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陈凛教授:机器人手术与AI,未来外科医生的辅助还是替代?

2024-12-24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陕西省

【医悦汇】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就胃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度的对话。

编者按:胃癌作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始终是其治疗中最为关键且效果显著的手段。自19世纪初首次胃切除手术实施以来,胃癌外科治疗技术已历经逾百年的发展,其进步令人瞩目。【医悦汇】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就胃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度的对话。在访谈中,陈凛教授不仅分享了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还探讨了手术机器人和AI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免疫治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为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提供参考。

医悦汇:作为胃肠外科的专家,请您介绍一下在胃癌外科治疗中有哪些创新性的治疗模式、理念或方法?

陈凛教授:近年来,胃癌外科领域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传统上,我们通常采用大切口的开放手术(open surgery),但如今,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最初的普通腹腔镜手术,到高清腹腔镜,再到3D腹腔镜,直至现在的机器人手术,技术的进步令人瞩目。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一直在探索微创手术的可能性。随后,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研究表明,微创手术在肿瘤学根治效果上与传统开放手术不相上下。

微创手术在围术期疗效方面也显示出明显优势,包括减少出血、提高淋巴结清扫效率以及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有了各种进口和国产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这些技术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准,切口更小,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神经和幽门贲门等重要结构。

此外是围手术期治疗的发展。由于我国中晚期肿瘤患者较多,微创手术在早期和中期肿瘤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已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直接手术可能效果不佳。因此,围手术期治疗应运而生。在手术前,我们可以先进行化疗,从最初的单纯化疗,到后来的靶向药物治疗,再到现在的免疫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在过去两三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最近的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上,我们也讨论了许多新的免疫治疗方案,包括单克隆抗体、双重免疫疗法以及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这些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可以使原本无法切除的肿瘤缩小,从而在手术中实现治疗,帮助患者康复。

总体而言,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创手术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我们称之为“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机器人化”,即手术越来越精细,功能保护也越来越完善;二是围手术期治疗的进步,从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医悦汇:您如何看待手术机器人和AI技术在外科手术治疗领域的发展?未来,智能AI是否能够取代外科医生呢?

陈凛教授:这个话题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医学领域,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不仅在工业和家庭中替代了部分人力工作,医学领域中,AI技术也开始在诊疗模式上发挥作用,比如辅助医生阅读医学影像、进行计算分析,以及对外科病症进行综合分析。

当前,AI模型通过大量的学习,已经能够达到甚至超过90%的资深医生的诊断水平。这首先对内科诊断领域构成了挑战。而对于外科技术,虽然目前看来AI完全替代医生还有一定难度,但已有研究显示,AI通过学习和模仿,未来可能在一些简单、变化较少的手术中发挥作用,比如阑尾炎切除手术。然而,对于复杂和高难度的手术,AI和机器人技术仍然难以取代人类医生的专业技能和判断。

从本质上讲,无论AI和机器人技术多么先进,它们都是人类设计和编程的结果。人类掌握着技术的源头和高端控制,我们如何设计这些技术、设定程序模式,将决定AI和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外科问题。

因此,尽管AI和机器人技术在某些方面可能部分替代外科医生的工作,但完全取代外科医生的可能性不大。它们更可能成为医生的辅助工具,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在某些特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医悦汇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胃癌新辅助治疗的新方向。您如何看待免疫治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陈凛教授:最初,免疫治疗主要用于晚期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往往已经接受了化疗和靶向治疗。HER2是一个典型的靶向治疗靶点,现在还有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这类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种类繁多,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利用。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免疫调节点抑制剂,特别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

这些研究从早期基础发现出发,通过抑制免疫调节点来激发T细胞的功能,释放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随着这些研究成果进入临床应用,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现在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目前,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将免疫治疗前移至围术期治疗的可能性,以提高转化治疗的效果。

晚期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将免疫治疗前移至术前治疗,是否能够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即病理肿瘤细胞全部消失的发生率,这是评估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金标准。

一些探索性的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已经显示出积极的结果。例如,过去的术前化疗可能只能达到10%~20%的PCR率,而现在一些免疫治疗能够将这个比例提高到30%~5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病理缓解水平。

随着免疫调节点抑制剂类药物的增多,包括最早进口的帕博利珠单抗(K药)以及国内新研发的药物,一些疗效甚至超越了进口药,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4681, encodeId=351722446810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9e2832202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胃癌#</a> <a href='/topic/show?id=e8bd61194f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机器人手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194, encryptionId=e8bd61194f8, topicName=机器人手术), TopicDto(id=83220, encryptionId=f9e2832202f, topicName=胃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Dec 24 14:53:30 CST 2024, time=2024-1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4-12-24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 :光谱CT实现局部进展期胃癌Lauren分级的术前预测

光谱CT是一种基于物质成分分析提供定量参数的新模式,反映肿瘤内部微环境变化的信息。在确定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评价淋巴血管侵袭、评价化疗疗效、预测GC相关肿瘤因子表达状态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

中山大学黄佳国课题组ACS Nano:肿瘤追踪与酶激活型近红外荧光纳米探针用于时空可视化胃癌淋巴转移

中山大学黄佳国教授团队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韩方海教授团队共同开发了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酶激活型近红外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绘制GC转移淋巴结时空图的实时示踪,辅助外科精准治疗。

NEJM:可切除胃癌的术前放化疗

与单纯围手术期化疗相比,虽然术前放化疗加用使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百分比翻倍,并且使肿瘤降期的患者百分比更高,但这些改善并未转化为总生存期或无进展生存期的改善。

论文解读| Yang Li/Linhai Li教授团队揭示揭示胃癌预后预测新方法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I和单碱基替换(single base substitution, SBS)特征的新型胃癌预后预测模型,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前沿视角:ADC在胃癌治疗中的进展与展望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介绍其流行病学和治疗靶点情况,重点阐述 ADC 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靶点、联合治疗方式,总结 ADC 药物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位随访12年!刘杰/张玮/骆菲菲团队首次探索胃癌前病变中5hmC分子机制

研究首次探索了胃癌前病变中的5hmC分子机制,提示了其向胃腺癌转变的相关途径,以及利用全基因组5hmC图谱评估未来癌症进展风险的可行性。

Sci Rep:血清尿酸水平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

癌症是全球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四。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遗传预测的SUA水平与胃癌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ACS Nano:暨南大学韩方海等团队制备肿瘤可追踪和酶可激活的近红外荧光纳米探针对胃癌淋巴转移进行时空定位

该研究报道了具有可激活光输出的转移性LN报告基因(MLR),用于胃癌淋巴转移的精确时空定位。

优化现有方案PFS延长约3个月,疾病控制率85%!《柳叶刀》子刊:或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选择

该研究展示出紫杉醇联合雷莫西尤单抗作为一线转换维持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这种转换维持策略或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