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Genome Biol:陈路/林静雯/耿佳团队开发纳米孔RNA直测新方法DEMINERS

2025-04-13 测序中国 测序中国 发表于陕西省

DEMINERS直测技术不仅在提高RNA测序的精度、降低成本和提高通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临床转录组学、病原体研究和癌症转录组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传统的RNA测序方法通过逆转录生成cDNA,然后进行扩增、测序等多个步骤,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技术偏差导致分析不准确,且逆转录之后也失去了RNA表观修饰信息。纳米孔直接RNA测序(DRS)通过检测被捕获RNA分子穿过纳米孔时发送的电流信号变化进行解析,避免因逆转录和扩增引入的偏差,还可以解析RNA分子隐藏的所有信息,包括RNA全长的序列信息、polyA长度和RNA修饰修饰。因为不需要进行序列的拼接,可准确鉴定选择性剪接等转录调控。因此DRS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转录组变化分析、表观转录组学、微生物组与宏转录组学等领域。

然而,目前DRS的广泛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由于没有成熟的样本标记技术,当前纳米孔芯片仅能完成一个样本的测序,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DRS的大规模应用;其次,碱基识别准确率较低,难以精准识别短外显子或高频突变位点;最后,单样本需百纳克级的poly(A) RNA输入量,对稀有样本(如微量活检组织)极不友好。现有DeePlexiCon、Demultiplex等工具最多仅支持4样本同步测序,但分类精度与计算效率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近日,四川大学陈路林静雯、耿佳团队合作在Genome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文章“DEMINERS enables clinical metagenomics and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by increasing throughput and accuracy of nanopore direct RNA sequencing”。该研究开发出一款名为DEMINERS创新DRS测序何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DRS技术在样本混合、碱基识别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局限,实现多达24个样本的同时直接测序1a-b以及高达93.54%的碱基识别准确率(图1c),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转录组学、微生物组学、癌症转录组学以及不同生物条件下的转录组特征对比图1d)。

图1. DEMINERS框架图

COVID-19的研究中,DEMINERS被用于测序与分析24名SARS-CoV-2感染者的11个鼻咽和13个口咽拭子样本。尽管样本中病毒RNA含量较低,DEMINERS仍成功地从样本中提取并比对出高质量的SARS-CoV-2基因组序列。通过RNA修饰分析,识别出了43m6A修饰位点,并表明RNA修饰与突变之间可能存在潜在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病毒载量与口咽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呈负相关,提示病毒的存在可能抑制了呼吸道微生物群体的多样性(图2)。

图2. 利用DEMINERS对COVID-19拭子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

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其滋养体(trophozoite)和裂殖体(schizonts)是其红细胞内发育时期的两个关键阶段,对疟原虫致病性起决定性作用。在疟原虫的研究中,DEMINERS用于分析滋养体和裂殖体阶段的转录组特征。研究发现,裂殖体阶段的转录本具有较短的Poly(A)尾巴和更高的m6A修饰水平。65.5%的m6A修饰位点仅在裂殖体阶段存在,表明这些修饰可能与疟原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调控密切相关。此外,DEMINERS还揭示了疟原虫中多种新型可变剪接体,尤其是裂殖体阶段表现出更高的剪接多样性,为研究新的抗疟靶点提供了数据支持(图3)。

图3. 不同阶段疟原虫转录组特征的平行比较分析

弥漫中线胶质瘤(DMG,常见于儿童中线脑区)和胶质母细胞瘤(GBM,成人侵袭性原发脑瘤)均以治疗抗性和分子异质性著称,解析其多维度调控网络是开发靶向疗法的核心挑战。DEMINERS成功分析了DMGGBM样本中的突变、m6A修饰以及基因和剪接异构体的表达。研究发现,m6A修饰与GFAP基因的剪接异构体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GFAP-214的m6A修饰水平显著高于GFAP-230,提示m6A修饰可能通过调控剪接异构体的生成进而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此外,DEMINERSNGS的高一致性表明其在临床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图4)。

图4. 人类胶质瘤中的RNA变异、剪接体和m6A修饰

综上所述,DEMINERS直测技术不仅在提高RNA测序的精度、降低成本和提高通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临床转录组学、病原体研究和癌症转录组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低RNA输入量和复杂样本的处理上,DEMINERS能够有效解决传统RNA测序测序技术面临的挑战。

原文链接:

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25-03536-3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247, encodeId=3820226024e2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45155628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RNA测序#</a> <a href='/topic/show?id=f47c125981d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DEMINER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981, encryptionId=f47c125981de, topicName=DEMINERS), TopicDto(id=15562, encryptionId=eb451556289, topicName=RNA测序)],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13 19:01:28 CST 2025, time=2025-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J Ethnopharmacol:元胡止痛片通过抑制脊柱炎症抗神经性疼痛的药理机制及其配伍合理性探讨

从基因和生物学水平探讨元胡止痛片(YZP)对神经性疼痛的镇痛和配伍机制。

NEUROPATHOLOGY AND APPLIED NEUROBIOLOGY: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外周血的RNA测序揭示了不同的分子亚型

本文发现表明,外周血RNA-seq可以识别诊断生物标志物并区分ALS患者的分子亚型,然而,其预后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Front Pharmacol:防己地黄汤通过IL-17信号通路改善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皮损,整合网络分析与实验验证

FJDHF可能通过抑制IL-17信号通路抑制DNCB诱导的小鼠AD样皮肤炎症。因此,FJDHF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AD治疗剂。

浙江大学王永成团队Angew:高通量宿主-微生物单细胞RNA测序技术

scRandom-seq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的跨物种双向单细胞RNA分析工具,将有助于未来发现并解开感染体系和肿瘤微环境等体系内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Genome Biol:突破传统直接RNA测序局限!新方法可同时检测多类ncRNA和mRNA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NERD-seq的非编码RNA直接测序方法,该方法改进了标准的直接RNA测序文库技术,能够同时富集和捕获多种类型的ncRNA和mRNA。

J Ethnopharmacol:金乌健骨胶囊通过调节ADCY10和cAMP/RANKL通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本文探讨金乌健骨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JAMA Oncol:胚系癌症易感性检测中加入RNA测序将如何提高准确性和临床敏感性?

研究显示,RNA测序与诊断阳性率增加和胚系癌症易感性MGPT检测的意义不明变异(VUS)率降低有关,17.1%的剪接变异被归类为致病性,71.1%的意义不明剪接变异被判定为良性。

Genome Med: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基因组学分析

详细描述了作者对一系列儿童神经系统肿瘤(pedNST)的多细胞批量RNA测序(bulk RNA-seq)数据集的免疫基因组分析结果。

Nature:利用RNA测序和空间成像技术成功构建高分辨率人类心脏空间单细胞图谱

研究团队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与高分辨率多重误差鲁棒荧光原位杂交(MERFISH)技术相结合,绘制了发育中人类心脏的高分辨率空间单细胞图谱,解析了发育中人类心脏的细胞类型。