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研究:已有定论还是任重道远?

2025-03-29 代谢网 代谢网 发表于陕西省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目标存在争议,多项研究显示强化血压控制(收缩压低于 120 或 130mmHg )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为控制目标提供依据。

NEJM社论

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器官毒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管理与血糖异常的管理一样,在临床上受到了同样的重视,然而,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的建议仍然存在争议。

图片

原文链接: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e2501656

SPRINT研究(纳入9361例受试者,排除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果显示,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20mm Hg相比低于140 mm Hg,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发生率。

一些国家学会指南建议,对于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也应将收缩压控制目标设定为低于130 mm Hg,但争议仍然存在,因为既往随机试验未能证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血压控制目标有益。

在糖尿病心血管风险控制行动(ACCORD )试验中,采用2×2析因设计,比较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20 mm Hg的强化治疗与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40 mm Hg的标准治疗,以及强化血糖控制与标准血糖控制之间的效果。

该试验显示,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在主要终点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或因心血管原因死亡)的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强化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包括低血压、晕厥、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和肾功能受损。

然而,ACCORD BP试验的后期事后分析对这些结果提出了质疑,对强化血压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益处且可能有害的观点表示怀疑。对ACCORD BP数据的分层分析显示,强化血压控制目标可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风险比:0.77;95%置信区间[CI]:0.63至0.95),但仅限于被随机分配至标准血糖控制目标的受试者。

在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STEP)中,8511例受试者中有19%患有2型糖尿病,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30 mm Hg相比低于150 mm Hg,可使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发生率降低26%。

近期,瑞金内分泌团队报道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目标研究(BPROAD)的结果,该试验比较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20 mm Hg的强化治疗与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40 mm Hg的标准治疗。

BPROAD试验在中国145个中心纳入了1282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50岁或以上,患有2型糖尿病;血压升高;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定义为既往心脏病史、亚临床心血管疾病(如蛋白尿)、存在≥2项危险因素(如吸烟和肥胖)或慢性肾脏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至59毫升/分钟/1.73平方米体表面积))。该试验遵循与SPRINT相似的协议在诊所测量血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家庭血压监测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同样强调使用噻嗪类、钙通道阻滞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与SPRINT受试者相比,BPROAD试验中的受试者年龄稍轻(平均年龄64岁vs.68岁),当前吸烟者比例更高(25% vs. 13%),基线时平均eGFR更高(89 vs. 72毫升/分钟/1.73平方米),但基线时平均收缩压相似(两者均约为140 mm Hg)。

1年后,BPROAD试验中强化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21.6 mm Hg和133.2 mm Hg;这些结果分别通过使用平均2.1种和1.5种药物实现。在中位随访4.2年期间,强化血压控制组相比标准血压控制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更低(风险比:0.79;95% CI:0.69至0.90),并且在强化血压控制组中观察到获益。

与SPRINT相比,BPROAD试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例如,低血压发生在约0.1%的患者中vs. 2.7%,跌倒发生在1%的患者中vs. 7%)。与SPRINT不同,BPROAD试验显示,强化血压控制目标未增加不良肾脏事件(例如,新发慢性肾脏病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可能的解释包括,BPROAD试验中受试者年龄更轻、基线时eGFR更高,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的常规血液检测更少,可能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检出率较低。

BPROAD试验的结果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强化血压控制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至少符合一项试验纳入标准;例如,美国63%的糖尿病患者也伴有肥胖,而30%的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病。

随着BPROAD试验进一步证实了SPRINT和STEP的发现,现在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对于高血压成人患者,无论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只要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都应设定较低的收缩压控制目标。这些结果与当前美国糖尿病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指南的建议一致,即收缩压控制目标应低于130 mm Hg。

此外,这些累积的数据呼吁采取行动,投资改善诊所流程,以确保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从而促进临床医生达到保护患者免受严重心血管事件影响的强化血压控制目标。

