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事件
2020-05-29
#心血管事件# 2023年11月11-13日,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23)在美国费城以线下的形式举办,本次大会公布了多项最新科学研究(Late-Breaking Science),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道泉教授进行解读!
2023-11-13发表于浙江省
2023-10-29发表于威斯康星
2023-10-29发表于威斯康星
#心血管事件#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睡眠模式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标志。美国心脏协会最近将睡眠时间作为心血管健康评分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支持了探究睡眠-心血管疾病轴的重要性。鉴于全球范围内睡眠模式受损和心血管疾病的负担,探索睡眠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虽然“良好的睡眠”或“健康的睡眠”包含多个维度,但大多数关于睡眠模式和心血管疾病之间联系的证据都是基于对单一睡眠模式(主要是睡眠持续时间、睡眠呼吸暂停、失眠、打鼾、白天过度嗜睡或睡眠类型)的研究。一些研究调查了两种睡眠模式(主要是睡眠时间和失眠)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综合影响。此外,所有这些既往研究都考虑了在一个时间点测量的睡眠模式(“基线”指标),因此,目前尚不清楚睡眠模式的改变是否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2023-10-23发表于浙江省
2023-10-04发表于上海
2023-06-25发表于上海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示#LDL-C#也不是越低越好!以前认为LDL-C越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就越低,尤其是#siRNA类#,#PCSK9i类药物#,能将LDL-C降至婴儿般水平,甚至很多人认为它越低越好。
这项研究发现,LDL-C水平低于指南推荐的1.8 mmol/L时,LDL-C越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在英国人中,当LDL-C<1.8 mmol/L时,LDL-C水平每升高1 mg/dl ,#脑出血#和#痴呆#风险分别降低28%和25%。中国人中未发现类似关联。中国人没有关联,可能是因为样本量太小,或其它原因导致的。
人体既然会产生LDL-C,就一定有它的作用与价值。
同时,这也表明:物本无害,过则为灾。没有绝对的害处,只是相对的。就象#尿酸#,正常情况下它是强大的还原剂,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但是过高了则容易引发#痛风#。
因此,对人体的认识应该从#哲学#角度思考,不能是零和1的思维。
2023-04-20发表于香港
2023-02-09发表于上海
#心血管事件#最新研究显示,在老年人中,每天走更多的步数与逐渐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有关,而且这种好处在远远低于广泛宣传的每天10000步的阈值时就会产生。
在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每天走6000至9000步的人患CVD风险比每天只走2000步的人低了40%至50%。
研究者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Amanda Paluch博士说:“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指导提供证据,告诉我们需要多少步才能保持健康。”
Paluch说,每天走更多的步数可以降低个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但这不是“全有或全无”的情况。
2023-01-02
2022-11-19
2022-10-11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