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AR发布权威立场文件: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管理

2025-04-16 刘少飞 MedSci原创

此立场文件的发布,不仅填补了CRD相关PH诊断指导方面的空白,也为未来更多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

为应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相关肺动脉高压(PH)诊断标准缺乏的问题,西班牙呼吸学与胸外科学会(SEPAR)正式发布了一份专家立场文件,提出一套更为清晰和实用的诊断路径图,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不同病因背景下更有效识别并管理这一高度致残的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ILD)以及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PH的存在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入进展阶段,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并降低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CRD患者中对PH的筛查和诊断流程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少患者在疾病发展至晚期才被确诊,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空白,SEPAR召集了16位在呼吸与肺血管疾病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开展系统性研究和共识制定。专家小组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这些问题分别聚焦于PH在COPD、ILD和OHS三类基础疾病中的诊断路径、筛查时机与方法选择。

三大领域专家分工协作,聚焦关键问题

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专家小组被分为三组,分别专注于:

  1. COPD相关PH:COPD患者中PH的发生机制复杂,常因肺气肿和血管重构叠加而致,如何在病情尚不典型时识别PH,是当前临床的难点之一。

  2. ILD相关PH:纤维化性肺病中,PH是预后极差的标志。本小组重点探讨在不同亚型ILD中PH的早期识别指标。

  3. OHS相关PH:作为常见但常被忽视的PH病因,OHS患者的慢性低氧状态促使肺血管持续收缩与重塑,需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情况区分开来。

在开展工作之前,各组均严格按照PRISMA指南进行了系统文献综述,整合了当前国际最新的循证证据与临床研究成果。

提出个体化、疾病特异的诊断流程图

基于现有证据和临床经验,SEPAR专家制定出一套按疾病类型分层的PH诊断策略建议。该流程图强调:

  • 风险分层优先:通过症状评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BNP/NT-proBNP等指标筛选高风险人群;

  • 疾病特异路径:针对不同病种设计不同的诊断节点,例如ILD中应更早考虑进行右心导管检查以明确肺血流动力学变化;

  • 资源优化与医疗效率并重:在确保诊断精度的同时,注重成本效益与资源合理配置,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

呼吁早期识别,促进多学科协作

专家指出,PH在CRD患者中并非罕见,而是一个被系统性低估的严重问题。该文件不仅为呼吸科医生提供操作性强的诊断参考,也倡导心脏病科、影像科、肺血管中心等多学科协作,以推动PH的早诊、早治和个体化管理。

SEPAR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肺动脉高压往往是呼吸系统疾病转化为全身性病变的信号。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帮助医生在最早期捕捉危险信号,从而改变患者的结局。”

展望未来:指南将推动实践落地并推动国际合作

此立场文件的发布,不仅填补了CRD相关PH诊断指导方面的空白,也为未来更多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SEPAR还计划与国际学术组织合作,进一步推动指南国际化,提升全球PH患者的识别率和生存质量。

原始出处:

Rodríguez-Chiaradía DA, Torres-Castro R, Piccari L, García-Ortega A, Perez-Peñate GM, de Miguel-Díez J, Perez-Rojo R, Cano-Pumarega I, Mora-Cuesta V, Blanco I, Figueira-Gonçalves JM, Del Pozo R, López-Meseguer M, Martínez-Meñaca A, Tenes A, Molina-Molina M, Barberà J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ert Recommendation o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Lung Disease: A Position Paper of the Spanish Society of Pulmonology and Thoracic Surgery (SEPAR). Arch Bronconeumol. 2025 Mar 28:S0300-2896(25)00112-7. English, Spanish. doi: 10.1016/j.arbres.2025.03.01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222881.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689, encodeId=adc72260689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bad820e1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动脉高压#</a> <a href='/topic/show?id=ab4d39691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呼吸系统疾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9691, encryptionId=ab4d3969143, topicName=呼吸系统疾病), TopicDto(id=82071, encryptionId=0bad820e112, topicName=肺动脉高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10:56:10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ATVB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郝盼盼教授团队揭示MrgD调控肺动脉高压的新机制

该研究利用MrgD敲除小鼠构建了全新的PAH动物模型,并通过多维度研究首次阐明MrgD通过AKT-MAZ-PIM1信号轴调控缺氧性PAH的分子机制,为PAH提供一个新的预防和治疗靶点。

Circ Res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范晔教授团队揭示ASH2L非组蛋白修饰依赖途径抑制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的机制及治疗方案

该研究系统阐明了ASH2L调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的分子机制,为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重塑肠道生态系统:研究揭示多界微生物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视角——远离肺部的肠道,可能正是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早期扮演着“幕后操盘手”的角色。

ATVB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校朱大岭教授团队揭示ca-circFOXP1调控肺动脉平滑肌增殖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ca-circFOXP1在SuHX模型小鼠和缺氧小鼠PASMCs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且发现m6A修饰可促进ca-circFOXP1与宿主基因FOXP1之间R环的形成,从而调节宿主蛋白的表达。

Cell:变构HECT E3连接酶抑制的治疗潜力挖掘

靶向泛素E3连接酶在当前药物研发领域中被认为具有极大的治疗潜力。这类酶在调控蛋白质降解、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及其他关键生物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对其功能进行调控,有望带来全新的治疗策略。

JAMA子刊:患有肺动脉高压的极早产新生儿对吸入一氧化氮的反应和死亡率

该研究为优化极早产新生儿 PH 的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临床依据,未来有望推动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还能这么操作?不肝实验,就能发柳叶刀子刊!这一数据库立大功!

利用 GBD 数据库分析 1990-2021 年全球肺动脉高压负担,发现女性患病率更高,地区分布有差异,死亡率随时间改善,负担与部分疾病相似。

MedComm (2020) :解析肺动脉高压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探索精准治疗新策略

基于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的新型疗法将为PH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NPJ Digit Med :我国学者揭示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在肺动脉高压筛查中的应用

在肺动脉高压(PH)的筛查和诊断领域,传统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低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导致误诊和漏诊,影响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开发并验证了MMF-PH

右心室功能评估提升肺动脉高压风险预测:大型多中心研究确认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独立预后价值

当前PAH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依赖症状、6MWD以及血液标志物等间接指标,而右心室的功能直接反映了疾病负担与右心适应能力,其成像指标的标准化应用可望弥补传统评估手段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