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ediatr:出生后6小时内启动低温治疗33-35周龄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未能降低中重度残疾风险
2025-04-15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对33-35周龄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早期低温治疗未能降低中重度残疾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不良结局概率。
围产期缺氧缺血(HI)是新生儿脑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现有指南仅推荐对≥36周龄婴儿进行低温治疗。尽管缺乏36周以下婴儿的有效证据,临床中低温治疗的应用仍逐渐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贝叶斯分析评估出生后6小时内启动低温治疗对33-35周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死亡或中重度残疾(校正年龄18-22个月)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美国19家新生儿研究网络中心2015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35周龄、符合中重度脑病标准的早产儿。排除标准包括严重先天性畸形、不可存活病例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共168例婴儿随机分为低温组(88例)与对照组(80例)。低温组在出生后18-24小时启动全身降温至33.5°C(波动范围33-34°C),持续72小时后复温;对照组维持体温37°C(波动范围36.5-37.3°C)。主要结局为校正年龄18-22个月时的死亡或中重度残疾(通过贝叶斯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次要结局包括单纯死亡、严重残疾等。安全性事件涵盖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贝叶斯分析采用非信息性先验,计算治疗获益/危害的后验概率,并校正脑病程度与中心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两组胎龄(34.0±0.8 vs 34.1±0.8周)、出生体重(2464±634 vs 2371±608克)及性别分布无显著差异。低温组52%为男性,对照组56%。
主要结局:低温组死亡或残疾发生率为35%(29/83),对照组为29%(20/69)。贝叶斯分析显示,低温组死亡或残疾风险比(aRR)为1.11(95%可信区间0.74-2.00),后验概率提示74%可能增加风险。单纯死亡风险比更高(aRR=1.38,95%可信区间0.79-2.85),后验概率达87%。
亚组分析:男性婴儿低温治疗获益概率为38%,女性仅25%;白人婴儿35%,黑人仅11%。校正胎龄分层后,各亚组低温组主要结局发生率均更高。
安全性事件:低温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但低血糖(1% vs 6%)及血小板减少(12.5% vs 15.4%)风险略低。低温组中有32例(36%)体温低于32°C,但排除后结果未显著改变。死亡原因以缺氧性脑损伤为主(低温组83%,对照组56%)。
贝叶斯预测:中性先验下,低温治疗导致死亡或残疾的概率为74%,死亡概率为87%。即使采用乐观先验(aRR=0.75),获益概率仍不足40%。
基于中性先验的婴儿主要及次要结局比较
本研究首次通过贝叶斯方法证实,对33-35周龄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早期低温治疗未能降低中重度残疾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不良结局概率。尽管低温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著升高,但其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提示,现有证据不支持对该人群常规使用低温治疗,未来需更大样本研究验证潜在亚组获益。临床实践中,应谨慎评估低温治疗的潜在风险,优先优化其他神经保护策略。
原始出处:
Whole-Body Hypothermia for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in Preterm Infants 33 to 35 Weeks' Gest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ediatr. 2025 Apr 1;179(4):396-406.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24.6613. PMID: 39992674; PMCID: PMC1185129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早产儿# #中重度残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