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子脸没变,身体却开始‘逐步消失’!这种罕见病中年男要警惕!
2025-04-12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肯尼迪病是 X 连锁隐性遗传病,多影响中年男性。介绍其临床表现、诊断依靠基因检测,当前无特效疗法,药物集中于雄激素抑制等方向,未来靶向治疗或有突破。
35岁的程序员小林(化名)近一年总觉得身体使不上劲,开瓶盖费力、爬楼梯腿发软,连说话声音也变得沙哑,喝水还经常呛咳。他以为是久坐太久,但渐渐发现四肢肌肉开始萎缩,还常有肌肉跳动感,连性功能也明显减退。
检查发现他的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肌电图提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性激素检查显示促性腺激素升高但睾酮正常。最终,基因检测发现AR基因CAG重复达48次,确诊为肯尼迪病——一种罕见的X连锁神经肌肉遗传病,常见于中年男性,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肌无力及内分泌异常。
什么是肯尼迪病
肯尼迪病(Kennedy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muscularatrophy,SBMA),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肯尼迪病是一种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是由Xq11-12位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重复序列扩增所致。
临床表现
肯尼迪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影响男性,女性多为携带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病程进展缓慢,主要累及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同时还可能涉及感觉神经、骨骼肌及内分泌系统。
运动障碍是最常见表现,典型表现为从双下肢开始的近端无力,逐步累及上肢、面部及舌肌,伴有肌萎缩、肌束颤动等。不典型者在无力出现前可有疲劳、痛性痉挛、酶升高或姿势性震颤等表现,严重时影响行走和吞咽。感觉障碍多数为轻度,部分仅在神经传导检查中发现异常。
内分泌方面,因雄激素受体不敏感,患者常见乳腺发育、性功能减退、不育等,还可能合并糖脂代谢异常。女性携带者多无症状,偶见轻度肌肉痉挛、束颤或仅表现为肌酶升高。
诊断
肯尼迪病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组织活检及基因检测等。常规化验中,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常轻度或明显升高,性激素如睾酮、黄体酮、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可异常,部分患者还伴有高脂血症或糖耐量受损,脑脊液检查通常正常。
电生理检查方面,神经传导检查常提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和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单纤维肌电图上jitter增宽,运动单位减少。肌肉活检可见神经源性改变,部分合并肌源性特征。腓肠神经活检显示有髓神经纤维减少、脱髓鞘及施万细胞变性。
确诊依赖基因检测,致病基因为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其第1号外显子内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40次)为肯尼迪病的明确诊断标准。
治疗
目前,肯尼迪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雄激素抑制和改善肌肉功能两个方向。
1. 雄激素抑制治疗
肯尼迪病发病机制与雄激素受体异常密切相关,抑制雄激素活性成为主要治疗策略。
醋酸亮丙瑞林 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药物,通过抑制睾酮产生实现药物去势。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其可延缓病情进展,尤其在早期应用可能更有效,虽整体效果不甚显著,但安全性良好,仍为临床研究重点。
度他雄胺 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虽然个别研究显示其可轻微改善肌力,但因样本量小、周期短、机制间接,未显示明确疗效。
2. 其他药物尝试
克伦特罗 为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促进肌肉合成改善运动能力。小样本研究提示其对步行能力有改善,但不影响肌力或功能评分,且存在潜在毒性,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3. 未来治疗方向
研究正在拓展至清除突变蛋白、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自噬和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
多种药物如替普瑞酮、17AAG、雷帕霉素、ASC-J9等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积极作用,尚待临床验证。
现阶段,醋酸亮丙瑞林仍是临床证据最多的治疗药物,特别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轻的患者。未来,随着发病机制深入研究,靶向治疗可能带来重大突破。
参考资料:
1.鲁明,樊东升. 肯尼迪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03):233-235.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3.020
2.杨梦雨,王雪贞,张浩,等.肯尼迪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22,49(5):36-40.
3.马俊芳,崔丽英,崔博. 肯尼迪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04):344-347.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4.023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肯尼迪病#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