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根钢筋贯穿身体,来看看麻醉科的关键作用

2025-03-29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陕西省

一工人被三根钢筋贯穿下半身,送医后多学科会诊确定手术方案。麻醉面临患者血压高及潜在失血风险,建立快速补液等通道与有创监测。介入准备主动脉球囊,麻醉科实施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最终手术顺利,未大出血。

前不久,一名工人不幸从高处坠落。不巧的是,出事的地面布满了垂直地面的钢筋。有三根钢筋,直接贯穿了他的身体。所幸贯穿部位在下半身,并且钢筋贯穿的特殊性使他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图片

医护人员赶到后,在消防员的配合下成功将患者解救出来送往医院。

到达医院后,面对如此复杂的伤情,单一学科根本无法完成。于是,医务科立刻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论证可行方案。最终,确定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行主动脉球囊阻断作为应急手段进行紧急的血管神经检查和贯通伤异物取出术。

由于剧痛,患者的血压一度飙升到170毫米汞柱。这样的血压,对术中安全无疑是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麻醉诱导怎么办。虽然血压看似很高,但贯穿伤是否导致了体内隐性失血不得而知。还在正常范围内的血红蛋白也不能说明根本问题,因为疼痛以及交感兴奋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而不显示指标异常。一旦血管收缩被麻醉药翻转,加上麻醉药的抑制作用,很有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血压下降。

面对这样的情况,加快输液的同时麻醉科为患者建立了快速补液、输血通道以及有创监测。有创监测,可以确保循环指标的准确,也便于及时干预。尤其这种术中极有可能出现大失血的情况,更是需要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循环指标的变化。

万幸的是,麻醉过程比较平稳,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直到这时,麻醉科紧绷的心情稍稍得到了一丝缓解。虽然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监测手段以及应急预案都做了,但医学就是这样谁也不敢说100%。

为了防止术中出现大血管出血的情况,介入医师准备为患者置入主动脉球囊。虽然说只是备用,但麻醉科还是非常紧张的。因为,一旦启用主动脉球囊,就说明患者出现了大失血。钢筋贯穿部位都是大动脉,出血量是非常凶猛的,可能几秒钟就会出现影响生命安全的情况。

为了打好这一仗,介入科、外科实施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就进行了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是在麻醉后通过深麻醉或使用血管扩张药使血管容量得到一定的扩张,同时快速补充相当于20%~25%自身血容量的胶体液,使整个手术期间病人的血容量始终保持高容状态。

通过这样的操作,出血量小于1000以下时基本不需要输血。也就是说,即便突然出血接近1000也没有什么问题。

即便这样,麻醉科还是十分紧张。因为,一旦出现大失血就有可能不按照剧本向前发展。尤其是球囊扩张过程中,由于腹主动脉被阻断心脏后负荷下降,必然引起血压降低或心输出量上升;后负荷下降,也能导致心射血能力上升,从而使中心静脉压降低;若阻断时间过长,机体无力代偿和调整,则会表现为再灌注损伤期的低排低阻型血流动力学变化。

主动脉开放过程中,风险同样巨大:由于外周阻力迅速下降心脏后负荷增加,必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输出量减少;后负荷增加,也能导致心射血能力的下降,从而使中心静脉压增加;表现为缺血损伤早期的低排高阻型血流动力学变化。

图片

由于该手术异常凶险,可以明显能看出手术医师的紧张,但手还不能抖。与此同时,台下的麻醉科医生密切关注着台上的一切。假如一旦大出血,就会立即肌肉记忆启动抢救方案。

当时的过程,不在现场的人或者不了解这台抢救到底有多凶险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理解。

所幸的是,大血管壁并未被穿破,术中也没有副损伤。回头再看看摆了满桌子的抢救药,虽然没用上、会被遗弃处理,但这种准备永远都是值得的。如果患者知道了这些药浪费了,相信他也能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293, encodeId=3d532258293f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f0f103043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a> <a href='/topic/show?id=fea3125605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钢筋贯穿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605, encryptionId=fea3125605f5, topicName=钢筋贯穿伤), TopicDto(id=103043, encryptionId=bf0f1030431a, topicName=麻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r 29 16:39:02 CST 2025, time=2025-03-2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详解心胸麻醉中的那些β肾上腺受体阻断药的优缺点

心血管大手术前 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选择令麻醉医师纠结,介绍其优缺点、突出特点、临床使用要点,包括剂量、适用患者、中毒治疗等多方面内容。

【论肿道麻】氯胺酮的多种作用,万事皆通:一项叙述性综述

研究探讨了不同领域正在研究的氯胺酮的不同特性和治疗潜力,包括麻醉和肿瘤等相关的领域,同时也确定了正在进行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都有什么?麻醉医生会问哪些问题?

麻醉术前访视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的全面评估,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并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

麻醉过程中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

麻醉在手术中至关重要,麻醉医生如战场指挥官。文中列举高龄患者插管、妊娠合并心衰等多个真实案例,展现其精准判断、化险为夷的过程,凸显他们是无影灯下守护患者生命的 “舵手”。

产妇凭什么游离在“术前禁食水”之外?

文章指出产妇饮食指导多关注产后,产前涉及麻醉时饮食要求严格,临产前常见做法与麻醉安全冲突,强调产妇需向麻醉医生如实告知饮食,以降低风险 。

手术后记性差,是麻醉的问题吗?

探讨手术后记忆力下降与麻醉关系,局部麻醉不影响记忆,全身麻醉有短期效应。争议中,现代麻醉对健康成年人影响有限,特殊人群有风险。区分需综合评估,可预防恢复,麻醉长期影响微,应理性看待。

怎么组织麻醉方面的病例讨论?

临床常遇复杂病例,需组织麻醉相关病例讨论,分术前、术后讨论。术前讨论涵盖多方面,更重患者安全,要形成闭环,以提升麻醉有效性,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围术期体温管理

全身或椎管内麻醉会影响体温调节,导致患者低体温。术中应监测核心体温,使其保持在 35.5℃以上,否则会引发凝血障碍、感染等并发症。围术期有预加温、被动保温、主动加温等多种保暖措施。

麻醉后护理单元内改良的恢复质量评分 (QoR-PACU2)

麻醉后护理单元内改良的恢复质量评分 (QoR-PACU2)

关于无痛胃镜的一些经典问题解答

向胃镜室医生和麻醉医生咨询胃镜相关问题,包括胃镜前后饮食要求、疼痛程度、复查情况,无痛胃镜的原理、费用、风险及与普通胃镜的区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