BPROAD研究摘要

图片

原文链接: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12006

背景

2 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控制的有效目标尚不明确。

方法

我们在中国 145 个临床中心招募了 50 岁或以上患有 2 型糖尿病、收缩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强化治疗(目标是收缩压低于 120 mmHg)或标准治疗(目标是收缩压低于 140 mmHg),治疗期长达 5 年。主要结局是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或住院、或心血管原因死亡的综合结果。对于缺失结局数据采用多重填补,假设数据是随机缺失的。

结果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组了 12,821 名患者(强化治疗组 6,414 名患者,标准治疗组 6,407 名患者),其中 5,803 名(45.3%)为女性;患者平均(±SD)年龄为 63.8±7.5 岁。随访 1 年时,强化治疗组平均收缩压为 121.6 mmHg(中位数为 118.3 mmHg),标准治疗组平均收缩压为 133.2 mmHg(中位数为 135.0 mmHg)。在中位随访期 4.2 年内,强化治疗组有 393 名患者(每 100 人年发生 1.65 起事件),标准治疗组有 492 名患者(每 100 人年发生 2.09 起事件)发生主要结局事件(风险比为 0.79;95% 置信区间为 0.69 至 0.90;P<0.001)。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然而,强化治疗组症状性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

结论

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以收缩压低于 120 mmHg为目标的强化治疗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以收缩压低于 140 mmHg为目标的标准治疗组。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277, encodeId=0dbf22582e7b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f77e6652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 href='/topic/show?id=2ad5104395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a></a> <a href='/topic/show?id=1c17102651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血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652, encryptionId=4f77e665253, topicName=糖尿病), TopicDto(id=104395, encryptionId=2ad5104395dc, topicName=糖尿病), TopicDto(id=102651, encryptionId=1c1710265113, topicName=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r 29 16:38:49 CST 2025, time=2025-03-2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研究发现:这20个国家里,中国饮食的升糖指数最高!

这项研究覆盖了来自20个国家的127,594名参与者,旨在探讨饮食、生活方式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Nature子刊:西兰花芽中的萝卜硫素或有助于降血糖,但效果因肠道微生物群而异

近日,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芽中的一种化合物萝卜硫素可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该化合物对具有特定代谢类型和特定肠道细菌的人更有效。

从网络药理学到实验室:天津大学团队如何用芪红糖足膏“改写”糖尿病伤口治疗史?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芪红糖足膏(QHTZO)在局部应用治疗大鼠DM创面方面的效用。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解读 2023:40岁以后糖尿病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快速上升

通过对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的分析,依据 WHO 和 ADA 标准得出糖尿病标化检出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空腹血糖水平冬季高夏季低,强调糖尿病筛查与综合控制的重要性。

“一药三效”,降糖、降脂还护肝!JAMA子刊:新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潜在选择

2 型糖尿病常合并代谢异常,控糖同时改善代谢风险因素很重要。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是新分子实体,研究表明其能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安全性可控,未来需更多研究。

Am J Otolaryngol:我国学者揭示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糖尿病患者接受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治疗的预后因素

对于SSNHL合并DM的患者,ITSI治疗有效且避免了大剂量类固醇的副作用。在89例接受ITSI的DM合并SSNHL患者中,年龄较大和极重度听力损失是负面预后因素。对于具有这些风险因素的DM患者,需要

张帆教授 | 格列齐特助力基层糖尿病管理优质达标

本文将聚焦血糖控制,探讨基层T2DM的管理。

近90%糖尿病患者可停用降糖药!《柳叶刀》子刊:减肥越多,血糖达标和停药概率越高

超85%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研究表明,体重减轻与糖尿病缓解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与多种因素无关,干预1年后缓解率较高,

Cell:藏在DNA里的糖尿病疫苗:揭秘基因“自毁开关”如何防病

研究发现胰岛素基因 rs3842752 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使 β 细胞主动降解 mRNA,减少错误折叠蛋白产生,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该机制为基因编辑治疗等提供新思路,有望改写糖尿病治疗格局。

最佳喝咖啡时间出炉!研究建议:这个点喝茶或咖啡,效果最好

近期,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BMC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了咖啡与茶在不同时间段饮用对糖尿病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