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引发过敏性休克,抢救过程值得反思
2025-03-19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陕西省
文章分享了 1 例无痛胃镜中芬太尼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详细介绍抢救过程,提醒医生任何药物都有过敏可能,探讨了该抢救过程的优缺点。
芬太尼属短效镇痛药,主要用于麻醉辅助用药和静脉复合麻醉。这个药,相信每一位麻醉医生都非常熟悉。毕竟,这是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的镇痛药。
用药的时候,一般只会考虑其是否会导致呼吸抑制的问题。全麻过程,考虑其镇痛强度或者是否影响苏醒的问题。
一般情况,没有人会考虑其是否过敏的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几乎所有药都有可能发生过敏。
下面,我们就分享一例芬太尼引发的过敏。不止过敏,而且还发生了过敏性休克。
该患者不是大病,平时体格强壮,只是因为腹痛来医院做个无痛胃镜。由于外科考虑可能为消化道穿孔,就收住院系统性检查。
看到是住院患者,麻醉医生想到患者有腹痛,正好用一些镇痛的也行。
然而,就在给入芬太尼0.05mg之后,患者立即发生了咽喉不适,诉心悸、胸闷、气紧,口唇逐渐发绀,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示心率呈直线、SPO2及血压测不出。
看到患者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麻醉医生立即启动抢救,同时通知麻醉科前来支援。
随后,立即肾上腺素1mg静推,地塞米松10mg静推,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纳洛酮解除呼吸抑制、催醒,心肺复苏术等处理。
半小时后,自主呼吸恢复约13次/分、血氧饱和度50-70%,但心跳未恢复,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提示室颤。
给予胺碘酮,再电除颤,心跳仍未恢复,给多巴胺和间羟胺提升血压,但监护仪仍测不出。此后持续胸外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基础上,不断使用肾上腺素,一共12次共计12mg。
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胺碘酮、肾上腺素等,使心室颤动由细颤变为粗颤,再电除颤复律共6次。第一次180焦耳,2至5次320焦耳。
为减轻脑水肿,静滴甘露醇。
根据血气分析,碳酸氢钠减轻酸中毒。
抢救的同时,护理人员进行了导尿,取来了冰帽保护脑组织。
其余处理措施有,极化液稳定细胞膜,呋塞米利尿,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以及监测血糖等。
又过一小时,自主心跳恢复,ECG示房性心律46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80/40mmHg,血氧70%。
此时,输血浆,同时用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提高心率、维持血压。
又过半小时,呈房性心律69次/分,R29次/分,血压78/46、血氧78%。继续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等升血压,白蛋白、速尿、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等处理。
又过一小时,心律109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5/46、血氧84%,继续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等升血压。
同时,白蛋白、速尿、甘露醇、七叶皂甙减轻脑水肿,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营养脑细胞,多索茶碱加可拉明加甲强龙兴奋呼吸等处理后心率稳定,血压逐渐升高。
又过半小时,逐渐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半小时后完全停掉血管活性药物。患者不耐管,拔管送至重症监护室观察。
至此,麻醉医生总算能坐下来歇会,心率血压也逐渐平复。碰到这样的患者,相信没有哪个人会淡定。毕竟,患者平时体健,而且只是做了个胃镜。尽管我们当医生的认为发生什么意外或者并发症都是可能的,但患者家属能接受吗?
这个病例给大家提了个醒: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不要因为低级失误而惹麻烦。同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任何药物都有过敏可能!
最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个抢救过程,是否有不足、需要优化或者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芬太尼# #过敏性休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