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研究揭秘: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就是比同龄人要更年轻?

2025-03-24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陕西省

复旦大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PAGln或加速细胞衰老,其通过ADR-AMPK-线粒体轴促使线粒体受损、DNA损伤。

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呢?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衰老》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或许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

图片

他们发现,除了我们的基因,肠道微生物也可能在加速衰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更令人惊讶的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可能是加速细胞衰老的幕后黑手。

先前的研究表明,当年轻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与老年小鼠的微生物进行移植时,年轻小鼠的衰老速度会加快,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研究团队的最新工作中,他们从22岁至104岁的健康个体中采集了血液样本,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苯乙酸(PAA)及其后续代谢物PAGln的浓度。

这些代谢物的变化与衰老过程之间的关系令人瞩目。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PAGln及其前体PAA的浓度显著增加,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这一变化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表明肠道菌群对PAA的生成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AGln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ADR)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促使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DNA损伤和细胞衰老。

在体外实验中,PAGln的处理使细胞增殖减少、衰老标志物表达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以及DNA损伤增加。

这些变化在小鼠模型中也得到了验证,显示出肾脏和肺部的细胞衰老现象。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PAGln如何通过ADR-AMPK-线粒体轴促进细胞衰老的具体分子机制。

这意味着调节肠道菌群或靶向相关代谢路径可能成为有效的抗衰老策略。

例如,已有药物如卡维地洛(一种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和ABT263(Bel-2抑制剂,senolytics的一种)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潜在的抗衰老效果,为开发新型抗衰老疗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尽管这项研究为理解衰老的代谢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当前关于PAGln与衰老因果关系的证据主要来自细胞和小鼠模型,未来需要在更大规模的人群队列中进行验证。

此外,为了全面评估PAGln的系统性影响,还需扩展到其他器官。

总的来说,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探索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为我们理解衰老机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不断深入,调节这些微生物的组成,或许能够实现真正的“逆生长”,从而让我们在自然衰老的过程中保持更健康的状态。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4-00795-w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7577, encodeId=6ffc225e5777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1fd816e0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微生物#</a> <a href='/topic/show?id=0a6f1065803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苯乙酰谷氨酰胺#</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670, encryptionId=b1fd816e094, topicName=肠道微生物), TopicDto(id=106580, encryptionId=0a6f10658038, topicName=苯乙酰谷氨酰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24 23:12:00 CST 2025, time=2025-03-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Cell Reports:西湖大学团队及合作者绘制中国健康老龄化人群的肠道微生物SV图谱

西湖大学等团队绘制中国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 SV 图谱,分析其概况、衰老动态变化,探究与健康衰老关联,为研究微生物 SV 对健康影响提供见解。

Science子刊:徐金富团队发现肠道迟缓埃格特菌衍生的代谢物损害中性粒细胞功能,从而加重细菌性肺部感染!

利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该研究确定了支气管扩张患者粪便中迟缓埃格特菌的丰度增加,这与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DCA)的浓度较高相关。发现TUDCA的这种升高抑制了中性粒细胞中5′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Nature Biotechnology:借菌造药:噬菌体巧用大肠杆菌打造活体药物车间

《Nature Biotechnology》研究将 T4 噬菌体改造成肠道 “微型制药厂”,能释放治疗蛋白,在结肠炎和肥胖小鼠模型中显效,突破口服生物制剂困境,开启肠道微生物新治疗范式。

研究发现:常喝咖啡,能提高肠道有益微生物丰富,改善代谢和免疫功能!

近日,《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揭示了咖啡消费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Molecular Psychiatry:母体肠道菌群失调对后代行为的长期影响

母体肠道菌群失调对后代行为产生了长期影响,导致后代在2个月时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并在10个月时表现出焦虑样行为。炎症标志物的升高和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可能是这些行为变化的机制基础。

Cell子刊:我国学者发文母体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子代干细胞的功能

母体肠道微生物群对后代的发育过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影响后代干细胞特性,进而对后代的生理和长期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发现为基于微生物群对后代早期生命发育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靶点。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未用药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炎症-大脑轴的破坏

未用药的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抑郁症患者在静态ALFF值和静态功能连接方面存在显著的脑功能异常,尤其是在左侧小脑Crus II区域。同时,患者表现出较高的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微生物群的显著变化。

Nature Aging:肠道微生物如何揭示衰老的秘密?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衰老之间的直接联系,还为抗衰老疗法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Cell: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肺部健康?“肠-肺轴”的免疫调控奥秘

Cell 研究聚焦肠道共生原生动物 T.mu,其通过肠 - 肺轴影响肺部免疫,对哮喘、结核有双面作用,为相关疾病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Nat Aging | 中国学者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PAGln:加速细胞衰老的“幕后黑手”及潜在抗衰老干预靶点

肠道微生物如何通过代谢产物影响宿主细胞衰老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在加速宿主细胞衰老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潜在的抗衰老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