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T: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团队报道SHR-1701+法米替尼方案治疗晚期胆道系统肿瘤及胰腺癌

23小时前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临床试验报道了双功能融合蛋白SHR-1701联合famitinib,在治疗既往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胆道系统肿瘤(BTC)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志强/解婧/黄胜林团队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目为”Clinical and biomarker analyses of SHR-1701 combined with fami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or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a phase II trial “ 的研究论文。该临床试验报道了双功能融合蛋白SHR-1701联合famitinib,在治疗既往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胆道系统肿瘤(BTC)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图片

晚期BTC和PDAC的后线治疗选择有限,患者预后差。SHR-1701是一种双特异性融合蛋白,由抗PD-L1抗体与TGF-β受体II的胞外段融合而成,能同时阻断PD-L1和TGF-β信号通路。而famitinib则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激酶如VEGFR2/3等。两者联用有望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

图片

研究设计(图源自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这项I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了51例难治性晚期BTC和PDAC患者。结果显示,在BTC队列中,28%的患者获得客观缓解(2例完全缓解),80%的患者获得疾病控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达16个月。而在PDAC队列中,15%的患者获得客观缓解(2例完全缓解),60%的患者获得疾病控制。总体上,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未见5级事件报告。

图片

临床试验疗效(图源自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研究者进一步探索性分析发现,既往原发灶手术切除史、外周血免疫表型变化以及独特的免疫-代谢谱特征与治疗获益相关。他们基于转录组6个基因开发的免疫/代谢评分,可在多个队列中预测免疫治疗疗效,以指导筛选最有可能从该治疗方案中获益的患者。

图片

潜在疗效标志物探索(图源自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综上,这是该"三重阻断"的靶免方案在实体瘤的初次尝试,为胆胰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型联合治疗策略。研究者认为,对于未能从标准治疗中获益的患者,PD-L1、TGF-β和血管生成途径的三重阻断有望成为他们的后线治疗选择。同时,研究者指出,该疗法尚需在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孟志强教授和解婧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黄胜林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研究生易丽夏等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陈震教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汪振天教授以及江苏恒瑞医药公司的大力支持。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4-0205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3191, encodeId=f9cb2243191a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4b5839e6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f1928354e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胆道系统肿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547, encryptionId=f1928354e53, topicName=胆道系统肿瘤), TopicDto(id=83976, encryptionId=04b5839e6a9, topicName=胰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Dec 18 00:46:31 CST 2024, time=11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11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2024CCHIO|傅德良教授:新辅助治疗及免疫治疗开启胰腺癌治疗新时代

2024 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召开,《梅斯医学》邀傅德良教授谈胰腺癌相关治疗。介绍新辅助治疗优势、适用人群、效果评估方法,及免疫治疗在胰腺癌中的机遇与挑战,为胰腺癌治疗提供多方面见解。

【论著】| uPAR通过MAPK信号抑制细胞自噬促进胰腺癌增殖、侵袭及化疗抵抗的作用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人胰腺癌类器官和uPAR缺陷或过表达细胞模型,进一步探讨uPAR在自噬(autophagy)过程中对药物响应的调控作用,揭示了uPAR通过调节自噬状态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机制。

Small:武汉大学张先正/陈巍海团队研究构建工程益生菌纳米系统调控肿瘤细胞外基质和瘤内定植细菌增强胰腺癌化学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靶向肿瘤的益生菌纳米系统,以调控ECM并特异性调节肿瘤定植细菌,改善胰腺癌的化学免疫治疗效果。

武汉大学张先正团队Small:工程益生菌纳米系统通过调控胰腺肿瘤细胞外基质和瘤内定植细菌来增强化学免疫治疗疗效

胰腺癌致死率高,现有治疗存在问题,武大团队设计益生菌纳米系统调控肿瘤基质、抑制瘤内 γ - 变形菌,为胰腺癌化学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胰腺癌研究表明,iNKT细胞的瘤内积累通过刺激IFN-I产生、协调免疫细胞浸润,介导肿瘤免疫反应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被医学界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导管腺癌(PDA)是最常见的胰腺癌,其5年总生存率仅为9%左右,是癌症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

Nutrients:饮食炎症指数、空腹血糖和吸烟状态对胰腺癌发病率和生存率的影响

这项研究证明了较高的DII评分与PC风险增加之间的显著关联,尤其是在女性中。

论文解读 | Taosheng Chen教授团队揭示CYP3A5在胰腺癌中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CYP3A5在胰腺癌中通过AKT-TXNIP-GLUT1信号通路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新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2024CCHIO | 刘续宝教授:胰腺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CAR-T疗法进展分析

特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续宝教授分享胰腺癌外科及免疫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胰腺癌新突破:增加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利于减缓病变、增大正常胰腺比例!

基于此,研究人员检测了胰腺中的CD68阳性细胞,果不其然,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肿瘤具有更高的mPGES-1和5-LOX水平。

指南解读|2024年REDISCOVER国际指南: 交界可切除及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该指南共涵盖34个临床问题及相应的推荐意见,本文将逐一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