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JAMA Pediatr:出生后6小时内启动低温治疗33-35周龄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未能降低中重度残疾风险

2025-04-15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对33-35周龄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早期低温治疗未能降低中重度残疾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不良结局概率。

围产期缺氧缺血(HI)是新生儿脑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现有指南仅推荐对≥36周龄婴儿进行低温治疗。尽管缺乏36周以下婴儿的有效证据,临床中低温治疗的应用仍逐渐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贝叶斯分析评估出生后6小时内启动低温治疗对33-35周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死亡或中重度残疾(校正年龄18-22个月)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美国19家新生儿研究网络中心2015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35周龄、符合中重度脑病标准的早产儿。排除标准包括严重先天性畸形、不可存活病例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共168例婴儿随机分为低温组(88例)与对照组(80例)。低温组在出生后18-24小时启动全身降温至33.5°C(波动范围33-34°C),持续72小时后复温;对照组维持体温37°C(波动范围36.5-37.3°C)。主要结局为校正年龄18-22个月时的死亡或中重度残疾(通过贝叶斯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次要结局包括单纯死亡、严重残疾等。安全性事件涵盖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贝叶斯分析采用非信息性先验,计算治疗获益/危害的后验概率,并校正脑病程度与中心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两组胎龄(34.0±0.8 vs 34.1±0.8周)、出生体重(2464±634 vs 2371±608克)及性别分布无显著差异。低温组52%为男性,对照组56%。

​​主要结局​​:低温组死亡或残疾发生率为35%(29/83),对照组为29%(20/69)。贝叶斯分析显示,低温组死亡或残疾风险比(aRR)为1.11(95%可信区间0.74-2.00),后验概率提示74%可能增加风险。单纯死亡风险比更高(aRR=1.38,95%可信区间0.79-2.85),后验概率达87%。

​​亚组分析​​:男性婴儿低温治疗获益概率为38%,女性仅25%;白人婴儿35%,黑人仅11%。校正胎龄分层后,各亚组低温组主要结局发生率均更高。

​​安全性事件​​:低温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但低血糖(1% vs 6%)及血小板减少(12.5% vs 15.4%)风险略低。低温组中有32例(36%)体温低于32°C,但排除后结果未显著改变。死亡原因以缺氧性脑损伤为主(低温组83%,对照组56%)。

​​贝叶斯预测​​:中性先验下,低温治疗导致死亡或残疾的概率为74%,死亡概率为87%。即使采用乐观先验(aRR=0.75),获益概率仍不足40%。

基于中性先验的婴儿主要及次要结局比较

本研究首次通过贝叶斯方法证实,对33-35周龄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早期低温治疗未能降低中重度残疾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不良结局概率。尽管低温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著升高,但其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提示,现有证据不支持对该人群常规使用低温治疗,未来需更大样本研究验证潜在亚组获益。临床实践中,应谨慎评估低温治疗的潜在风险,优先优化其他神经保护策略。

原始出处:

Whole-Body Hypothermia for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in Preterm Infants 33 to 35 Weeks' Gest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ediatr. 2025 Apr 1;179(4):396-406.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24.6613. PMID: 39992674; PMCID: PMC11851295.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481, encodeId=280c2260481a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cd459264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早产儿#</a> <a href='/topic/show?id=585612603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重度残疾#</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038, encryptionId=58561260389d, topicName=中重度残疾), TopicDto(id=59264, encryptionId=9cd45926495, topicName=早产儿)],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14 22:29:26 CST 2025, time=2025-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早期家庭干预显著改善了极早产和非常早产婴儿的认知和运动功能,但对语言发展的效果尚不明确。研究强调了家长在儿童神经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JAMA子刊:低收入家庭早产儿早期干预对神经发育的影响

对于生活在低收入家庭的极早产儿,家长指导的早期干预能够改善其在18个月校正年龄时的神经发育结果。

Eur J Pediatr:早产对儿童哮喘和特应性皮炎发病风险影响大吗?

早产尤其是孕周小于28周的极早产儿具有更高的哮喘发生风险,但AD的风险相对较低。

Eur Respir Rev:早产儿肺功能受损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出生后使用表面活性剂和产前糖皮质激素的早产儿肺功能显著受损。

IJP:婴儿按摩疗法可改善早产儿的喂养结局

中等压力的婴儿按摩疗法能显著促进VLBW早产儿的体重增加,缩短其达到完全喂养的时间和NICU的住院时间。

IJNS:多感官干预减轻早产儿程序性疼痛的效果比较

研究提示,应优先谨慎评估和识别,选择合适的基于程序性疼痛的多感官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早产儿的疼痛。

Adv Nutr:锌在早产儿健康中的关键作用:缺乏风险与补充策略

锌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和多系统功能维持极为关键。由于早产儿跨胎盘储备不足、吸收代谢特殊性及合并症等因素,临床须及时识别锌缺乏并合理补充

JOP: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的早期认知发展有益

早产儿存在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风险,对公共卫生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家庭管理的KC是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早产儿的认知发育迟缓。

JOP:早产儿2岁和10岁时发生运动障碍的风险预测

在研究队列中,2岁时诊断出MI并不能预测10岁时的诊断结果。特定的风险因素可以预测MI的发生,并可以估计出在NICU出院婴儿在10岁时发生MI的风险。

DMCN:家长实施的感觉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PASI项目提高了早产婴儿的口腔喂养技能。研究为进一步提倡由父母早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