以进一步增强肿瘤特异性。然而实际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内源性伪影如脂肪、钙化组织、出血区域以及空气等往往也会在磁共振区域呈现出亮信号或者暗信号,给诊断带来干扰,因此,在提升造影剂特异性的同时,有效消除内源性伪影的干扰,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裴仁军团队报道了一种时间分辨”策略驱动的顺序性双次MRI信号切换造影剂LESPH),该造影剂巧妙利用肿瘤弱酸和GSH这两个关键生物标志物,通过对其响应速度差异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时间尺度下可区分的MRI信号呈现有效规避内源性伪影的干扰,以实现可行的自我确认交叉验证(图1)。

图片

1. LESPH的构建及其“时间分辨”策略示意图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合成了兼具弱酸和GSH响应能力的聚合物DSPH,然后利用配体交换反应将DSPH修饰到ESIONP表面,得到ESPH最后借助乳液溶剂蒸发法,ESPH组装成100 nm左右结构疏松的LESPH。LESPH进行顺序性的弱酸和GSH响应表征中,从TEM下直观观察到其先解离再今紧密聚集的顺序变化(图2)。

图片

2. LESPH的制备及响应性表征。

对于ESIONPs,其结构动态演变直接调控造影剂信号的精准切换。研究人员通过实时监测LESPH及其对照体系在双重刺激响应过程中的弛豫特性变化,揭示了该纳米探针通过"稀疏组装-分散-紧密聚集"的双次顺序结构转变过程中,成功实现"OFF-T1增强-T2增强"的双次顺序信号演化,为肿瘤MRI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时空维度对比调控策略(图3)

图片

3. LESPH的驰豫性能表征

在体内实验中,以荷瘤小鼠为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尾静脉注射LESPH后,EPR效应使其递送至肿瘤,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会率先快速“激活”LESPHT1增亮信号,接着,肿瘤细胞内高浓度的GSH继续发挥作用,它会慢慢激活LESPHT2变暗信号,这种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T1和T2对比增强,就像给肿瘤诊断上了“双保险”,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图4)

图片

4. 细胞及荷瘤小鼠MRI验证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如体内的脂肪、空气等会产生类似造影剂的信号,干扰诊断结果。为此,研究人员进一步构建了体外植入脂肪和空气的荷瘤小鼠模型。令人惊喜的是,LESPH凭借其独特的时间分辨对比增强特性,能够有效区分肿瘤与这些干扰因素,大大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真正做到让肿瘤“无所遁形”(图5)。与现有的响应型MRI造影剂相比,LESPH的优势明显。它的顺序双响应特性时间分辨对比增强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排除内源性伪影的干扰,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图片

5. 体外植入脂肪及空气荷瘤小鼠MRI验证

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博士生芦忠忠,通讯作者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曹翼副研究员裴仁军研究员张晔副研究员。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5002327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754, encodeId=8b712259e54b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a59e37606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磁共振成像#</a> <a href='/topic/show?id=f590949e42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造影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3760, encryptionId=3a59e376065, topicName=磁共振成像), TopicDto(id=94974, encryptionId=f590949e423, topicName=造影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09 17:02:19 CST 2025, time=2025-04-0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0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CNSNT:中国学者发表3 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灰质不对称改变,一项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比较研究

SCA3 患者表现出独特的 GM 体积不对称变化模式,这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成人ADHD患者大脑中铁含量异常与神经轴突脆弱性的关联研究

研究通过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和血浆神经丝轻链(NfL)测量,发现成人ADHD患者右侧中央前回铁含量显著增加,并与NfL水平呈正相关。

JAMA Neurology: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检测工具显著提高MRI阴性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与现有基线算法相比,MELD Graph在测试数据集中的阳性预测值从39%提高到了67%,在独立测试队列中从46%提高到了76%,显著减少了假阳性预测,提高了FCD检测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European Radiology:宫内输血引起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信号改变在肝脏和脾脏胎儿磁共振成像中的显示

在磁共振成像(MRI)上,组织中铁蛋白的存在最初会缩短松弛时间,并可能导致受影响器官在各种序列类型上的变暗效应。在儿童、成人和子宫内,MRI可用于评估肝铁负荷。

Eur Urol Open Sci: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经尿道超声消融术对局部放射性复发前列腺癌的治疗结局

sTULSA对放射性治疗后复发的PCa有效,对大多数患者提供了有效且持久的癌症控制。但相当数量的患者出现了显著的泌尿生殖系统毒性,包括影响排尿功能的严重不良反应。

World J Radiol:利用MRI技术提升椎体骨折诊断准确性

骨质疏松症是椎体骨折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MRI和DXA扫描生成女性的规范椎体参数,确定MRI计算的椎体畸形与年龄、DXA t评分和DXA z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Stroke:利用合成磁共振成像进行髓鞘定量对预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有效性

本研究通过合成MRI技术量化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髓鞘体积,并发现TMV与良好功能预后独立相关。

Mol Psychiatry:多基因评分揭示自闭症遗传风险对脑结构的影响

该研究首次在普通人群中证实自闭症相关遗传变异与神经突触密度的广泛关联,提示其可能作为跨诊断神经发育障碍的共同生物学标志物。

Eur Urol Open Sci:经磁共振成像检出单侧可疑前列腺癌时省略对侧系统性活检对放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省略对侧系统性活检会影响选择放射治疗作为局部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手段的患者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