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European Radiology:增强MRI在胶质瘤的长期监测中有多大价值?

2025-04-02 shaosai MedSci原创

目前,关于在胶质瘤患者的长期随访中是否以及何时停止使用 GBCA,尚无基于证据的指南。此前也没有研究探讨过,仅根据这些患者 T2w 上的异常是否可以确定肿瘤进展,而不会导致诊断延迟。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所有脑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 30%,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 80%。大多数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是世界卫生组织(WHO)4 级的高度恶性胶质母细胞瘤,两年生存率为 8% - 12%,而低级别胶质瘤(LGG)是生长缓慢的肿瘤。

常规的胶质瘤随访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包括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2 加权(T2w)和钆基造影剂(GBCA)增强的 T1 加权(CET1w)序列。在常规 MRI 随访期间静脉注射 GBCA,有助于根据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RANO)标准,基于新的或增强的强化来识别肿瘤的进展或去分化。然而,从临床经验来看,新的或增强的强化病变往往伴随着 T2w/T2w - FLAIR MRI 上可见异常的增加。

过去对 GBCA 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的担忧,通过用大环 GBCA 取代线性 GBCA 得到了解决。多项研究发现,接受 GBCA 注射的患者大脑(包括胶质瘤组织和健康脑组织)中存在钆沉积,但其影响尚不清楚。患者认为静脉注射 GBCA 令人不适,焦虑是使用 GBCA 的一个显著不良事件。此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GBCA 对环境的负担。

对于接受多年甚至数十年监测的患者,GBCA 使用的负担日益明显。长期幸存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扫描,在疾病过程中累积接受大量的 GBCA。目前,关于在胶质瘤患者的长期随访中是否以及何时停止使用 GBCA,尚无基于证据的指南。此前也没有研究探讨过,仅根据这些患者 T2w 上的异常是否可以确定肿瘤进展,而不会导致诊断延迟。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在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长期监测中,常规使用钆基造影剂(GBCA)的 MRI 检查是否比仅使用 T2 加权(T2w)和 / 或 T2w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MRI 能更早地识别肿瘤进展。

这是一项纵向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 2009 - 2010 年期间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诊断后至少存活两年的患者。肿瘤进展由主治医生或在多学科团队会议上确定,定义为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随访计划的时刻。主要结局是在肿瘤进展时,对比增强 T1 加权(CET1w)和 T2w/T2w - FLAIR 图像上均显示异常增加的患者比例。进行卡方检验以分析两种扫描序列对肿瘤进展检测的关系,并计算 Phi 系数以确定关联程度。

研究共纳入 108 例连续患者(58 例男性;53 例 2 级、21 例 3 级、34 例 4 级)。82 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其中 59 例(72.0%)在 CET1w 和 T2w/T2w - FLAIR 图像上均检测到进展;20 例(24.4%)仅根据 T2w/T2w - FLAIR 图像上的异常确定进展;只有 3 例(3.7%)仅在 CET1w 图像上显示进展。两种扫描类型对肿瘤进展的检测之间存在显著的强正相关关系(p < 0.001;Phi = 0.467)。


图 一个典型患者的放射学随访,显示在进展(PD)时,CET1w图像增强,T2w-FLAIR图像高强度增强,以及在新的增强之前,T2w-FLAIR图像早期异常增加

本项研究显示,CET1w 图像上异常的增加通常伴随着 T2w/T2w - FLAIR 图像上异常的增加,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对于胶质瘤长期幸存者,常规使用 GBCA 是否总是必要的。

原文出处:

Marcus Cakmak,Sepehr Mohammadian,Vera C W Keil,et al.How useful is contrast-enhanced MRI in the long-term surveillance of glioma?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DOI:10.1007/s00330-024-11333-y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779, encodeId=ab0a2258e79a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36684066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胶质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4066, encryptionId=53668406668, topicName=胶质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02 10:16:43 CST 2025, time=2025-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约15%的胶质瘤伴术前瘤内出血!与出血相关的潜在分子靶点能否“扭转”预后?

本研究表明,术前瘤内出血的胶质瘤患者预后比非出血患者差。CDKN2B、KMT5B 和 PIK3CA 突变与较高的瘤内出血发生率相关,可能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瘤内出血的靶点。

清华大学饶燏团队《JACS》:开发结合抑制与降解的双靶点双机制分子胶设计策略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开发了一个双靶双机制小分子YB-3-17,它能够高效、选择性地抑制mTOR同时降解GSPT1,对肿瘤细胞增值抑制活性优于单一治疗及其联合使用。

Nature:胶质瘤的手术挑战如何被AI技术克服?FastGlioma揭示全新路径!

脑胶质瘤手术中精确检测肿瘤浸润边界难,密歇根大学等机构开发人工智能系统 FastGlioma,介绍其原理、技术核心、临床测试、可解释性、临床意义和未来发展规划。

Lancet Oncol:儿童/青少年/年轻人的原发性胶质瘤与成人类型在分子层面有何差异?

Uri Tabori 等团队研究 0 - 40 岁原发性 MMRD 型胶质瘤,其在特定亚型有分布规律,多由生殖细胞系变异引发,免疫治疗可改善预后,应重视筛查与治疗。

Vorasidenib解锁IDH1/2突变胶质瘤靶向治疗,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vorasidenib 用于手术或活检后 WHO 2 级 mIDH 胶质瘤的试验结果令人鼓舞,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里,该药物将成为管理这些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可能被设定为新的标准治疗。

European Radiology:放射组学用于区分放射性脑损伤和胶质瘤复发的系统回顾及分析

影像组学通过从医学图像中提取大量特征并转化为高维数据,能从常规医学图像中捕捉肿瘤的空间异质性,揭示非影像组学方法可能遗漏的隐藏信息。

述评|光明与挑战:胶质瘤靶向治疗前沿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被用于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治疗策略。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组织异质性以及药物耐受性等问题,胶质瘤的治疗仍面临严峻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蕊梦/袁友永团队Biomaterials:免疫/代谢双调控的胞外靶点纳米递药体系助力胶质瘤免疫治疗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胞外靶点药物递送策略,利用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生物正交原位组装的纳米载体递送免疫调节药物,解决了传统胞内递药策略制约膜上靶点药物在胞外发挥作用的难题。

Nature:脑肿瘤免疫治疗为何屡屡碰壁?研究人员破解髓系细胞“四副面孔”

《Nature》研究发现胶质瘤微环境中髓系细胞携四套基因程序,在促癌与抗癌间切换,导致免疫治疗失效。研究解析程序特征、空间分布,揭示治疗陷阱,提出靶向细胞程序的新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