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脑卒中是我国国民首位死亡原因,脑梗塞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管闭塞或血管栓塞致血流受限,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根据栓子来源不同,有学者提出了TOAST病因学分型,目前针对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分型的急性期治疗
2022-10-2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 心脑血管病共患及带病生存者大大增加,给基层疾病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此,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
2022-07-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院内全程管理的证据总结可为临床提供循证实践依据,在证据转化时, 应结合医院环境、 临床实际及患者意愿等选择性应用证据,改善患者结局。
2017-03-30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等于2015 年发表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从病例选择、治疗方式、围手术期管理等诸多方面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了系统要求。但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机械取栓设备和技术的推广也存在诸多限制,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别比较大。为进一步规范血管内治疗操作中的具体流程,文中进一步总结国内外近年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完善一套
2017-01-17
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组织国内来自神经外科、神经介入、ICU及影像等专业的专家讨论整理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监护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复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结果,针对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再通治疗后并发症的监护及管理流程给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还着重介绍了血管开通后的血压管理、抗栓药物及他汀的选择。
2014年4月,美国神经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SNACC)发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旨在供AIS患者的管理者参考使用。
2023-02-10
共提取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预防出血转化的26条证据,综合成7个维度,分别是危险因素、病情监测、血压管理、症状识别对对症处理、药物管理、 饮食管理。
2018-11-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018年我国出台了最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共识指出以最短的时间实现血管的再通及脑组织的供血是治疗AIS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共识中AIS患者早期识别及主要治疗措施,即静脉溶栓及机械去栓进行深度解读,以供医生们参考理解。
2017-01-09
该专家共识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缺血性脑卒中后女性患者激素和妊娠的终身管理,提供了卒中后妇女妊娠、避孕和激素替代疗法的相关内容。该共识提示,临床上卒中后妇女需要神经科、妇科和内分泌科专家的协力管理。
2023-08-30
本指南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高危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对目标人群及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范围、相关定义等。
2023-08-30
本指南的制订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广大医务工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优势。
2022-06-25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神经血管领域重症护理、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护理提供依据。
2017-01-17
共识复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结果,针对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再通治疗后并发症的监护及管理流程给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还着重介绍了血管开通后的血压管理、抗栓药物及他汀的选择,目的是通过总结目前本领域内容最新的研究进展,给从事急性脑血管病诊治的临床医生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性建议,努力降低此类患者的并发症,最终改善临床预后。
2016-11-01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回顾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证据及临床试验,编写了本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