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dys 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医师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医师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特组织专家编写本指南。专家组参考了国内外感染性休克相关指南的建议,并依托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以病理生理学发生发展为基础,制定规范化诊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急诊科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导。在指南内容编写过程中,当专家们意见不一致时,指南内容将优先参考目前可获得的病理生理学相关证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面临众多新挑战。由于急诊ACS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基础状况等存在诸多差异,因此需要急诊医师在治疗ACS过程中,针对每位患者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这一点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以下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脂药、ACEI等,如果在急救现场已经给予了负荷量,此时则只需按时按量再次给药。
随着近年来重症肺炎在病原学、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指导重症肺炎的治疗,于学忠等制定了本共识,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急诊及入院后评估、治疗、治疗后评估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30%,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可达50%。但目前我国尚无关于急性循环衰竭的共识或指南,而且临床诊断标准不够清晰。近年国际上陆续发表了数篇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相关的文献、共识和指南以便于规范其诊断和治疗,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在2014年发表的欧洲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该共识提出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诊断的新观点。为促进我国急诊急
本篇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急诊临床诊断思维、诊断流程及诊断标准,包括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评估的标准及内容等问题做简要阐述。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是急诊创伤领域的重大难题,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率,早期快速有效地处理尤为重要。这需要每家医院制定和落实与医院级别相匹配的救治流程,并依赖于急诊、创伤、骨科、外科、放射介入、麻醉等多学科团队的高效协作。2015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4个学会共同合作,组织国内相关学科的200多名专家,在2011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脑出血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包含概述,诊断,院前与急诊室的急救管理,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复发预防,早期康复,临终关怀8部分内容。
该实践指南汇集了国内外最新ACS 的相关指南以及相关循证医学研究,在病理生理学基础上形成国内急诊医学等学科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南以流程图说明ACS处理过程中所需的各个步骤及先后顺序,结构严谨,阐述详细,是一部有价值的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指南。
为了规范急诊对CAP的诊疗行为,提高急诊医疗质量,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特制订《急诊CAP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主要基于以下内容进行整理和撰写:(1)国、内外相关指南;(2)CAP临床诊治新的循证医学证据;(3)急诊医学及相关专业专家的临床经验等。该实践指南将为急诊医生在CAP诊治时提供帮助,规范急诊CAP诊治行为,提高急诊诊治CAP的质量。
正确、迅速、合理地诊断和治疗AGML,是急诊医学专业医师的基本能力之一。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组织部分急诊专家, 参照国内外资料,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就AGML 进行专题研讨,达成相关共识,为急诊科医生诊治AGML 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和参考。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发布了《2013中国急诊急性胰腺炎临床实践指南》,为急诊医师在早期、正确处置急性胰腺炎患者方面提供了标准化的诊治建议。相关指南于2013年12月刊发在《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上。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病变起源于胰腺,通过胰酶的激活及激发的炎症介质反应而累及全身器官及系统,是急诊科常见急腹症之一。AP起病急、变化快,其中重度急性胰腺炎(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