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2020年3月,日本循环学会(JCS)更新发布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抗栓治疗指南。2019年JCS在冠状动脉疾病领域发布了两部指南,即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指南和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指南。本次指南
2020年3月,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发布了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多模式评估建议,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无论是孤立存在还是与其它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形式均具有明显的潜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主要针对先天
2020-02-21
本指南涵盖了诊断和处理腹主动脉瘤。 它旨在通过帮助处于危险中的人们进行检查,指定多长时间监测一次无症状动脉瘤,确定何时需要修复动脉瘤以及哪种手术效果最好,来改善护理水平。
2020年1月,英国风湿病学会(BSR)发布了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巨细胞动脉炎(GCA)一种影响老年人群的大血管炎,在70-79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GC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建议。
2019年12月,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发布了腹主动脉瘤的筛查建议声明,腹主动脉瘤(AAA)通常定义为直径≥3cm的主动脉扩大,本文是对2014年USPSTF建议的更新。USPSTF专家组建议65-75岁男性吸烟人群进行1次超声筛查AAA。对于无吸烟史的65岁-75岁的男性人群有选择性地进行筛查。
2019年9月,欧洲小儿肺血管病网络(EPPVDN)更新发布了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共识,内容涉及诊断,监测、遗传/生物学标志物,心导管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MRI/CT以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2019-03-30
在中国FFR应用比例很低,虽然有价格贵、缺少收费立项和医保覆盖、操作时间长等原因,还与两个因素有关:(1)功能学评估缺血的理念普及不足,常规根据造影等影像学评估;(2)没有全面掌握FFR如何在各种适应证进行评估、规范测量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因此编写和推广FFR临床路径,让更多的临床医师可以掌握FFR在各种适应证中的测量方法,学会规范测量方法,获得准确数值,正确解读FFR数值,分析压力回撤曲线,处理
2019-03-26
台湾心脏病学会(TSOC)更新发布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该指南是对2014年版指南的更新,主要更新内容涉及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流程以及评估,综合预后评估以及风险评估,治疗目标和随访策略,更新了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联合治疗和目标导向治疗,更新肺动脉高压相关疾病的治疗。
2018-12-30
时至今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多个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我国自2010 年开始进行该领域实践,目前已经积累了1 000 余例TAVR 经验,随着新器械的研发上市,多家中心陆续参与,中国的TAVR 即将
2018-12-30
肝细胞癌(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中国HCC 患者80%发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HCC 通常是一种富血供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被公认为HCC 非手术治疗最常用方法之一。为此,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专家们经讨论提出了《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
2018-08-28
2018科隆共识会议上发布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建议,内容涉及CTEPH的定义,流行病学和微信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
2018-05-30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两种疾病均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妇女,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不同而有多种诊疗方案,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病灶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等。但是对于年轻、有保留子宫需求的子宫肌瘤患者,病灶剔除术后的两年复发率较高,二次手术的实施有较大的风险及损害。而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
2017-12-20
2017年12月,血管外科学会(SVS)发布了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指南。腹主动脉瘤患者护理决策的制定非常复杂。该类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不同,以及患者的特异性因素都将印象患者的预期平均寿命。本文主要针对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管理提出循证指导建议。
2017-05-20
国际上尚无专门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microvascular disease, CMVD)的指南或共识,我国临床医师对于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诸方面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鉴于此,2015 年3 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基础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的专家,着手编写本共识。专家组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文献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