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南 | 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护理专家共识:解读与临床实践
2025-03-27 心血管时间 心血管时间 发表于陕西省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为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存在并发症多等问题。《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护理专家共识》于25年1月发布,梳理了ECMO应用各阶段护理内容,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意义重大。
引言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膜氧合器氧合后输入静脉(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 ECMO)或者动脉(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 ECMO),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其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作为一项高级生命支持技术,ECMO具有并发症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规范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流程可降低ECMO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布了ECMO技术方面和单项疾病应用的专家共识或指南,但是对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研究较少,证据有限,难以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决策依据。25年1月发布于《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的《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护理专家共识》提供了ECMO护理相关指导,为护理实践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和参考意见。本文结合共识内容和工作实践,梳理相关内容。
总结
ECMO作为一项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承担气体交换和部分血液循环功能,为严重心脏和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命支持。共识中详细阐述了ECMO应用前的评估、建立前的准备工作、建立的护理配合、期间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共识规范了ECMO循环辅助临床护理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了患者在接受ECMO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共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共识的推广和普及也有助于加强医护人员对ECMO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为更多需要ECMO支持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共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