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Neurology: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对隐匿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作用比较
2025-01-24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对于隐匿性房颤患者,尤其是具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人群,阿哌沙班显著降低了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但同时伴随较高的出血风险。在3.5年随访中,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绝对降低了7%。
隐匿性房颤(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AF)是通过植入式设备检测到的短时无症状房颤。尽管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低于临床确诊的房颤,但仍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在ARTESiA研究中,直接口服抗凝药阿哌沙班在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方面优于阿司匹林,但伴随较高的出血风险。本研究进一步分析ARTESiA试验中具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亚组人群,评估抗凝治疗在这些高风险患者中的获益。
ARTESiA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双盲、双模拟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欧洲和北美16个国家的247个研究中心。研究纳入55岁及以上的隐匿性房颤患者,要求其房颤时长为6分钟至24小时,CHA2DS2-VASc评分≥3分。参与者随机分配接受阿哌沙班(每日2次,每次5 mg)或阿司匹林(每日1次,81 mg)。主要疗效指标为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主要安全指标为重大出血。分析采用意向治疗原则,并进行了平均3.5年的随访。
图1. 亚组分析的试验概况
在4012名隐匿性房颤患者中,8.6%(346人)有卒中或TIA病史。其中,172人接受阿哌沙班治疗,174人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在具有卒中或TIA病史的人群中,阿哌沙班显著降低了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的年发病率(1.20%,95% CI 0.48–2.48)相比阿司匹林(3.14%,95% CI 1.86–4.96),风险比为0.40(95% CI 0.17–0.95)。对于无卒中或TIA病史的人群(3666人),阿哌沙班的年发病率为0.74%(95% CI 0.55–0.98),低于阿司匹林的1.07%(95% CI 0.83–1.36),但效果不显著(HR 0.69,95% CI 0.48–1.00)。
在安全性方面,阿哌沙班组的重大出血年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2.26% vs 1.16%,HR 1.94,95% CI 0.77–4.87)。但阿哌沙班并未增加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或需要输血的出血事件。此外,在所有亚组中,阿哌沙班较阿司匹林在卒中预防中表现出更大的绝对获益,尤其是在具有卒中或TIA病史的人群中,3.5年随访期间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的绝对风险减少了7%(95% CI 2–12)。
转化分析显示,阿哌沙班治疗后致死性或致残性卒中的风险显著降低,尤其在卒中或TIA病史人群中。这些患者的卒中多为缺血性卒中,阿哌沙班能有效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未显著增加致命性出血的风险。
图2. 具有卒中/TIA病史患者和无病史患者中,3.5年随访期间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累积发生率曲线
阿哌沙班在隐匿性房颤且具有卒中或TIA病史的人群中,对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预防效果显著优于阿司匹林,绝对风险减少高达7%。尽管出血风险有所增加,但相较于其在卒中预防中的显著获益,这些风险是可接受的。因此,阿哌沙班可作为此类高风险人群的卒中二级预防的首选方案。
原始出处:
Shoamanesh, A., Field, T. S., Coutts, S. B., et al. (2025). Apixaban versus aspirin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eople with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 history of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ARTESi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Neurology, 24(2), 140–151.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4)00475-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卒中# #阿司匹林# #阿哌沙班# #隐匿性房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